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推出全新 AI 辅修学位,助力学科交叉创新

根据最新消息,清华大学在经历了适度扩招和新书院的成立后,将于今年秋季学期推出一项全新的 AI 辅修学位。 这一举措旨在吸引有志于将人工智能与各自学科相结合的学生,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帮助他们掌握 AI 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新设的 AI 辅修学位将对校内所有有意愿探索学科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学生开放。
4/14/2025 2:01:07 PM
AI在线

清华大学今年秋季学期起将推出 AI 辅修学位

继今年 3 月清华大学宣布适度扩招、成立新书院后,学校教学委员会近期审议通过了 AI 辅修学位培养方案,决定今年秋季学期起推出新的 AI 辅修学位。
4/14/2025 11:48:18 AM
清源

清华-腾讯人工智能通识公益课程落地 200 余所乡村小学

据“企鹅支教”公众号消息,近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AIGE 研究中心与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SV)数字支教实验室合作的人工智能通识公益课程在企鹅支教平台上线。
3/31/2025 7:19:45 AM
浩渺

清华团队开源大模型推理引擎“赤兔 Chitu”,实现 DeepSeek 推理成本降低一半、性能翻番

官方表示,当前开源的赤兔引擎在部署DeepSeek-R1-671B满血版时,在A800集群的测试中,相比部分国外开源框架,实现了GPU使用量减少50%的同时,推理速度的3.15倍提升。
3/14/2025 8:06:51 PM
清源

清华大学 2025 年将适度扩招本科生,重点培养“AI+”拔尖创新人才

据新华社报道,从清华大学获悉,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该校计划在 2025 年有序扩大本科招生规模,新增约 150 个本科生招生名额。同时,清华大学将成立新的本科通识书院,旨在培养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据悉,该校新增本科生将进入新成立的书院学习。
3/2/2025 3:31:13 PM
远洋

清华大学AIR联合水木分子开源DeepSeek版多模态生物医药大模型BioMedGPT-R1

编辑 | ScienceAI2025 年初,DeepSeek给全球引发了 AI 大模型的新一轮热议。 多家市场咨询公司指出,在 DeepSeek 的影响下,从大模型供应商到基础设施和平台供应商的整个 AI 产业生态都掀起了一波「新浪潮」。  DeepSeek R1 以其强大的推理能力,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智能化升级新机遇。
2/21/2025 4:03:00 PM
ScienceAI

ICLR 2025 | Diffusion Planner: 基于扩散模型的自动驾驶规划算法,nuPlan SOTA!

本文介绍了清华大学联合毫末智行、自动化所、港中文、上海交大、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发表于ICLR 2025的最新研究成果《Diffusion-based Planning for Autonomous Driving with Flexible Guidance》。 该算法创新性地设计了基于 Diffusion Transformer 的自动驾驶规划模型架构,高效处理复杂场景输入,并联合建模周车运动预测与自车规划中的多模态驾驶行为,充分发挥扩散模型在闭环规划中的潜力,解决了现有基于学习的规划方法对后处理的严重依赖问题。 此外,借助扩散模型的引导机制,模型在部署阶段能够灵活适应不同的驾驶需求,提高泛化能力与实用性。
2/10/2025 11:01:00 AM
新闻助手

清华团队 AI 光学计算新突破:光谱卷积神经网络芯片,数据吞吐量降低了96%!

编辑 | 2049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对计算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特别是在边缘计算场景中,如何降低深度学习模型的计算成本和功耗成为关键挑战。 来自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光谱卷积神经网络(Spectr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芯片架构,通过将光学计算与电子计算相结合,实现了无相干自然光的片上边缘计算。
2/5/2025 2:32:00 PM
ScienceAI

清北团队进军具身智能,银河通用、灵初智能、星海图齐发力

具身智能创业如火如荼,技术路线是否收敛、以及数据来源的选择,都是大家一直关心的问题。 最近清华北大的团队密集发布了很多研究成果,我们或许可以从中分析出一些趋势。 23 年初成立的银河通用背后是前如布科技联创尹方鸣和姚腾洲、科学家是北大助理教授王鹤。
1/21/2025 11:00:00 AM
新闻助手

月之暗面 Kimi 联合清华大学等开源大模型推理架构 Mooncake

本次开源将采用分阶段的方式,逐步开源高性能 KVCache 多级缓存 Mooncake Store 的实现,同时针对各类推理引擎和底层存储 / 传输资源进行兼容。
11/28/2024 1:06:19 PM
汪淼

压缩率达10的48次方,实现蛋白序列空间极端压缩,清华EvoAI登Nature子刊

编辑 | 萝卜皮设计功能更佳的蛋白质需要深入了解序列和功能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难以探索的广阔空间。 通过识别功能上重要的特征来有效压缩这一空间的能力极其宝贵。 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建立了一种称为 EvoScan 的方法,用于全面分割和扫描高适应度序列空间,以获得能够捕捉其基本特征(尤其是在高维度中)的锚点。
11/27/2024 3:55:00 PM
ScienceAI

