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列表

北交开源 o1 代码版:强化学习 + 蒙特卡洛树搜索,放出源代码、精选数据集以及衍生模型

团队认为编码是一个需要 System-2 思维方式的典型任务,涉及谨慎、逻辑、一步步的问题解决过程。而他们的策略是将强化学习(RL)与蒙特卡洛树搜索(MCTS)相结合,让模型能够不断生成推理数据,提升其 System-2 能力。

马斯克新文生图模型闪现!网友抢时间疯狂实测:人物生成超逼真,可算把赛博皮卡画明白了

马斯克xAI的一个新动作,着实是引发了不少网友们的猎奇心理。 事情是这样的。 就在这个周末,xAI在自家的Grok里上线了一个新的文生图模型,名叫Aurora。

量化617,462种人类微蛋白必需性,北大LLM蛋白质综合预测与分析,登Nature子刊

编辑 | 萝卜皮人类必需蛋白(HEP)对于个体的生存和发育必不可少。 然而,鉴定 HEP 的实验方法通常成本高昂、耗时费力。 此外,现有的计算方法仅在细胞系水平上预测 HEP,但 HEP 在活体人类、细胞系和动物模型中有所不同。

SIGGRAPH Asia 2024:传统与创新并存,3D 生成与具身智能热度上升

作者丨朱可轩编辑丨陈彩娴今日,历时四天(12.3-12.6)的第十七届 SIGGRAPH Asia 在东京正式闭幕,本届围绕的主题为「Curious Minds」,无论是参与注册的人数还是论文投稿数都创下了历史新高。 华人学者在本次大会上的表现依旧十分亮眼,在会场,几乎大多数论文背后都有华人的身影。 当前,在计算机视觉学界主要有新兴派和传统派两类研究者,前者的目光主要聚焦在具身智能和 3D 生成方向,而后者则依旧专注于解决几何建模和几何处理中的细节问题。

微软推出Copilot Vision AI助手赋能网页浏览与决策

微软Copilot正日益智能化,这家由萨蒂亚·纳德拉领导的公司刚刚宣布,其AI助手现已具备“视觉”功能,能够与用户一起浏览互联网。 虽然该功能在今年10月就已首次宣布,但公司目前正面向部分Pro订阅用户进行预览。 据微软介绍,这些用户将能够在其Edge浏览器上打开的网页上触发Copilot Vision,并就屏幕上可见的内容与其进行交互。

严禁AI评审!CVPR 2025重申大模型审稿0容忍,一首拒稿小诗爆笑全场

CVPR的投稿量每年都在刷新纪录,总以为今年是巅峰,但明年只会更多。 CVPR 2024收到11532次提交,增幅达到了26%;今年的投稿增速虽然有所放缓,达到13%,但也超过了13000次提交。 投稿量过大,最直接导致的一个问题就是「高质量审稿人不足」,很多人为了简化审稿流程,可能会选择用大模型进行审稿。

浅析面向场景的大模型应用框架选择

从demo到产品之间存在着鸿沟,大模型应用也是如此。 在工程实践的时候,产品/服务提供的功能与性能及成本之间存在着大量的权衡,面向场景来选择大模型的应用框架,则是一种具体的权衡方法。 例如,什么时候使用Agent?

白话告诉你大模型到底是怎么工作的

图片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程序反思录」,作者程序反思录 。 转载本文请联系程序反思录公众号。 前言2022年底“大模型”在国内突然遍地开花,不管你身处什么行业,都或多或少听说或使用过大模型相关的工具,也听说过大模型训练是一件超级烧钱的事情。

OpenAI的12天王炸计划:技术狂欢还是资本闹剧?

大家好,我是下李哥。 最近硅谷又炸锅了! OpenAI这波操作,简直是要把全网AI玩家都整得神经兮兮的。

陶哲轩对谈OpenAI高管:AI也能做数据稀疏推理,“也许很快OpenAI就能证明陶哲轩是错的”

“也许很快OpenAI将能证明陶哲轩是错的。 ”好家伙! 隔着屏幕都能闻到“硝烟”味了(bu shi~事情是这样的。

掌握多云:AI工作负载的简单成本优化技巧

现实案例展示了企业如何在多云 AI 中实现成本效益。 译自Master Multicloud With These Simple Cost Tips for AI Workloads,作者 Advit Patel。 现代人工智能的进步依赖于数据处理、模型训练和实时推理。

张一鸣被曝全力押注 AI,亲自监督字节跳动招聘高端人才

字节跳动内部人士说,张一鸣亲自监督了从竞争对手公司招聘 AI 工程师和研究人员的工作。张一鸣在内部谈到了他的“通用人工智能”目标,即具有类似人类智能的系统。(英国《金融时报》)

二次元狂喜!海螺发布2D动画专用视频生成模型,日漫迪士尼插画风都支持

MinMax海螺AI新模型,让2D角色动起来了! 日漫、游戏、插画等各种风格的静态人物,都可以丝滑地转变成生动的2D风格视频。 量子位也马上上手实测了一波——首先请出今年的顶流悟空先生,输入下面的prompt(输入时是英文,此处意译):悟空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准备战斗,金箍棒闪着金光,衣摆随风被吹动,气氛紧张来看看海螺的生成效果:不得不说,还真有大片里面战斗即将开场的即视感了!

Bengio预言o1无法抵达AGI!Nature权威解读AI智能惊人进化,终极边界就在眼前

AI究竟距离人类级水平的智能还有多远? Nature最新一篇长文,从人类一直在思考的AGI问题入手,探究了o1掀起的新范式。 不过,这条新路终究无法到达AGI那天。

边缘AI框架全解析:谁是你的最佳选择?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将AI模型部署到本地设备的需求日益增长。 本地AI框架应运而生,为开发者提供了一系列工具和库,使得在设备端运行复杂的AI模型成为可能。 本文将对当前流行的本地AI框架进行深入比较,帮助我们选择最适合的工具。

科研也完了,AI暴虐170位人类专家!Nature子刊:大模型精准预测研究结果,准确率高达81%

在现代化工具的帮助下,科研人员的群体规模、效率都有显著提升,发表科学文献的数量几乎是呈指数级增长,而人类的阅读效率却几乎没有提升,新入行的研究人员一下子就要面对过去数十年的研究成果。 为了更快地掌握行业动态,研究者往往会考虑优先阅读那些更知名的、影响力更大的论文,从而会忽视掉很多潜在的、具有颠覆性的发现。 以ChatGPT为首的大模型算是一个很有潜力的辅助阅读、科研的解决方案,其通用能力覆盖了专业考试、有限推理、翻译、解决数学问题,甚至还能写代码。

五款小型多模态AI模型及其功能

译者 | 晶颜审校 | 重楼在过去几年里,我们已经见证了大型语言模型(LLM)的飞速发展,数十亿个参数的基础助力它们成为分析、总结和生成文本及图像,或者创建聊天机器人等任务的强大工具。 所有这些功能都有一些明显的限制,特别是如果用户没有足够的资金或硬件来容纳这些LLM所需的大量计算资源。 在这种情况下,小型语言模型(SLM)应运而生,为资源受限的用户提供了所需服务。

o1被曝“心机深”:逃避监督还会撒谎,骗人能力一骑绝尘

o1满血版刚发布,就被曝:骗人技能也拉满了。 具体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在回答中故意引入微小错误、试图关闭监督机制……甚至在人类追问其是否诚实时,还会继续撒谎说自己啥坏事也没干。 这项最新研究,来自AI安全研究机构Apollo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