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称英伟达已在储备 ASIC 设计人才,力图打造 AI 芯片新战线

英伟达若提供 AI ASIC 设计服务,既可在通用 GPU 外提供更具性价比的按需定制解决方案,同时英伟达在 AI 软件堆栈方面的底力也有助于业务开展。

台媒《工商时报》今日凌晨报道称,英伟达从 2024 年中就开始从台湾地区半导体公司挖脚设计服务人才,以组建自家 ASIC(AI在线注:专用集成电路)团队,力图在现有 Tensor Core GPU 外打造一条新的 AI 芯片战线。

消息称英伟达已在储备 ASIC 设计人才,力图打造 AI 芯片新战线

英伟达目前凭借 GPU 产品在 AI 芯片领域占据绝对领导地位,拥有充足市场份额和有利的议价权。在此背景下亚马逊 AWS、微软、谷歌云服务三巨头等科技企业均在推动自家 AI ASIC 项目,一方面确保自身 AI 战略不会被英伟达 GPU 供应“卡脖子”,另一方面提升同英伟达谈判时的筹码。

而若英伟达自身也同博通、美满等企业一样提供 AI ASIC 设计服务,既可在通用 GPU 外提供更具性价比的按需定制解决方案,同时英伟达在 AI 软件堆栈方面的底力也有助于业务开展。

报道指出,英伟达在台湾地区延揽的 ASIC 工程师涵盖前段设计验证、IP 整合、PHY 设计等各细分领域,显示其对定制芯片业务的重视。

相关阅读:

  • 《消息称英伟达成立新业务部门,专注 AI、游戏机、汽车等定制芯片开发》

相关资讯

黄仁勋:英伟达 AI 芯片性能增速远超摩尔定律设定的标准

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国际消费电子展 (CES) 上,英伟达 CEO 黄仁勋在一次面向万人的主题演讲后接受 TechCrunch 采访时表示,其公司 AI 芯片的性能提升速度已远超数十年来推动计算机技术进步的“摩尔定律”设定的标准。

芯耀辉完成4亿融资,红杉中国领投助力解决芯片IP痛点

芯片IP领先企业芯耀辉科技(以下简称”芯耀辉”)近日完成天使轮及Pre-A轮超4亿元融资。Pre-A轮由红杉中国、高瓴创投、云晖资本和高榕资本联合投资,松禾资本、五源资本(原晨兴资本)、国策投资和大横琴集团等机构参投。老股东真格基金和大数长青同时追加投资。融资将用于吸引海内外尖端技术人才,提升产品交付能力,功能深化和芯片生态连接能力升级。同时,芯耀辉将进一步投入服务体系。成立于2020年6月,芯耀辉集结了全球尖端的IP行业人才。核心团队均拥有数十年研发、产品及管理背景,以自主研发的先进工艺芯片IP为核心,致力于服务

「对中国半导体实施卡脖子战略」:美国通过756页AI战略报告

由众多硅谷科技巨头 CEO、首席科学家们组成的 NSCAI 委员会,建议通过卡住半导体出口的方式防止中国在未来新技术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