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达摩院发布AI遥感分析云平台,助力提升地球科学研究效率
3月3日,达摩院发布AI Earth地球科学云平台,平台集成了PB级开源卫星遥感数据、十余种遥感AI算法、云端高性能计算和存储资源,助力研究者开展农业灾害分析、气候变化分析、水体水质分析等科研工作。卫星遥感影像是人类对地观测的重要信息来源,但获取、处理以及分析应用卫星遥感数据的链路较长、成本较高。研究人员需要向卫星数据运营机构申请获取数据或者下载行业公开数据,在本地计算机存储配置后才能进行数据分析。而分析环节对机器的计算和存储资源要求较高,普通计算机无法满足大规模影像数据分析的需求。另外,现有分析方法自动化程度低、
3/3/2022 4:34:00 PM
新闻助手
这场AI开发者盛会有你要的所有科技元素,2月26日上海临港见
在2月26日上海临港举办的WAIC2022上海人工智能开发者大会上,各路嘉宾学者将齐聚一堂与开发者共叙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景。
2/22/2022 3:21:00 PM
机器之心
可微分骨架树:基于梯度的分子优化算法
这周我们简单介绍一个高效分子优化的方法。该工作由UIUC的Jimeng Sun组合MIT的Connor Coley组合作完成,对应的文章题目是Differentiable Scaffolding Tree for Molecule Optimization[1],被2022年ICLR接受,主要的代码和数据发布在。内容:思路:基于梯度的分子优化分子的可微分骨架树类梯度上升的优化算法优化效果测试由可微性得到的可解释性思路:基于梯度的分子优化在药物发现中,分子优化,即找到具有理想性质的分子结构,是核心的一步。由于化学结构
2/21/2022 11:58:00 AM
新闻助手
用消息传递求解偏微分方程,ML大牛Max Welling等用全神经求解器做到了更强、更快
对于求解偏微分方程来说,阿姆斯特丹大学、高通 AI 研究院的研究者最近推出的 MP-PDE 求解器又提供了一个选择。
2/20/2022 2:48:00 PM
机器之心
对比学习引领弱标签学习新SOTA,浙大新研究入选ICLR Oral
本文介绍浙江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等机构的最新工作 PiCO,相关论文已被 ICLR 2022 录用(Oral, Top 1.59%)!偏标签学习 (Partial Label Learning, PLL) 是一个经典的弱监督学习问题,它允许每个训练样本关联一个候选的标签集合,适用于许多具有标签不确定性的的现实世界数据标注场景。然而,现存的 PLL 算法与完全监督下的方法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为此,本文提出一个协同的框架解决 PLL 中的两个关键研究挑战 —— 表征学习和标签消歧。具体地,研究者提出的 PiCO
2/17/2022 2:28:00 PM
机器之心
颜水成、David Silver等10人入选,2022 AAAI Fellow名单公布
2022 年度 AAAI Fellows 共有 10 位学者入选。
2/15/2022 2:42:00 PM
机器之心
再不用怕Markdown中的绘图了,GitHub官方支持Mermaid图表绘制工具
开发人员已能够在 GitHub 中使用 Mermaid 图表工具。
2/15/2022 2:36:00 PM
机器之心
详解AI加速器(三):架构基础离不开ISA、可重构处理器……
在上一篇文章中,前苹果工程师、普林斯顿大学博士 Adi Fuchs 解释了为什么现在是 AI 加速器的黄金时代。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聚焦 AI 加速器的秘密基石——指令集架构 ISA、可重构处理器等。
2/13/2022 12:57:00 PM
机器之心
机器学习获得了量子加速
编辑 | 萝卜为了让 Valeria Saggio(麻省理工学院的量子物理学家)在她以前的维也纳实验室启动计算机,她需要一个特殊的水晶;水晶大概只有她的指甲那么大。Saggio 会轻轻地将它放入一个小铜盒,一个微型电烤箱,将晶体加热到 77 华氏度。然后她会打开激光,用一束光子轰击晶体。这种晶体,在这个精确的温度下,会将其中一些光子分裂成两个光子。其中一个会直接进入一个光探测器,它的旅程就结束了;另一个将进入一个微型硅芯片——一个量子计算处理器。芯片上的微型仪器可以驱动光子沿着不同的路径前进,但最终只有两种结果:正
2/11/2022 2:38:00 PM
ScienceAI
中国队夺金幕后的「AI手语翻译官」:初次上岗,手语可懂度超90%
有了腾讯 3D 手语数智人主播「聆语」的精彩解说,即使是身处「无声世界」的群体也能实时感受冰雪赛事的每一份激情。
2/9/2022 5:05:00 PM
机器之心
王怀民院士:图灵计算模型仍是最深刻的理论基础,是新科学基础的基点
下文为国防科大王怀民院士在第 24 届全国高校计算机学科系主任 / 院长论坛上的主旨报告《人机物融合智能化时代,计算机学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机器之心做了不改变原意的整理。
在计算无处不在的当下,计算机学科专业却大有泯然众生之态。新时代的计算机学科专业创新人才该如何培养?
王怀民院士以 120 年的时间跨度回顾计算机学科专业的发源和发展历程,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在时代的激流中什么改变了,什么是不变的?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具有国家战略意义,在人机物融合的新时代,如何理解从而实现科技创新?
2/8/2022 2:57:00 PM
机器之心
引入纯度和类型注释、捕捉编程错误,MIT推出低开销量子编程语言Twist
研究者希望 Twist 为创建更多有助于编程人员更易面对量子计算挑战的语言铺平道路。
2/6/2022 1:04:00 PM
机器之心
超越现有指标57.3%,邢波教授、胡志挺教授团队提出统一NLG评价框架
长期以来,评价机器生成的文本比较困难。近日,CMU邢波(Eric Xing)教授和UCSD胡志挺(Zhiting Hu)教授的团队提出用一种运算符,统一各类生成任务的评价方式,为未来各种新任务、新要求提供了更加统一的指导。实验表明,基于统一框架设计的评价指标,在多个任务上超过了现有指标与人工评分的相似度,现在通过PyPI和GitHub可以直接调用。
1/28/2022 5:12:00 PM
机器之心
资讯热榜
标签云
人工智能
OpenAI
AIGC
AI
ChatGPT
AI绘画
DeepSeek
数据
机器人
模型
谷歌
大模型
Midjourney
智能
开源
用户
学习
GPT
微软
Meta
AI创作
图像
技术
论文
Stable Diffusion
Gemini
马斯克
算法
蛋白质
生成式
芯片
代码
英伟达
神经网络
腾讯
计算
研究
Anthropic
Sora
3D
AI for Science
AI设计
机器学习
GPU
AI视频
开发者
场景
华为
预测
人形机器人
百度
伟达
苹果
Transformer
深度学习
xAI
模态
字节跳动
大语言模型
Claude
搜索
驾驶
文本
具身智能
神器推荐
Copilot
LLaMA
算力
视觉
视频生成
安全
干货合集
应用
大型语言模型
科技
亚马逊
训练
特斯拉
AGI
DeepM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