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
100%英伟达的错:黄仁勋确认Blackwell缺陷修复,明年初出货
老黄:科技公司的芯片需求让我夜不能寐。 「我们的 Blackwell 芯片存在设计缺陷,虽然可以正常使用,但该设计缺陷导致良率低下,」黄仁勋表示。 「这 100% 是英伟达的错。
10/24/2024 1:16:00 PM
机器之心
黄仁勋:英伟达已将 AI 应用于芯片设计、软件编写和供应链管理等领域
感谢据《华尔街日报》今日报道,英伟达 CEO 黄仁勋对数千名企业技术领导者表示,企业必须转型为依靠人工智能驱动的组织,以迎接他所称的“新工业革命”。黄仁勋说,英伟达已经将这种理念付诸实践,积极地将 AI 应用于芯片设计、软件编写和供应链管理等领域。黄仁勋表示,从长远来看,英伟达正在打造他所述的“AI 大脑”。
10/23/2024 9:34:54 AM
清源
黄仁勋新访谈:OpenAI是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公司之一,马斯克19天创造工程奇迹
10 月 4 日,播客节目 BG2(Brad Gerstner 和 Clark Tang)邀请到了英伟达 CEO 黄仁勋,他们一起讨论了 AGI、机器学习加速、英伟达的竞争优势、推理与训练的重要性、AI 领域未来的市场动态、AI 对各个行业的影响、工作的未来、AI 提高生产力的潜力、开源与闭源之间的平衡、马斯克的 Memphis 超级集群、X.ai、OpenAI、AI 的安全开发等。近日,BG2 发布了这期播客节目。AI在线简要整理了其中的关键信息。
10/21/2024 3:17:00 PM
机器之心
英伟达 CEO 黄仁勋展望公司未来:坐拥 5 万名员工、部署 1 亿个 AI 助手
英伟达 CEO 黄仁勋(Jensen Huang)昨日在“Bg 2”播客中表示,他希望英伟达有一天能够成为一家拥有 5 万名员工的公司,同时部署 1 亿个 AI 助手,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生产力”,他同时还强调,这并不会导致公司裁员。黄仁勋还畅想了这样一个未来:英伟达将在公司的每个部门大规模部署 AI 助手,以提高产出。AI 助理能够帮助员工高速处理琐碎的事务,同时“AI 也会招募其他 AI 来解决问题、AI 之间也能够相互交流,并与人类沟通”,从而提升公司协同效率。
10/14/2024 9:04:00 PM
漾仔
实测 | GPT-o1:学会了思考,也学会了偷懒
我可能是全网第一个花钱向 GPT-o1 提问,人在深圳靠一条网线横跨太平洋到美国硅谷让 OpenAI 最强大模型 GPT-o1 模型思考 38 秒之后、宕机了半小时选择拒绝回答问题并收了我2.5块(一瓶肥宅快乐水)的韭菜...... (因为这个模型只支持订阅使用并且一个月只回复120条内容,plus会员订阅费1个月20美刀,约等于1.25软妹币1条回答......)OpenAI 今天凌晨突击更新 GPT-o1,早上起来全网都在开香槟,大意就是突破了LLM极限,新模型能力在生物、物理比肩甚至超越人类博士生。 另一个特性就是 o1 模型会用更长的时间思考以此来尽可能完善的回答问题。
9/18/2024 3:26:00 PM
林杰鑫
英伟达黄仁勋:每个人都将拥有 AI 助手
7 月 30 日消息,黄仁勋在 SIGGRAPH 2024 大会上与《连线》杂志资深撰稿人 Lauren Goode 共同探讨了 AI 增强人类生产力的未来、加速计算的能源效率以及图形和 AI 的交汇等话题。NVIDIA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深度植根于视觉计算的生成式 AI 正在增强人类的创造力,而加速计算有望显著提高能源效率。“每个人都将拥有 AI 助手,”黄仁勋表示,“每家企业,每个岗位,都将拥有 AI 助手。”生成式 AI 有望提高人类生产力,其所依赖的加速计算技术也将让计算更加节能,黄仁勋表示。“
7/31/2024 3:09:33 PM
静静
黄仁勋、扎克伯格支持 AI 大模型开源,两人互换外套
感谢当地时间 7 月 29 日,在美国丹佛举行的第 51 届 SIGGRAPH 图形大会上,英伟达创始人 CEO 黄仁勋和 Meta 创始人 CEO 马克・扎克伯格举行炉边谈话,讨论人工智能和仿真模拟的未来。这场对话一开始还算正常,黄仁勋热情洋溢地介绍了英伟达 GPU 的强大功能,扎克伯格则畅谈了他对 AI 聊天机器人的未来愿景。黄仁勋还称赞了 Meta 的开源大模型,他与扎克伯格都同意应坚持大模型的开源路线。但随后画风突变,在对谈接近尾声时,两人竟然互换了外套。扎克伯格表示,他为黄仁勋准备了一件黑色皮革和羊毛皮外
7/30/2024 9:16:20 AM
远洋
未来职场更“卷”,黄仁勋:“multi-shot”AI 具备超强推理能力,可视为“员工”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发表新言论,表示未来职场会更“卷”,具备推理能力的 AI 可以充当“员工”的角色,处理各种复杂的任务,在某些领域甚至会超越人类。图源:WikiMedia黄仁勋表示 AI 将会极大地改变未来就业形势,随着 AI 的盛行,程序员这个岗位可能会“寿终正寝”。黄仁勋表示由于写代码即将被淘汰,推荐下一代在专业方面最好选择生物、教育、制造或农业等其他职业。IT之家附上视频如下:黄仁勋预测下一波 AI 浪潮中,自动驾驶汽车和仿人机器人将站在最前沿。他表示当前 AI 模型和系统为“one-shot”,结合他的
