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OpenAI 回应员工担忧:支持监管,必要保障措施到位前不发 AI 新技术
OpenAI 和谷歌 DeepMind 员工联名发声,担忧高级 AI 风险巨大,亟需加强监管,对此 OpenAI 今天发布声明,强调该致力于提供功能强大且安全的人工智能系统。IT之家翻译 OpenAI 公司官方声明内容如下:我们为自己能提供能力最强、最安全的人工智能系统而感到自豪,并坚信我们能以科学的方法应对风险。鉴于 AI 技术的重要性,我们认同公开信中的内容,如何通过严肃的讨论,对于更好推进 AI 技术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将继续接触各国政府、民间社会和世界各地的其他社区,共同营造和谐的 AI 环境。包括匿名诚信热
人人都是“美工”,微软上线贴纸制作器:轻松搞定邀请函、海报等
微软旗下 AI 图像编辑器 Microsoft Designer 掌握新技能,推出了名为“贴纸制作器”(Sticker Creator)的全新工具,让用户自由探索创建各种贴纸。和其它文生图工具一样,“贴纸制作器”也支持基于用户输入的文本内容,来生成符合描述的贴纸。这样没有美术功底的人也能为文档、邀请函、海报、演示文稿、社交媒体、消息应用程序等获得想要的效果,该服务使用 DALL-E 来处理您的提示并将其转化为图像。任意拥有微软账号的人都可以打开 Microsoft Designer 中试用贴纸创建器,IT之家附上链
英伟达优先向 X 供应 AI 芯片,特斯拉“靠边”?马斯克称后者芯片多到“吃灰”
感谢据 CNBC 援引英伟达高级员工内部邮件消息称,马斯克向股东“夸大”了特斯拉的芯片采购情况,还将原本计划留给特斯拉的大量 AI 芯片转移给 X(推特)平台。报道称,马斯克命令英伟达允许 X 公司“插队”,使其拥有高于特斯拉的优先性,从而使特斯拉收到价值超 5 亿美元(IT之家备注:当前约 36.25 亿元人民币)处理器的时间推迟了数月,或将导致特斯拉建立超级计算机进度延误。报道还提到了一份去年 12 月的英伟达备忘录,里面写道:“相比特斯拉,埃隆优先考虑在 X 上部署 H100 GPU 集群,将原定用于特斯拉的
AI 摘要“幻觉”风波未平,谷歌 Gemini 聊天机器人又被曝“胡言乱语”
前段时间,谷歌搜索“AI 摘要”(AI Overviews)功能因其经常提供具有严重错误的搜索结果而备受诟病,导致官方亲自下场保证后续会进行修正。而如今,又有网友爆料称谷歌旗下的人工智能产品“抽了风”,这次问题出在 Gemini 聊天机器人。从北京时间昨夜至今日凌晨,有 Reddit 网友陆续发现,Gemini 生成的回复偶尔会充斥着杂乱无章的代码和外文字母 —— 这些结果对用户的查询毫无帮助。过去几天里,部分 Gemini 用户陆续发现自己遇到了这一奇怪问题:Gemini 会输出胡言乱语。这些回复可能是一连串的重
OpenAI 和谷歌 DeepMind 员工联名发声:高级人工智能风险巨大,亟需加强监管
OpenAI 和谷歌 DeepMind 的数名前任和现任员工近日联名发布公开信,对高级人工智能的潜在风险以及当前缺乏对人工智能科技公司的监管表示担忧。图源 PixabayIT之家注意到,这封公开信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风险,例如加剧现有社会的不平等、助长操控和虚假信息传播,以及失控的自主人工智能系统可能导致人类灭绝等。信中写道,人工智能公司拥有强大的经济利益驱动它们继续推进人工智能研发,同时却对保护措施和风险水平的信息讳莫如深。公开信认为,不能指望这些公司会自愿分享这些信息,因此呼吁内部人士站出来发
颠覆传统!2 张图像生成流畅卡通动画的AI神器 ToonCrafter
大家好,这里是和你们一起探索 AI 的花生~
动画制作对很多人来说应该都是一项非常专业且复杂的工作,需要学习专门的知识,掌握特定的工具,并且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才能得到成果,不过最近出现的一款 AI 动画制作工具 ToonCrafter 则有希望改变这一现状。它只需 2 张图像就生成连贯流畅的动画片段,还能自动为动画片段上色,这不仅能帮助专业动画人员提升工作效率,也能让小白轻松制作出稳定的动画效果。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ToonCrafter 的特点和用法~
相关推荐:一、ToonCrafter 简介
ToonCra
5000字爆肝测评!五月 AI 资讯及实用测评合集
前言
想不想了解近期 AI 圈又发生了哪些劲爆大事件?赶紧来看这篇文章 get 第一手 AIGC 资讯和深度测评——没错,我们的AIGC 30天测评又和大家见面了。
如今各类 AIGC 工具平台百花齐放,我们的测评致力于持续追踪最新的 AI 技术进展,将 AI 圈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与工具进行深度实测并汇总成文,定期发布带给同学们,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快速了解最新的 AIGC 趋势,并可以及时地将这些 AI 工具结合到工作、学习与生活中,运用 AIGC 将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此前,我们已经发布了第一期测评,如有需
2024北京智源大会开启注册!
