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理论

用于科研的AI:Nature教你如何选择正确地选择工具

编辑丨toileter人工智能(AI)的到来是一场革命。 随着现在越来越多的 AI 投入使用,虽然许多教育工作者和学术机构最初对此持谨慎态度,但学术界似乎越来越愿意允许学生学生进行这种尝试。 Nature 期刊为此探讨了如今学者与学生们如何利用 AI 进行实验的简化。
4/8/2025 2:15:00 PM
ScienceAI

Llama 4在测试集上训练?内部员工、官方下场澄清,LeCun转发

Llama 4 这么大的节奏,Meta 终于绷不住了。 本周二凌晨,Meta Gen AI 团队负责人发表了一份澄清说明(针对外界质疑「在测试集上训练」等问题),大佬 Yann LeCun 也进行了转发。 很高兴能让大家用上 Llama 4,我们已经听说人们使用这些模型取得了很多出色的成果。
4/8/2025 1:12:49 PM
机器之心

Meta坐不住了!高管辟谣:Llama4没刷榜!训练没有使用测试集!模型稳定实现需要时间,bug正在修

编辑 | 伊风出品 | 51CTO技术栈(微信号:blog51cto)Meta的辟谣来了! ——没刷榜、模型稳定部署需要时间。 昨日,Llama 4收到许多网友实测后的“差评”,加之自称内部员工的人在国内论坛上爆料Meta作弊,一时间流言四起。
4/8/2025 12:57:02 PM
伊风

首次引入强化学习!火山引擎Q-Insight让画质理解迈向深度思考

从 GPT-4o 吉卜力风、即梦的 3D 动画、再到苹果 Vision Pro,AI 视觉创作正迎来生产力大爆炸。 一个重要问题随之浮现:如何评估机器生成的画质符合人眼审美? 人眼能瞬间辨别图像优劣,但教会机器理解「好看」却充满挑战。
4/8/2025 9:50:00 AM
机器之心

2025 CSRankings排名出炉!上交大、清华北大、浙大霸榜全球AI TOP 10

就在刚刚,2025 CSRankings全球计算机科学排名发布! 地址:,CMU再次霸榜,UIUC曾连续多年稳坐全球第二,如今跌至第6。 中国高校/机构继续包揽多个席位,其中清华排名第2,上交大/浙大并列第3,北大第5。
4/8/2025 9:42:00 AM
新智元

奥特曼力挺年轻人「套壳」,25年程序员效率暴增10倍!GPT-4o狂造十亿图像

奥特曼在最新的访谈中回应了吉卜力争议,谈到了对AI带来的新职业及创业公司的看法。 新职业出现的时候,经常被嘲笑。 嘲笑别人是「套壳」是件容易的事。
4/8/2025 9:38:00 AM
新智元

数学大一统的惊人胜利!天才数学家用30年破解不可能,边看《星战》边写论文

一个与「数学大一统理论」相关的领域,一项长期以来被视作几乎不可能的数学证明,如今取得了突破。 在历经30年的努力后,数学家们证明了这个数学构想——几何Langlands Program。 著名数学家、Max Planck研究所的Peter Scholze(菲尔兹奖得主,他没有参与这项证明)兴奋地表示:看到它得到解决真是太好了。
4/8/2025 9:37:00 AM
新智元

奥特曼最新访谈认可“套壳”:多数改变世界的公司,最初都是这样的

奥特曼最新访谈回应一切! 在一档播客节目中,OpenAI CEO奥特曼分享了对4o吉卜力风突然走红以及大多数创业公司都是“套壳包装”的看法,并谈到了AI编程、AI智能体等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 尤其是当中提到了一个“杰文斯悖论”的典型案例——当编程成本下降时,全球对软件的需求会呈指数级增长。
4/8/2025 9:27:00 AM
量子位

清华耶鲁推理模型新范式:动态推理实现高效测试时扩展,大大节省Token消耗

推理性能提升的同时,还大大减少Token消耗! 清华、耶鲁团队提出推理模型新范式:动态推理实现高效测试时扩展。 测试时扩展(test-time scaling)技术加速推动了大语言模型在复杂推理领域的突破。
4/8/2025 9:16:00 AM
量子位

首个个性化对齐大模型问世!可精准识别用户内在动机和偏好,还有百万用户画像开源数据集 | 蚂蚁&人大

如何让大模型更懂「人」? 虽然现有大模型经过了人类价值观对齐训练,但其对齐效果往往会让少数群体的声音被系统性淹没。 那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当大模型服务全球用户,标准化对齐范式是否正在制造新的数字鸿沟?
4/8/2025 9:12:00 AM
量子位

CLIP被淘汰了?LeCun谢赛宁新作,多模态训练无需语言监督更强!

