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金融领域 AI 大模型渗透率过半,系行业最高

据《北京商报》周日报道,在 2024 金融街论坛年会“AI 金融赋能数字金融新篇章”平行论坛上,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副总经理陈豫蓉介绍,金融领域是大模型渗透率最高的行业,渗透率超过 50%。智慧销售、智能问答和智能风控是现阶段金融行业最热门,也是应用成熟度最高的 AI 大模型应用场景。AI在线从报道获悉,金融业具备大规模、高质量的数据资源和多维度、多元化的应用场景,被视为大模型技术应用的最优行业之一。

据《北京商报》周日报道,在 2024 金融街论坛年会“AI + 金融赋能数字金融新篇章”平行论坛上,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副总经理陈豫蓉介绍,金融领域是大模型渗透率最高的行业,渗透率超过 50%。智慧销售、智能问答和智能风控是现阶段金融行业最热门,也是应用成熟度最高的 AI 大模型应用场景。

AI在线从报道获悉,金融业具备大规模、高质量的数据资源和多维度、多元化的应用场景,被视为大模型技术应用的最优行业之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AI 的能力构成了各个基础学科、各个行业的能力,从而构成了各个国家能力的基础。“毫无疑问,今后金融的发展必将被 AI 全面渗透并被全面改造。”

但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认为,大模型具备不透明、不可预知等方面的风险。

  • 不透明:通过复杂的算法和模型输出的结果,可能难以解释和追溯输出结果,增加了监管的难度,对金融稳定构成潜在的威胁。

  • 不可预知:AI 是根据过去的数据进行训练的,数据可能无法准确地反映现实和预测未来,技术本身也可能会受到数据不可靠或前所未见极端情况的影响,而得出错误结论。

  • 网络安全风险: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长和模型复杂度的不断提升,AI 应用需要处理大量敏感的个人和财务数据,增加了网络攻击的风险和数据泄露的可能。

工商银行首席技术官吕仲涛提出,要加强 AI 潜在风险研判、防范,“大模型技术的应用存在‘双刃剑’,大模型技术提升工作效率,同时生成伪造内容、数据泄露等安全风险也日益突出。”

相关资讯

金融行业数据分类分级“五步走”|盾见

文|查浩奇 《数据安全法》明确提出,国家要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根据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程度,以及一旦遭到篡改、破坏、泄露或者非法获取、非法利用,对国家安全、公共利益或者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的危害程度,对数据实行分类分级保护。国家数据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制定重要数据目录,加强对重要数据的保护。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重要民生、重大公共利益等数据属于国家核心数据,实行更加严格的管理制度。各地区、各部门应当按照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确定本地区、本部门以及相关行业、领域的重要数据具体目录,对列

发展新质生产力,金融行业如何释放AI「模」力?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正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速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人工智能 」落地,离不开充满韧性和活力的产业生态,上海积极布局推动大模型垂直化、产业化落地。2023 年 11 月,上海市发布了《上海市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若干措施(2023-2025 年)》,提出「实施大模型示范应用推进计划 」,重点支持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科技金融、自动驾驶、机器人等领域构建示范应用场景,打造标杆性大模型产品和服务。同时,鼓励浦东新区等建立大模型生态集聚区,聚焦大模型研发

培育发展金融领域新质生产力,“AI+金融”论坛在浦东新区成功举办

4 月 12 日,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指导下,由上海市浦东新区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投资促进二中心、上海陆家嘴(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上海浦东科技创业中心、中国建设银行上海浦东分行、机器之心(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 “AI 金融” 论坛在张江科学城・数智天地成功举办。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夏玉忠,北蔡镇人民政府党委书记殷宏、上海陆家嘴(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嵘,建行上海浦东分行党委书记邹林出席了本次论坛。来自大模型企业、金融科技企业、金融机构及高校的嘉宾和 300 多位专业观众参加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