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牵头 3 项人工智能软硬件国际标准成功立项

据中国信通院官方消息,日前,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局 (ITU-T) 第 21 研究组 (SG21) 在瑞士日内瓦召开全体会议。
感谢据中国信通院官方消息,日前,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局 (ITU-T) 第 21 研究组 (SG21) 在瑞士日内瓦召开全体会议。

会上,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牵头的 3 项人工智能软硬件标准成功立项,同步开始征集参编单位:

  • ITU-T F.EDS:Requirements of edge domain inference systems for foundation models(面向大模型的边缘侧推理系统能力技术要求)

  • ITU-T F.FMCS:Requirements for foundation model training and inference cluster systems(大模型训练及推理集群系统能力要求)

  • F.LLMO:Requirements for foundation model training and inference framework for cluster systems(面向大语言模型算子的要求和评价指标)

AI在线从中国信通院获悉,当前,大模型 + 大算力 + 大数据成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主导路线之一,对人工智能核心软硬件支撑体系带来新的挑战,需综合考虑从芯片、集群到框架、算法与应用的软硬协同优化,实现系统收益最大化。近期,国内外头部企业均在积极探索算法硬件协同设计方式,Deepseek 等模型系统加速演进,通过算法架构和软硬件系统的工程化创新实现算力利用最大化,软硬件协同创新将成为下阶段人工智能软硬件及智算设施竞争焦点。

在此背景下,中国信通院持续推动人工智能软硬件领域工作,推动成立了人工智能软硬件协同创新与适配验证中心(亦庄)(以下简称“中心”),面向包括芯片、服务器、集群、开发框架及工具链、智算设施及平台等在内的人工智能软硬件系统需求侧及供给侧提供测试验证,并提供技术选型、供需对接、案例征集、应用示范推广等协同创新服务能力。

中心联合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和应用评测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基础软硬件工作组、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基础软硬件与生态工作组,推进人工智能软硬件基准体系 AISHPerf 建设。目前,已开展涵盖基础硬件、框架软件、软硬协同等领域在内的行业标准编制工作 10 余项,测试验证 70 余次,吸引业界 70 余家单位积极参与,具备 Deepseek R1 等主流模型与国产芯片的适配测试能力

本次,中国信通院在 ITU 立项的 3 项标准,充分考虑大模型对人工智能边端、集群软硬件系统及算子库的能力要求及挑战,对于引导产业发展方向、提升我国在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领域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资讯

中国信通院、北邮与清华联合发布开源“有形”具身智能操作系统

据中国信通院今日披露,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邮电大学与清华大学联合推出了一款面向智能机器人的开箱即用的具身智能操作系统 —— 有形具身智能操作系统,英文名为:Embodied Operating System(简称“EOS”),并已经于近期开源。

中国信通院发布 MaaS 六大标准,解决 AI 模型落地“最后一公里”难题

中国信通院 CAICT 官方公众号昨日(2025 年 1 月 6 日)发布博文,宣布为解决 MaaS 平台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选型困难等问题,推出了 MaaS(Model as a service,模型即服务)系列标准。

思谋发布首个工业大模型开发底座 大模型开发成本直降40%

6月27日,华南工博会现场,思谋科技宣布行业首个工业大模型开发与应用底座SMoreLrMo正式发布。SMoreLrMo是面向工业场景的大模型开发与应用平台,覆盖了应用层面、算法框架、基础设施服务等开发全场景,涉及算力资源调度管理能力、数据自动标注管理能力、应用开发管理能力、算法服务管理能力等人工智能模型全生命周期。今年以来,大模型的火热点燃了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浪潮,也正在引领新一轮工业革命,帮助企业重塑生产及经营各环节以实现提质降本增效。而SMoreLrMo平台的发布,将为大模型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基础,进一步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