北京智源大会是人工智能领域综合性内行盛会,自2019年10月首度亮相,已成功举办五届。大会以鲜明的特色,邀请海内外研究者开展精彩演讲与深入对话,共有11位图灵奖得主曾参与大会,每年有200位顶尖专家出席,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万观众汇聚一堂,分享研究成果、探寻前沿知识、交流实践经验、建立紧密合作。大会特色全球视野:与世界顶尖专家面对面交流,体验技术无国界的魅力思想碰撞:年度杰出研究者齐聚一堂,交流新思想,探讨新思路前沿引领:探讨AI领域关键问题,发布重要概念,指引未来方向过往五年的璀璨篇章,点亮AI领域新概念
2024智源大会议程公开丨人工智能人才发展交流会
2024年6月14日-15日,第6届北京智源大会将以线下与线上结合的形式召开,线下会场设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会议中心。2024智源大会再次以全球视野,汇聚年度杰出工作研究者,交流新思想,探讨新思路,引领新前沿。目前已正式开放报名渠道。人工智能人才发展交流会丨6月14日下午2024北京智源大会将举办人工智能人才发展交流闭门会, 诚邀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人才发展的关键议题。论坛将围绕具身智能领域、自然语言领域、机器视觉领域、多模态领域、强化学习领域、AI for Science等方向进行讨论,为您提供与智源科研专家
2024智源大会议程公开丨生成模型
2024年6月14日-15日,第6届北京智源大会将以线下与线上结合的形式召开,线下会场设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会议中心。2024智源大会再次以全球视野,汇聚年度杰出工作研究者,交流新思想,探讨新思路,引领新前沿。目前已正式开放报名渠道。北京智源大会倒计时:11 天生成模型 论坛丨6月15日下午生成式建模是人工智能的基础范式之一,是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一环。随着生成式建模方法的快速发展和模型规模的急速增长,以自回归模型、扩散概率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如GPT系列、Sora、Stable Diffusion
2024智源大会议程公开丨大语言模型
2024年6月14日-15日,第6届北京智源大会将以线下与线上结合的形式召开,线下会场设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会议中心。2024智源大会再次以全球视野,汇聚年度杰出工作研究者,交流新思想,探讨新思路,引领新前沿。目前已正式开放报名渠道。大语言模型 论坛丨6月14日下午近年来,大语言模型取得了重要的技术进展,成为了人工智能领域最受社会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其应用范围逐渐覆盖了信息产业的多个领域。对其底层原理与训练方法的探索也成为了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共同关注焦点。本次论坛针对大语言模型相关的基础问题展开相关探讨,主要包
再战Transformer!原作者带队的Mamba 2来了,新架构训练效率大幅提升
自 2017 年被提出以来,Transformer 已经成为 AI 大模型的主流架构,一直稳居语言建模方面 C 位。但随着模型规模的扩展和需要处理的序列不断变长,Transformer 的局限性也逐渐凸显。一个很明显的缺陷是:Transformer 模型中自注意力机制的计算量会随着上下文长度的增加呈平方级增长。几个月前,Mamba 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它可以随上下文长度的增加实现线性扩展。随着 Mamba 的发布,这些状态空间模型 (SSM) 在中小型规模上已经实现了与 Transformers 匹敌,甚至超越
苏妈杀疯了:移动端最强NPU算力达50TOPS,最强AI芯片挑战英伟达
