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I
Devin 第一手使用体验:完成度很高,开始编码就停不下来,但要替代程序员还很远
【新智元导读】Devin 到底是一个漂亮的 Demo,还是一个已经能替代程序员的智能体,使用体验怎么样,拿到测试资格的网友第一时间分享了自己的体验。由 10 枚 IOI 金牌在手的创业团队 Cognition AI 开发的全球首个 AI 程序员智能体 Devin,一发布就让科技圈坐立不安。在演示中,Devin 几乎已经可以独立完成很多人类程序员需要大量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效果一点不比普通程序员差。但是,产品能力的边界在哪里,实际体验和演示时候有差距,还得看上手实测之后的效果。这位斯坦福的小哥在 Devin 发布的第
李开复旗下 AI 模型“零一万物 API”上线,支持文档理解、图片问答等
感谢李开复旗下零一万物日前上线官方 API ,用户可以体验 Yi 系列 AI 大模型,其中包含 yi-34b-chat-0205、yi-34b-chat-200k、yi-vl-plus。IT之家汇总如下:yi-34b-chat-0205:基于开源版进行深度优化的版本,指令遵循能力提升近 30%,模型回复延迟大大降低。适用于聊天、问答、对话、协作、翻译等场景。yi-34b-chat-200k:200K 超长上下文,支持处理约 20w ~ 30w 个中文汉字(约为 1 本《哈利波特》)或英文单词。适用于多篇文档内容理解
Meta官方的Prompt工程指南:Llama 2这样用更高效
随着大型语言模型(LLM)技术日渐成熟,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些研究机构发布了 LLM 提示工程指南,包括微软、OpenAI 等等。最近,Llama 系列开源模型的提出者 Meta 也针对 Llama 2 发布了一份交互式提示工程指南,涵盖了 Llama 2 的快速工程和最佳实践。以下是这份指南的核心内容。Llama 模型2023 年,Meta 推出了 Llama 、Llama 2 模型。较小的模型部署和运行成本较低,而更大的模型能力更强。Llama 2 系列模型参数规模
距离“全自动”漏洞挖掘又近了一步!腾讯安全大数据实验室论文入选ACM CCS 2023
计算机领域国际权威学术顶会ACM CCS 2023于11月26日在丹麦哥本哈根开幕。腾讯安全大数据实验室团队论文《Hopper: Interpretative Fuzzing for Libraries》被大会收录,昨天,实验室研究员谢雨轩受邀出席大会进行主题分享。该论文提出了解释性模糊测试(Interpretative Fuzzing)方法,展示了如何基于动态反馈来学习API内外的约束进行代码自动化生成,从而在没有任何外部专家知识的前提下生成有效可用的代码调用方式,并且根据这些代码来挖掘漏洞。该研究方法的出现旨在
GPT-4 Turbo更强更便宜,GPTs、GPT商店最大亮点,这是OpenAI首个开发者日
机器之心报道机器之心编辑部真如 Sam Altman 此前所言,OpenAI 首届开发者大会为人们带来了一些非常棒的新东西。继今年春天发布 GPT-4 之后,OpenAI 又创造了一个不眠夜。过去一年,ChatGPT 绝对是整个科技领域最热的词汇。OpenAI 也依靠 ChatGPT 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总结来说,OpenAI 证实 ChatGPT 目前每周有超过 1 亿活跃用户,超过 200 万开者使用 API 等进行开发,与超过 92% 的财富 500 强公司合作。作为备受期待的首届开发者大会,Altman 今天
酷家乐x极盾科技:“智能安全决策平台”助力日均十亿级日志分析
基于极盾·析策联合打造实时自适应的“智能安全决策平台”,通过接入各个系统日志进行统一管理、实时采集、关联分析、实时检测、实时告警,实现日均2TB/12亿日志量分析,日均安全告警数量降至10条左右,精准识别安全风险的同时,大大提升安全运营效率。
GPT-4 API平替?性能媲美同时成本降低98%,斯坦福提出FrugalGPT,研究却惹争议
Game Changer 还是标题党?
吴恩达联手OpenAI上线免费课程:一个半小时学会ChatGPT Prompt工程
重要课程,吴恩达亲自授课。
受ChatGPT启发,10天完成能和数据聊天APP,回答问题不输本科生
现在,当你面对一堆数据再也不用感到头疼了!今天我们将要介绍的这个应用程序,它可以让你用英语和你的数据聊天,然后出结果!
谷歌并未放弃TensorFlow,将于2023年发布新版,明确四大支柱
2015 年,谷歌大脑开放了一个名为「TensorFlow」的研究项目,这款产品迅速流行起来,成为人工智能业界的主流深度学习框架,塑造了现代机器学习的生态系统。从那时起,成千上万的开源贡献者以及众多的开发人员、社区组织者、研究人员和教育工作者等都投入到这一开源软件库上。然而七年后的今天,故事的走向已经完全不同:谷歌的 TensorFlow 失去了开发者的拥护。因为 TensorFlow 用户已经开始转向 Meta 推出的另一款框架 PyTorch。众多开发者都认为 TensorFlow 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并将其比
所有判决被推翻,美最高法院:Java版权世纪大案,谷歌战胜甲骨文
美国最高法院终于在法律上认同了程序员们的技术共识:API 不应享有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