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AI伪造论文渗透学术圈:Google Scholar成虚假科学温床,如何应对?

编辑 | 1984随着生成式 AI 技术的普及,学术界正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越来越多疑似由 AI 生成的研究论文正在渗透到学术期刊、档案库和知识库中。 这些论文通常借助 ChatGPT 等普及型 AI 应用来模仿学术写作风格,其危害不容忽视。 作为广受欢迎的学术搜索引擎,Google Scholar 在展示搜索结果时,并未区分这些可疑论文与经过严格质量把关的研究成果。

41%博士后逃生学术界,顶刊PNAS揭残酷真相!名校光环背后曝职业危机

去年,随着LLM产品化和工程化的发展,工业界的研究岗迅速缩减,许多AI博士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纷纷表示后悔读博。 工业界机会稀少,学术界同样问题重重。 为此,有的博士生甚至转行去当了主播。

2025年AAAI Fellow名单出炉!港科大(广州)熊辉等四位华人学者入选

2025年AAAI Fellow名单火热出炉! 其中四位华人学者获选。 每年,AAAI通过其Fellow计划表彰一批在人工智能领域做出重大、持续贡献的个人。

495篇参考文献!北交大清华等高校发布多语言大模型综述

虽然大模型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其在多语言场景下仍具有局限性,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 那么,大模型多语言能力到底什么水平? 其发展又存在什么样的挑战?

姚期智团队开源新型注意力,节省90%内存不降性能,一个框架统一MHA/MQA/GQA

新型注意力机制TPA,姚期智院士团队打造。 TPA对每个token做动态的张量分解,不存储完整的静态KV,而是保留分解的版本,内存占用节省90%(或者更多),而不会牺牲性能。 论文中还证明了流行的MHA、MQA、GQA都是TPA的特殊情况,用一个框架统一了现代注意力设计。

厦门大学联合网易提出StoryWeaver,可根据统一模型内给定的角色实现高质量的故事可视化

本文经AIGC Studio公众号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出处。 厦门大学联合网易提出StoryWeaver,可以根据统一模型内给定的角色实现高质量的故事可视化。 可根据故事文本生成与之匹配的图像,并且确保每个角色在不同的场景中保持一致。

陶哲轩自述被拒稿是常事,「大牛名字」不是通行证!

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陶哲轩在个人社交网站上分享了自己被拒稿的经历,出发点是有人曾表示「陶哲轩被拒稿」很不可思议,但其实自己每年都会被拒稿。 拒稿事件在经过几天发酵后,登上了Hacker News热榜:让网友感到惊奇的是,原来「大牛名字」也不保中,进而引发了关于「审稿制度」合理性的讨论。 下面是陶哲轩发布的原文:今天我投稿的一篇论文被期刊拒绝了,他们礼貌地回信说虽然他们觉得这篇论文有趣,但并不适合他们的期刊。

o1 pro深评博士医学论文,震惊顶尖免疫学家!2分破解神秘作家身份

圣诞马拉松的第一天,OpenAI对外发布了o1 pro。 近乎全网都震惊于o1 pro高达博士水平的数学、科学、编程能力。 最近,OpenAI总裁Greg Brockman在X上转发了世界顶尖免疫学专家Derya Unutmaz的帖子。

芝大、清华团队分析了6800万份论文表明,AI可能会降低科学家的创造力?

编辑 | 白菜叶一项新研究表明,采用人工智能工具分析数据和建模结果对年轻科学家的职业前景有着巨大的影响,大大增加了他们在各自领域晋升到有影响力职位的机会。 但这种对个体研究人员的利好似乎以牺牲科学为代价。 芝加哥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六个科学学科(生物学、医学、化学、物理学、材料学和地质学,不包括计算机科学)的近 6800 万份研究论文,发现融入人工智能技术的论文被引用的次数更多,但同时也集中在更窄的主题上,而且重复性更强。

NeurIPS 2024最佳论文开奖!北大字节NUS夺冠,Ilya连续三年获奖

刚刚,NeurIPS 2024最佳论文放榜了! 不出所料,今年两篇最佳论文分别颁给了北大字节团队,和新加坡国立大学Sea AI Lab团队。 除此之外,大会还公布了「数据集与基准」赛道的最佳论文,以及主赛道最佳论文奖委员会,数据集和基准赛道最佳论文奖委员会。

揭秘注意力机制真正起源!10年前3项研究几乎同时独立提出,背后故事细节被Karpathy晒邮件公开了

大模型的核心组件注意力机制,究竟如何诞生的? 可能已经有人知道,它并非2017年Transformer开山论文《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首创,而是来自2014年Bengio实验室的另一篇论文。 现在,这项研究背后更多细节被公开了!