7/2/2024 1:39:54 PM
故渊
英伟达 CEO 黄仁勋:重工业在下一波 AI 浪潮中实现自动化的时机已经成熟
综合财联社、CNBC 等报道,英伟达于当地时间 6 月 26 日召开了约半小时的股东大会,股东批准了所有 12 名董事提名人选,并通过了高管薪酬计划。文件显示,英伟达 CEO 黄仁勋 2024 财年薪酬方案包括 99.65 万美元(IT之家备注:当前约 725.1 万元人民币)的基本工资(Salary),以及 2667.6 万美元(当前约 1.94 亿元人民币)的股权激励等,总薪酬 3416.8 万美元(当前约 2.49 亿元人民币),相比上一年上涨约 60%。黄仁勋此次并未透露新产品相关信息。他表示,在英伟达先进
6/27/2024 9:26:02 AM
清源
英伟达成全球市值最高公司,黄仁勋加州理工演讲:年轻人抓住机会,要跑不要走
新一轮 AI 革命的最大受益者。6 月 18 日,全球科技领域迎来了一个重要时刻。英伟达超越微软,成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这家芯片制造商在最近一个交易日的股价上涨 3.5% 达到 135.58 美元,市值升至 3.334 万亿美元。其实就在几天前,英伟达还刚刚超越了苹果,占据了全球市值第二的位置。过去一年里,英伟达市值持续飙升,已成为华尔街对新兴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乐观情绪的象征。不过在另一方面,虽然英伟达的涨势推动标准普尔 500 和纳斯达克指数创下历史新高,但也有投资者逐渐担心,如果出现技术发展放缓的迹象,市场
6/19/2024 3:30:00 PM
机器之心
英伟达黄仁勋解读“CEO 数学”:花小钱,办大事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日前在 2024 台北电脑展前夕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概念 ——“CEO 数学”。“买得越多,省得越多,” 黄仁勋在演讲中表示,“这就是 CEO 数学,它并不完全准确,但却很有效。”乍一听让人困惑?黄仁勋随后解释了这个概念的含义。他建议企业同时投资图形处理器 (GPU) 和中央处理器 (CPU)。这两种处理器可以协同工作,将任务完成时间从“100 个单位缩短到 1 个单位”。因此,从长远来看,增加投资反而能节省成本。这种结合使用 CPU 和 GPU 的做法在个人电脑领域已经很普遍。“我们往一台 10
6/3/2024 11:26:54 AM
远洋
“AI 工厂”将推动软件全栈重塑,英伟达提供 Llama3 NIM 容器供用户部署
在目前正在进行的黄仁勋 2024 台北电脑展主题演讲上,黄仁勋介绍生成式人工智能将推动软件全栈重塑,展示其 NIM(Nvidia Inference Microservices)云原生微服务。英伟达认为“AI 工厂”将掀起一场新产业革命:以微软开创的软件行业为例,黄仁勋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将推动其全栈重塑。为方便各种规模的企业部署 AI 服务,英伟达今年 3 月推出了 NIM(Nvidia Inference Microservices)云原生微服务。NIM 是一套经过优化的云原生微服务,旨在缩短上市时间,并简化生成
6/2/2024 8:17:17 PM
泓澄(实习)
英伟达黄仁勋称 AI 不会完全取代人类工作:人类有很好的判断力,有些情况机器无法理解
当地时间周日晚间,英伟达 CEO 黄仁勋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60 分钟》节目采访,谈到自己对人工智能的最新看法。其称,随着人工智能对企业的帮助(日益增加),企业自然会扩大规模,人类工作不会因此消失。黄仁勋表示,公司收益是同生产力一起增加的,自己从未见过哪个公司在盈利增加的同时,没有雇佣更多员工。“即使有些工作被淘汰了,我相信,你仍然希望人类参与其中,因为我们有很好的判断力,有些情况机器是无法理解的。”在介绍英伟达最新 GPU 芯片“Blackwell”时,黄仁勋声称“AI 的能力是无限的”。“我们希
4/29/2024 8:39:50 AM
清源
时代2024最具影响力100人:黄仁勋、Bengio、纳德拉 、王传福等人入选
刚刚,《时代》周刊发布了 2024 年度最具影响力的 100 人名单。在这份名单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学者和企业家。微软公司 CEO、董事长萨蒂亚・纳德拉,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图灵奖得主 Yoshua Bengio 等均入选。下面我们整理了部分入选人员名单,完整名单请查看:(Jensen Huang)是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他于 1993 年创立英伟达。2001 年入选《财富》40 岁以下最富 40 人;2020 年入选《2020 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2023 年 5 月
