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多模态长文档新基准来了!20多项任务覆盖理解推理定位,GPT-4o也就刚及格

GPT-4o仅得分64.5,其余模型均未及格! 全面、细粒度评估模型多模态长文档理解能力的评测集来了~名为LongDocURL,集成了长文档理解、数值推理和跨元素定位三个主任务,并包含20个细分子任务。 LongDocURL主打多模态、长上下文,专注于篇幅在50~150页的英文文档,平均页数和文档标记数分别为85.6和43622.6。

艾维·维格森、杰弗里·辛顿、汤晓鸥……盘点2024那些站在AI背后的科学家

2024年,人工智能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 这一年,GPT-4o、Sora、o1以及最近的DeepSeek V3等广为大众所知的重大突破相继发布,每一次都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热潮,也让Sam Altman、黄仁勋、马斯克等业界领袖频频登上媒体热搜榜。 但在科研领域,还有一群鲜为大众所知、但在业内享有极高赞誉,却一直默默耕耘为AI进步贡献力量的科学家,同样值得铭记。

伦敦大学学院、华盛顿大学研究:AI 写作工具正不断进步,但仍无法媲美人类创造力

研究发现,人类在诗歌、小说和演讲领域的表现明显优于 AI,分别高出 80%、100% 和 150%。

英伟达 2024 年豪掷 10 亿美元,为 AI 初创公司提供资金支持

英伟达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向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投入了10亿美元(当前约 73.16 亿元人民币)资金,成为推动 AI 革命的重要支持者,而这场革命正是由其芯片技术驱动的。

1080P高清视频十秒生成!广告创意秒出片,支持动漫风,国产玩家出品

马上就要2025了,没想到国产AI视频模型PixVerse又给咱们整了一波新活! 继上次席卷全网的万物皆可毒液之后,它们又火速更新了3.5版本。 新模型不仅能10秒光速生成高清视频,而且复杂运动、各种二次元风格也都轻松拿捏——△提示:尼克和朱迪(《疯狂动物城》)在森林里一起骑车这次他们还内置了更多有趣的模版:成为肌肉猛男、圣诞礼物盲盒等等,非常适合快速生成短视频。

没有博士学位却开启了GPT时代,奥特曼盛赞Alec Radford,爱因斯坦级天才

《连线》曾在一篇报道中将 Alec Radford 在 OpenAI 扮演的角色,比作 Larry Page 发明 PageRank。 PageRank 彻底革新了互联网搜索方式,Radford 的工作(特别是在 Transformer 和后来的 GPT 方面的研究)从根本上改变了 AI 语言模型的工作方式。 几天前,OpenAI 宣布组织结构调整,裂变成了一家营利性公司和一个非营利组织。

上交大揭露大模型审稿风险:一句话就能让论文评分飞升

大语言模型(LLMs)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深刻影响着学术同行评审的格局。 同行评审作为科学研究的基石,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然而,随着大语言模型逐渐渗透到这一核心过程,我们是否已经准备好面对它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

2024 年另类 AI 评测标准走红:“威尔・史密斯吃意大利面”领衔

随着人工智能视频生成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个有趣的现象开始在业内流行:当一家公司发布全新的人工智能视频生成器时,似乎总有人会第一时间用它来制作威尔・史密斯吃意大利面的视频。这不仅演变成了一种网络热梗,更成为衡量新型 AI 视频生成器性能的非官方基准 —— 检验其能否逼真地呈现史密斯狼吞虎咽吃面的场景。史密斯本人也在去年二月通过 Instagram 发布了一段模仿视频,亲自参与了这场网络狂欢。

AI时代 技术性失业会愈演愈烈吗

此前的技术性失业只不过是暂时的、局部性的问题。 但我们不能认为从过去历史中获得的经验可以原封不动地套用于未来的状况。 过去与未来的前提不同,走向当然也会不同。

Science子刊,斯坦福AI方法表示蛋白互作节点,增强功能识别与PPI推理

编辑 | 白菜叶生物网络通过详细描绘基因、蛋白质及其他细胞成分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为建模生物系统提供了重要工具。 这些网络将实体表示为节点,将其相互作用(从物理连接到功能关联)表示为边,从而为解析生物系统和过程的复杂性奠定了基础。 例如,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中,复杂的连接关系包含了理解细胞过程和疾病机制的关键信息。