ICLR审稿集体搞抽象!评审结果写半句,还有的求ta也不审,网友:科研人自己的春晚

今天,ICLR 2025的discussion phase的ddl已经截止。 回看过去14天的讨论过程,可太精彩了! 各大平台上随手一翻就是作者们的吐槽大会,都在无语这届ICLR评审的各种奇葩乱象。

多个中国团队斩获EMNLP'24最佳论文!UCLA华人学者中三篇杰出论文,明年顶会落户苏州

刚刚,EMNLP 2024最佳论文奖新鲜出炉! 5篇中榜论文中,华人学者参与三篇,分别来自CMU、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机构。 其中,Pretraining Data Detection for Large Language Models: A Divergence-based Calibration Method主要由中科院网络数据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学者完成。

昆仑万维发布天工 AI 高级搜索功能,升级分析推理、金融 / 科研能力

感谢昆仑万维天工 AI 今日发布最新版本的 AI 高级搜索功能,迎来四个方面的升级:全面升级多层次分析推理能力升级的金融投资专业 AI 搜索升级的科研学术专业 AI 搜索针对文档 AI 阅读分析的智能优化全面升级多层次分析推理能力在处理复杂任务时,天工 AI 推理能力支持难题拆解 自动规划 主动扩展 深度回答 图文交织。 智能搜索 Agent 把复杂的难题拆解为多个简单的问题,自动规划路径,一边思考一边执行。 自研大模型搜索 Agent,面对用户输入的问题,能够模拟人的思考和推理过程,自动生成任务规划并逐步完成预设任务路径,并在每一步检查任务的执行情况,确保最终结果的准确性。

AI 驱动的「科学搜索引擎」如何加速你的课题进度

编辑 | 白菜叶人工智能 (AI) 工具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许多产品试图通过帮助研究人员整理大量文献来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这些科学搜索引擎基于大型语言模型 (LLM),旨在筛选现有研究论文并总结关键发现。

顶会卷到中学:人大附中吴悠上榜 NeurIPS,入选高中赛道 Spotlight

NeurIPS 2024 放榜,人大附中有高中生一作入选。今年,NeurIPS 率先把 AI 顶会卷到了高中里,正式面向高中生征集论文,还为此专门设置了高中生赛道(High School Projects Track)。现在结果终于出炉,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张铭教授分享了一则入围消息:人大附中吴悠,有一篇一作论文入选该赛道,还被选为了 Spotlight Project。论文题为《Vision-Braille:An End-to-End Tool for Chinese Braille Image-to-Text

CoT能让模型推理能力无上限?田渊栋、LeCun下场反对:两层MLP还能模拟全世界呢

「这相当于在理论上,两层神经网络在理论上可以拟合任何数据,我们就盲目相信并应用在所有场景中。」大模型新范式 OpenAI o1 一经发布,如何「复刻」出 o1 便成为了 AI 圈最热的话题。由于 OpenAI 对技术细节守口如瓶,想从 AI 那里「套话」,让它复述完整的内部推理过程,多问几句,OpenAI 直接发邮件警告要撤销你的使用资格。想从技术报告中想找出点蛛丝马迹,也同样困难。于是,大家将目光转向了以往类似的研究成果,希望从中找到些线索。比如,Google Brain 推理团队创建者 Denny Zhou 立

「AI Scientist」会给科学带来什么?AI for Science 热潮下的争议

编译 | KX8 月份,Transformer 作者创业公司 Sakana AI 宣布推出 AI Scientist,声称「首个用于自动化科学研究和开放式发现的 AI 系统!」当 Sakana AI 着手创建「AI Scientist」来处理整个科学过程时,他们并不知道他们能走多远。他们创建的系统真的能够生成有趣的假设、运行实验、评估结果并撰写论文吗?参与「AI Scientist」研究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 Cong Lu 说,他们最终得到的是一个 AI 工具,并认为它相当于一个早期的博士生。他说,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