资讯列表

引入纯度和类型注释、捕捉编程错误,MIT推出低开销量子编程语言Twist

研究者希望 Twist 为创建更多有助于编程人员更易面对量子计算挑战的语言铺平道路。

华人一作统一「视觉-语言」理解与生成:一键生成图像标注,完成视觉问答,Demo可玩

这个 BLIP 模型可以「看图说话」,提取图像的主要内容,不仅如此,它还能回答你提出的关于图像的问题。

超越现有指标57.3%,邢波教授、胡志挺教授团队提出统一NLG评价框架

长期以来,评价机器生成的文本比较困难。近日,CMU邢波(Eric Xing)教授和UCSD胡志挺(Zhiting Hu)教授的团队提出用一种运算符,统一各类生成任务的评价方式,为未来各种新任务、新要求提供了更加统一的指导。实验表明,基于统一框架设计的评价指标,在多个任务上超过了现有指标与人工评分的相似度,现在通过PyPI和GitHub可以直接调用。

「Pop SOTA!List for AI Developers 2021」社区评价 TOP 128 价值工作完整名录发布!

2022 年初,我们对 2021 年度发布于 arXiv 的「SOTA」AI 论文进行了一轮分析,试图找到 2021 年度,对 AI 开发者最具价值的「Pop SOTA!」工作。但面对超过 2 万篇的「SOTA」工作,我们产生了疑惑 —— 自称「SOTA」的工作就一定是先进的吗?对广大 AI 开发者来说,什么样才是先进的技术工作?是思路具有启发性?还是跑出的实验分数高?是易于实现,对数据资源、计算资源的需求可控?还是放出的代码实现即插即用,可用性强?

洞察AI技术潮水所向,机器之心「2021-2022 年度AI技术发展回顾与趋势前瞻」系列直播开启!

新春将至,在即将到来的虎年里,作为一个需要紧跟前沿进展的AI技术人,下面一年的钻研方向,你规划好了吗?

ASC22世界超算大赛启动会举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为大赛东道主

ASC22总决赛将于今年5月7日-11日在位于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

著名统计学家David Cox去世:他提出的「COX回归模型」曾影响一代人

他提出的「COX 回归模型」曾深刻地影响了统计学研究。昨晚,英国著名统计学家 David Cox 去世,享年 97 岁。David Cox 因提出「COX 回归模型」而广为人知,并深刻地影响了统计学领域的研究。许多人自发地在社交媒体平台表达了悲痛和哀悼:David Cox 生平David Cox1924 年出生于英国伯明翰,在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习数学,并在 Henry Daniels 和 Bernard Welch 的指导下于 1949 年在利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50 年到 1956 年期间,David Co

上海交大ACM班创始人俞勇:为培养中国的图灵奖得主而教书

俞勇是上海交大 ACM 班的创始人,成立 20 年来这个班级里走出了很多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优秀人才,比如林晨曦、戴文渊、李磊、李沐、陈天奇,等等。这不仅归功于 ACM 班,更离不开俞勇这个人。今年 60 岁的他虽会继续留在上海交大,但对于「培养中国的计算机科学家」这个目标而言,ACM 班四年的时间太短,很多习惯在本科开始改变太晚。他正致力于将这些年来积累的教育理念、方法和资源拓展到全社会,期望有一天他的学生能够获得图灵奖。采访约在一座商场的咖啡厅里,约定好的时间我迟到了,俞老师就站在店外等我。第一眼见到他时

2021 ACM Fellow公布:13位华人学者,唐杰、谢涛、刘铁岩、李飞飞在列

2021 年度的 ACM Fellow 名单出炉,来自全球各地的 71 位学者入选。其中包括 13 位华人学者,涉及的领域包括信息和社会网络挖掘、几何建模和计算机图形学、软件测试和分析等。

邢波任校长的大学迎来机器学习鼻祖:Michael Jordan加盟MBZUAI任荣誉教授

提起 Michael Jordan,我们总能想起一连串的称号,比如「人工智能领域泰斗」、「机器学习鼻祖」、「美国三院院士」、「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计算机科学家」等等。

姚班校友、斯坦福助理教授吴佳俊翻译,视觉计算经典《Vision》中文版面世

这本书曾深刻地影响了一代脑、认知、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学者。

使用深度学习,通过一个片段修饰进行分子优化

编辑 | 萝卜皮分子优化是药物开发中的关键步骤,可通过化学修饰改善候选药物的预期特性。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在分子图上开发了一种新颖的深度生成模型 Modof,用于分子优化。Modof 通过预测分子处的单个断开位点以及在该位点去除和/或添加片段来修饰给定的分子。在 Modof-pipe 中实现了多个相同 Modof 模型的管道,以修改多个断开位置的输入分子。研究人员表明 Modof-pipe 能够保留主要的分子支架,允许控制中间优化步骤并更好地约束分子相

百度李士岩:两年内,每个人有望实现「数字人自由」

元宇宙无疑是2021年的概念顶流,在巨头下场、web 3.0加速构建过程中,虚拟数字人作为元宇宙的场景入口与连接纽带也备受瞩目。今年的江苏卫视跨年晚会上,周深与邓丽君跨时空合唱《大鱼》刷屏。

详解AI加速器(一):2012年的AlexNet到底做对了什么?

AI、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然而,它们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才真正流行起来,这是为什么呢?AlexNet 的基本结构和之前的 CNN 架构也没有本质区别,为什么就能一鸣惊人?在这一系列文章中,前苹果、飞利浦、Mellanox(现属英伟达)工程师、普林斯顿大学博士 Adi Fuchs 尝试从 AI 加速器的角度为我们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当代世界正在经历一场革命,人类的体验从未与科技如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过去,科技公司通过观察用户行为、研究市场趋势,在一个通常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时间的周期中优化产品线来改进

吴凌飞、崔鹏、裴健、赵亮联合撰写,一本书读懂图神经网络的基础、前沿、应用(免费下载)

这本书称得上是目前为止图神经网络领域最为全面的卓越之作。

时隔243年,欧拉的「三十六军官」排列问题,在量子态中得到解决

量子在解决数学问题中发挥了它们的魔法。

四位RISC先驱获「工程学界诺贝尔奖」,图灵奖得主David Patterson、John Hennessy获奖

2022 年度的「工程学界诺贝尔奖」——查尔斯 · 斯塔克 · 德拉普尔奖颁给了四位 RISC 架构的先驱。其中,David A. Patterson 和 John L. Hennessy 是 2017 年的图灵奖得主,Stephen B. Furber 和 Sophie M. Wilson 共同设计了全球第一款商业 RISC 处理器——第一个 Arm 原型(Arm1)。

B站失踪人口回归,「年更UP」Gautam Kamath教授的《机器学习入门》终于上线了

虽然一年才更一次,但素质三连还是可以走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