AI+OSINT:2025年最值得关注的新兴威胁

在高度互联的数字化时代,情报工作正在经历一次深刻变革。 以往依赖人类线人或有限信息源的情报收集方式已逐渐被一种新的模式取代——公开源情报(Open Source Intelligence,简称OSINT)。 这种技术通过挖掘公开可用的信息资源,为网络安全和决策支持提供了重要依据。

2024年AI领域10大影响力事件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共同见证了一个非凡的时代——人工智能(AI)不仅在科技领域内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更是在社会各个层面引发了深刻的变革。 从年初开始,AI技术就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无论是多模态模型的能力拓展,还是小型化语言模型的崛起,亦或是硬件革新与云计算技术的深度融合,都标志着这一年AI产业迈上了新的台阶。 2024年,AI不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理论研究对象,而是实实在在地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了工作方式、学习模式乃至娱乐选择。

孟晚舟新年致辞:人工智能的潮水正在涌入各行各业的生产系统

在华为轮值董事长孟晚舟的2025年新年致辞中,她特别强调了人工智能(AI)在各行各业中的重要作用和巨大潜力。 孟晚舟指出,人工智能的潮水正在涌入各行各业的生产系统,成为工人师傅们的得力助手,推动生产力的提升,创造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AI高炉炉温预测:提升效率与安全性在上海的一家大型钢铁企业,人工智能技术被应用于高炉炉温预测,帮助老师傅更准确地判断炉况。

考研数学得126分、还能编写小游戏,智谱首个推理模型来了,人人免费用

2024 年的最后一天,智谱 GLM 模型家族迎来了一位新成员——GLM-Zero 的初代版本 GLM-Zero-Preview,主打深度思考与推理。 从年初到年末,在接连推出新一代基座大模型、多模态模型、视频生成模型以及语音模型之后,智谱补上了推理模型这块拼图。 据介绍,GLM-Zero-Preview 是 GLM 家族中专注于增强 AI 推理能力的模型,擅长处理数理逻辑、代码和需要深度推理的复杂问题。

AI教父、诺奖得主Hinton支持起诉OpenAI,阻止「转营利」

上周五,OpenAI 发布了计划拆分为营利机构 非营利机构的公告,此举立即引发了 AI 社区的巨大争议。 正在与 OpenAI 打官司的首富马斯克此前已在 11 月提起了联邦诉讼,寻求初步禁令以阻止 OpenAI 转型。 这一行动目前获得了更多人的支持。

对2025年AI领域的12个预测

今年,我们见证了AI从试点项目迈向实际生产用例。 到2025年,AI将扩展至全面、企业级范围的部署。 GenAI的采用速度比当今任何其他技术都要快,且应用更加广泛,许多公司已经看到了投资回报,并正在扩大用例以实现广泛应用。

智谱版o1终于也来了:直接拿下考研数学,一句话就能做小游戏!

终于,在2024年的最后一天,智谱版o1也来了! 名字叫做GLM-Zero-Preview,Zero推理模型(下文简称Zero模型),自称是擅长通过逻辑推理来解决数理问题。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直接一套2024年考研数学真题来伺候一下吧~规则也很简单,就是把真题的题目以截图的方式“喂”给Zero模型,这样也可以顺便考验一下它的视觉理解能力。

G行人工智能与大模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一、人工智能与大模型技术在银行业的普遍应用1. 客户服务和智能客服客户服务是人工智能应用的核心领域之一。 传统银行客户服务依赖专业的人工客服,虽然能提供较高的情感交互,但因响应时间较长、服务覆盖面有限以及成本较高,难以满足现代客户对高效、便捷服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