最近AI圈最火的模型非GPT-4o莫属,各种风格图片持续火爆全网。 如此强悍的图片生成能力,得益于GPT-4o本身是一个原生多模态模型。 从最新发布的LLM来看,多模态已经成为绝对的主流。
4/8/2025 9:10:00 AM
新智元

中科大ICLR2025:特定领域仅用5%训练数据,知识准确率提升14%

让大语言模型更懂特定领域知识,有新招了! 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MIRA实验室的王杰教授团队提出了提出了一个创新的框架——知识图谱驱动的监督微调(KG-SFT),该框架通过引入知识图谱(KG)来提升大语言模型(LLMs)在特定领域的知识理解和处理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其在多个领域和多种语言的数据集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成功入选ICLR 2025。
4/8/2025 9:00:00 AM
量子位

大语言模型(LLM)是如何思考的?讲讲推动下一代人工智能推理的五种途径

译者 | 张哲刚审校 | 重楼大语言模型(LLMs)最早时期只是具备自动完成的功能,迄今为止,进步巨大,与当初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然而,仅仅是生成流畅的文本并不足以体现真正的智能——真正的智能是需要推理能力的。 这意味着,大语言模型需要能够解决数学问题、能够调试代码、能够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还要能够检查和改正自身的错误。
4/8/2025 8:18:38 AM
张哲刚

如何对AI应用实施安全管控(带示例)

作者 | 陈峻审校 | 重楼今年初,随着DeepSeek惊艳全球,各个企业和组织都敏锐地察觉到了人工智能(AI)技术为其赋能的机遇。 虽然居多IT专业人员都认为各项数字化服务都值得用AI进行提速提效,但是相对于All in AI的狂热,信息安全技术人员有必要在保持冷静的同时,积极筹备,尽快制定出针对那些涉及AI应用的安全性管控措施。 下面,我将以自己在企业中的项目经验,依次从网络、系统、应用、模型、数据、以及合规,六个层面和你讨论一些具体、可落地的安全检查要点。
4/8/2025 8:10:03 AM
陈峻

初级开发者过度依赖 AI 的风险

当ChatGPT等工具出现故障时,软件开发人员离开工位、临时休息或沮丧地靠在椅背上的场景并不罕见。 对许多技术从业者而言,AI辅助编码工具已成为日常便利。 即便是像2025年3月24日那样的短暂中断,也可能导致开发工作停滞。
4/8/2025 8:05:00 AM
AI小蜜蜂

AI在供应链中的潜力

在当今动态且不断发展的商业环境中,AI已成为一股关键力量,有望通过提高效率、敏捷性和决策能力来推动各行业变革。 各行各业的CEO正在认识到AI的潜力,尽管许多人预见到,为了在AI主导的世界中蓬勃发展,需要对当前运营进行调整。 在供应链领域,这种矛盾体现得尤为明显,AI的潜力在很大程度上尚未得到开发,根据Gartner的调查,只有17%的供应链组织表示已成功大规模部署了AI。
4/8/2025 5:00:00 AM
Noha Tohamy

模态编码器 | 超强开源CLIP模型OpenCLIP

来自LAION、UC伯克利、HuggingFace等的工作,这篇工作的研究动机也很简单,CLIP 模型在多模态领域展现出了巨大潜力,但原始 CLIP 模型未完全开源,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和深入研究。 OpenCLIP 旨在通过开源的方式,让更多开发者能够无门槛地利用这一先进模型,推动多模态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模型架构和原始CLIP无异,下面简单介绍这篇工作中的一些研究规律和实验结果。
4/8/2025 4:20:00 AM
Goldma

AI问答的核心!知识图谱:突破传统 RAG 的天花板

看似简单的 AI 问答系统,背后却隐藏着无数技术难题。  当我们询问"组件 A 与组件 B 有什么区别"这样的问题时,传统检索增强生成(RAG)系统往往会犯难。 它们就像只会做加法的计算器,遇到了需要乘除法的复杂方程...传统 RAG 的三大痛点传统 RAG 技术已成为 AI 应用的标配,但它面临三个根本性挑战:信息孤岛:文档被切分成互不相关的小块,丢失了上下文联系视野局限:只能基于文本相似度检索,无法理解概念间的逻辑关系推理能力缺失:无法像人类那样进行跨文档的综合分析例如,你问系统:"A组件和B组件有什么区别?
4/8/2025 3:45:00 AM
大数据AI智能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