清华赵明国:智能人形机器人≠智能+人形 | 智者访谈

人工智能的卓越发展源于对技术与产业本质的洞察AI在线视频栏目「智者访谈」邀请领域专家,洞悉核心趋势深化行业认知,激发创新思考与智者同行,共创 AI 未来2024 年,人形机器人领域迎来爆发式增长。 特斯拉 Optimus 的持续迭代、OpenAI 对 1X 的战略投资,众多初创公司异军突起,以及包括 Mobile ALOHA 在内学术界的不断创新,共同描绘出一幅激动人心的未来图景。 技术进步的浪潮固然令人振奋,但保持清醒和冷静,在开放探索的基础上,审慎选择最符合时代需求和技术发展规律的路径,才是引领人形机器人走向成熟的关键。
11/4/2024 1:31:00 PM
机器之心

中国信通院、北邮与清华联合发布开源“有形”具身智能操作系统

据中国信通院今日披露,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邮电大学与清华大学联合推出了一款面向智能机器人的开箱即用的具身智能操作系统 —— 有形具身智能操作系统,英文名为:Embodied Operating System(简称“EOS”),并已经于近期开源。
9/27/2024 9:30:58 AM
浩渺

比原始分辨率高36倍,北航、清华团队用AI在多空间组学平台上高分辨率表征组织,登Nature子刊

编辑 | 萝卜皮空间组学的最新进展已将分子类别分析的范围扩展到转录组学之外。然而,许多此类技术都受到空间分辨率的限制,阻碍了科学家深入表征复杂组织结构的能力。现有的计算方法主要侧重于转录组学数据的分辨率增强,缺乏针对各种组学类型的新兴空间组学技术的适应性。在这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 soScope,这是一个统一的生成框架,旨在提高从各种空间组学技术获得的分子谱的数据质量和空间分辨率。soScope 可以汇总来自组学、空间关系和图像的多模态组织信息,并通过分布先验与组学特定建模联合推断出具有增
8/14/2024 4:32:00 PM
ScienceAI

性能强11倍,佐治亚理工、清华团队用AI辅助发现储能新材料,登Nature子刊

编辑 | 萝卜皮静电电容器是国防、航空、能源和交通领域先进电力系统中的关键储能元件。能量密度是静电电容器的品质因数,主要由介电材料的选择决定。大多数工业级聚合物介电材料都是柔性聚烯烃或刚性芳族化合物,具有高能量密度或高热稳定性,但不能同时具有这两种特性。在这里,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康涅狄格大学(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以及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人工智能(AI)、聚合物化学和分子工程,来发现聚降冰片烯和聚酰亚胺系列中的一系列电介
7/24/2024 2:41:00 PM
ScienceAI

可信度超越GPT-4V,清华&面壁揭秘「小钢炮」模型背后的高效对齐技术

AIxiv专栏是机器之心发布学术、技术内容的栏目。过去数年,机器之心AIxiv专栏接收报道了2000多篇内容,覆盖全球各大高校与企业的顶级实验室,有效促进了学术交流与传播。如果您有优秀的工作想要分享,欢迎投稿或者联系报道。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本文主要作者来自 MiniCPM-V 团队,其中第一作者余天予是清华大学 2021 级硕士研究生,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通用多模态基础大模型构建及其对齐方法。近期,由清华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
6/11/2024 12:15:00 AM
机器之心

清华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任院长

清华大学今日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学院,聚焦“人工智能核心基础理论与架构”和“人工智能 X”两个重点方向,以高定位和新机制建设中国自主的“AI 顶尖人才和原始创新基座”,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IT之家获悉,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首任院长由图灵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担任。据介绍,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是国内最早开展人工智能教学和科研的单位之一,一批清华校友现已成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中坚力量。新成立的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将立足国家战略布局,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吸
4/27/2024 4:35:38 PM
浩渺

低成本、准确、稳健,各类分子通用,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开发MD模拟AI新方法

编辑 | 绿萝机器学习原子间势(MLIP)因其兼顾高精度和高效率的优势,在材料、化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大尺度原子模拟研究中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高性能 MLIP 依赖于大量标记数据,通过从头计算获取这些数据的成本很高。近日,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复旦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 MLIP 的几何学习框架 GPIP,利用未标记的构型来提高 MLIP 的性能。研究表明,GPIP 只需少量的计算成本即可显著提高 MLIP 的准确性和泛化性,并且与不同的不变或等变图神经网络架构兼容。该方法增强了 MLIP,并推进了分子
4/12/2024 2:33:00 PM
Science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