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再遭当头一棒:人形机器人合作伙伴Figure“单飞”

2月4日,机器人公司Figure宣布终止与OpenAI的合作,这一决定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Figure的创始人Brett Adcock表示,公司已经在全自主研发的端到端机器人AI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并计划在未来30天内向外界展示“人形机器人上从未见过的东西”。 R-C.jpg合作背景与终止原因Figure与OpenAI的合作始于2024年2月,当时Figure完成了6.75亿美元的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微软、英特尔、OpenAIStartup Fund、Amazon Industrial Innovation .

2月4日,机器人公司Figure宣布终止与OpenAI的合作,这一决定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Figure的创始人Brett Adcock表示,公司已经在全自主研发的端到端机器人AI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并计划在未来30天内向外界展示“人形机器人上从未见过的东西”。

R-C.jpgR-C.jpg

合作背景与终止原因

Figure与OpenAI的合作始于2024年2月,当时Figure完成了6.75亿美元的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微软、英特尔、OpenAI Startup Fund、Amazon Industrial Innovation Fund和英伟达等。合作内容包括OpenAI为Figure的人形机器人构建专门的AI模型。同年8月,Figure推出了第二代人形机器人Figure 02,该机器人使用OpenAI模型进行自然语言交流,并具备了更强大的视觉、感知和交互能力。

然而,合作不到一年便戛然而止。Adcock在接受Techcrunch采访时表示,终止合作的原因在于“集成”问题。OpenAI的业务范围广泛,其大模型虽然强大,但并非专门为机器人等具体对象设计。Figure认为,要真正解决具身智能问题,必须建立一个端到端的AI模型,专注于特定硬件的适配。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Figure的这一决定引发了业界的广泛讨论。一方面,有人担心Figure能否独立完成如此复杂的AI开发任务;另一方面,也有观点认为,Figure的“单飞”或许能使其更专注于自身的技术路线,从而实现更大的突破。

此外,Figure的这一举动也引发了对行业趋势的思考。随着人形机器人市场的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意识到,垂直整合的AI模型可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特斯拉也在这一领域有所布局,马斯克曾透露,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进展顺利,未来几周内可能会有更新发布。

Figure的“单飞”不仅是其自身技术路线的调整,也可能是人形机器人行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未来,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而垂直整合的AI模型或许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焦点。

相关资讯

下个爆点人形机器人?OpenAI、英伟达、贝索斯向同一家公司投了6.7亿刀

Figure AI 在本轮融资之前,估值就已有 20 亿美元了。生成式 AI 的竞争如火如荼,各家科技公司和机构也没有忘记投资下一个热点。本周五,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英伟达和其他大型科技公司正在不约而同地投资初创公司 Figure AI,该公司旨在开发人形机器人。该公司的产品 Figure 01,据称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商业可行性的自主人形机器人,身高 1.5 米,体重 60 公斤,可承载 20 公斤货物,采用电机驱动。它的可工作时长是 5 小时,行走速度每秒 1.2 米,可以说很

Figure AI把「终结者」造出来了

能语音对话,VLM 视觉,每天工作 20 小时。总会有这一天,但我们没想到来的居然这么快。北京时间 8 月 6 日晚,硅谷著名具身智能创业公司 Figure 正式发布了自己的新一代人形机器人 Figure 02。除了样子够科幻,这种机器人也有着足够通用的智能,它可以与人类实时对话,自动学习如何装配零件。事实上,Figure 02 正在宝马位于 Spartanburg 的工厂实习工作,我们仿佛已经进入了未来。Figure 工程和设计团队完成了对 Figure 02 硬件和软件的彻底重新设计。在人工智能、视觉、电池、电

对手还在卷Demo,他们已经开卷CEO了

机器之能报道编辑:吴昕你们卷Demo,我们卷CEO,奔量产。乍一看好像在做俯卧撑,其实是在充电。Digit工作几小时后就要充电,目前的动作速度也比人类员工慢得多。人形机器人竞争继续升温。Figure AI 掷出 6.75 亿美元融资重磅消息后,另一家深受比尔·盖茨青睐的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 Agility Robotics 于周一宣布,前微软高管 Peggy Johnson 将接任公司 CEO,联合创始人兼前 CEO Damion Shelton 将转任总裁。这也是 Agility Robotics 加速商业化的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