4/22/2024 3:13:00 PM
机器之心
英伟达黄仁勋:人形机器人未来将成主流,售价 1-2 万美元
近日,英伟达 CEO 黄仁勋出席 CadenceLIVE Silicon Valley 2024 活动,并于 Catence 总裁兼 CEO 阿尼鲁德・德夫甘进行了“围炉谈话”。黄仁勋在对话中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人形机器人”这一全新类别设备将成为大众化制品,其制造成本将会“远低于”人们的预期。黄仁勋直言:“廉价汽车的售价为 1-2 万美元(IT之家备注:当前约 72500 - 14.5 万元人民币),我们为什么不能购买一个相同价位段的人形机器人呢?”其认为,在一些特定的人工制造的环境中,机器人可能会更加灵活,且更
4/22/2024 11:15:51 AM
清源
英伟达 CEO 黄仁勋预测:十年内 AI 将能实时生成游戏中的所有像素
在英伟达 GTC 2024 大会上发布了全新 Blackwell GPU 架构之后,黄仁勋在问答环节中对游戏领域的 AI 未来做出了大胆预测。据 Tom's Hardware 报道,这位 CEO 认为,仅需十年甚至更短的时间,AI 就能够实时生成游戏中的所有像素。“在我看来,科技领域的大部分进步都遵循着 S 曲线,一旦技术变得实用且更优秀,那么从萌芽到成熟往往只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 黄仁勋表示,“ChatGPT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不仅实用,而且在很多方面还表现得更加出色。所以我认为这项技术距离我们不到十年。十
3/21/2024 5:00:57 PM
远洋
科技界新顶流皮衣黄,已出现“人传人”现象
机器之能报道编译:Sia via Le chat( Mistral )有关黄仁勋的“梗”(meme)正在迅速崛起,他的思想、行为甚至穿衣风格正在“人传人”。科技界之巅如今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空缺,就像是缺了一颗牙齿。马斯克、扎克伯格和贝佐斯都曾立于华山之巅,但现在没有人能在拥有这一地位。马斯克已经成为一个两极分化的人物,失去了所有神秘感。扎克伯格早已不复当年《社交网络》的风光,贝佐斯从亚马逊 CEO 位置跳下来后,除了造火箭也变成了与娇妻秀恩爱的肌肉男。ChatGPT 之后的几个月里,OpenAI CEO Sam A
3/11/2024 6:20:00 PM
机器之能
2万多亿美元,英伟达市值创新高,华尔街排第三
这么看来,老黄的身家又涨了。英伟达,现在已是「地球上最重要的一支股票」了。据路透社消息, 在戴尔发布乐观报告后,英伟达股市价值在周五收盘首次超过 2 万亿美元。重新点燃了华尔街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涨势。英伟达股价在戴尔发布乐观预测后上涨了 4%。戴尔公司在周四晚些时候指出,英伟达针对人工智能优化的服务器订单激增。由于自身销售的高端服务器采用了英伟达的处理器,戴尔股价一度飙升 38%,创下历史新高,收盘时涨幅为 32%。周五的涨势使得英伟达市值达到 2.06 万亿美元,使其成为仅次于微软和苹果的华尔街第三大价值公司,微软
3/4/2024 11:26:00 AM
机器之心
资讯热榜
上海AI实验室开源InternVL3系列多模态大型语言模型
「交交」媲美GPT-4o!上海交大推出口语对话情感大模型,首个纯学术界自研!
Haisnap横空出世,小白用户也能轻松打造AI应用
kimi开源视觉语言模型 Kimi-VL 与 Kimi-VL-Thinking,多项基准超越 GPT-4o
本地部署DeepSeek+DiFy平台构建智能体应用
韩国初创公司 RLWRLD 获 1480 万美元融资,致力于机器人基础模型开发
ChatGPT重磅更新:新增图像库功能,可查看自己用GPT生成的所有图片
击败DeepSeek-R1!豆包新推理模型仅用前者参数量1/3!还将开源两个基准,瞄准通用推理能力!
标签云
人工智能
OpenAI
AIGC
AI
ChatGPT
DeepSeek
AI绘画
数据
机器人
谷歌
模型
大模型
Midjourney
智能
用户
学习
开源
GPT
微软
Meta
AI创作
图像
技术
论文
Stable Diffusion
马斯克
Gemini
算法
蛋白质
生成式
芯片
代码
英伟达
神经网络
腾讯
计算
研究
Sora
AI for Science
3D
Anthropic
AI设计
机器学习
GPU
开发者
场景
华为
预测
伟达
Transformer
百度
苹果
深度学习
AI视频
模态
人形机器人
驾驶
xAI
文本
搜索
字节跳动
大语言模型
Copilot
Claude
具身智能
神器推荐
LLaMA
算力
安全
应用
视频生成
科技
视觉
亚马逊
干货合集
2024
AGI
特斯拉
DeepMind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