你方唱罢我登场。一年一度的 Computex 科技大会成为了 GPU 厂商们秀肌肉的舞台,其中当属英伟达和 AMD 最为亮眼。英伟达现场拿出了量产版 Blackwell 芯片,还公布了未来三年的产品路线,包括下一代 Rubin AI 平台。AMD 当然也不甘示弱,CEO 苏姿丰亮出了旗下的 CPU、GPU 产品及路线图,包括全新 Zen 5 架构的桌面端 Ryzen 9000系列 CPU、AI PC 芯片、数据中心芯片和 GPU。 苏姿丰全新 Zen
Karpathy点赞,这份报告教你如何用 LLaMa 3创建高质量网络数据集
众所周知,对于 Llama3、GPT-4 或 Mixtral 等高性能大语言模型来说,构建高质量的网络规模数据集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即使是最先进的开源 LLM 的预训练数据集也不公开,人们对其创建过程知之甚少。最近,AI 大牛 Andrej Karpathy 推荐了一项名为 FineWeb-Edu 的工作。这项工作将原始 15 万亿个 FineWeb token,经 Llama 3 70B 评判,过滤为 1.3 万亿个高质量(教科级)token。事实证明,LLM 从教育内容中学习会更好更快。部分原因是普通的互联网爬
单个4090可推理,2000亿稀疏大模型「天工MoE」开源
在大模型浪潮中,训练和部署最先进的密集 LLM 在计算需求和相关成本上带来了巨大挑战,尤其是在数百亿或数千亿参数的规模上。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稀疏模型,如专家混合模型(MoE),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些模型通过将计算分配给各种专门的子模型或「专家」,提供了一种经济上更可行的替代方案,有可能以极低的资源需求达到甚至超过密集型模型的性能。6 月 3 日,开源大模型领域又传来重要消息:昆仑万维宣布开源 2 千亿稀疏大模型 Skywork-MoE,在保持性能强劲的同时,大幅降低了推理成本。Skywork-MoE 基于此前昆仑
AI训练数据的版权保护:公地的悲剧还是合作的繁荣?
就算是 OpenAI 在舆论场也无法逃过版权保护的呼声。GPT-4o内置声音模仿「寡姐」一案闹的沸沸扬扬,虽然以OpenAI发布声明暂停使用疑似寡姐声音的「SKY」的语音、否认曾侵权声音为阶段性结束。但是,一时间「即便是AI,也得保护人类版权」这一话题甚嚣尘上,更刺激起了人们本来就对AI是否可控这一现代迷思的焦虑。近日,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共同推出了一项关于生成式AI版权保护的新方案,题为《An Economic Solution to Copyright Challenges of
鸿海宣布在高雄建造先进算力中心,与英伟达在 AI 等多领域合作
感谢台媒经济日报消息,全球最大 AI 服务器制造商鸿海科技集团今日在台北电脑展宣布,将与英伟达合作,以英伟达 GB200 “超级芯片”为核心,在高雄建造先进算力中心,使用 4608 颗芯片,预计 2026 年完工。鸿海科技集团董事长刘扬伟表示,将与英伟达在 AI、电动车、智能工厂、机器人、智能城市等多领域合作,通过鸿海庞大的制造规模,为行业作出更多贡献。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表示:“随着全球对 AI 需求的爆炸性增长,我们已经步入算力科技的新时代。鸿海在高雄建立的先进算力中心,将使用英伟达的 AI、Digital Tw
英伟达 Jim Fan:具身智能的难点不是硬件,而是「Foundation Agent」
作者丨赖文昕 马蕊蕾编辑丨陈彩娴大模型浪潮一起,被视为是大模型最佳载体的机器人,热度也随之飙升,「具身智能」这个在1950年由艾伦·图灵提出的概念,时隔75年再次成为了 AI 界的宠儿。 2024年才过去不到半年,AI 圈就迎来了 Sora、Claude 3、Devin、GPT-4o 等数颗重磅炸弹,文生视频、AI Agent(智能体)、多模态等多个方向都有了显著的进展。 但显然,与屡爆惊喜的模型、应用不同,更「硬」的「具身智能」在产业界掀起商业化与资本狂潮的同时,也面临着需要冷静的现实:大模型并未在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