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首例:AI 生成图片著作权案获胜,创作者获得赔偿

据长江日报报道,武汉东湖高新区法院审理了一起引人注目的著作权纠纷案,成为了武汉首例涉及人工智能生成图片的维权案件。 该案件的关键在于,王某作为 AI 生成内容的创作者,成功维护了自己的著作权,并获得了4000元的经济赔偿。 事情的起因是王某在小红书平台上发布了一篇关于自己使用 “某 AI” APP 创作的图片作品的笔记。

据长江日报报道,武汉东湖高新区法院审理了一起引人注目的著作权纠纷案,成为了武汉首例涉及人工智能生成图片的维权案件。该案件的关键在于,王某作为 AI 生成内容的创作者,成功维护了自己的著作权,并获得了4000元的经济赔偿。

版权,盗版

事情的起因是王某在小红书平台上发布了一篇关于自己使用 “某 AI” APP 创作的图片作品的笔记。根据统计,这篇笔记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获得了3.5万的点赞、6478次收藏。然而,武汉某科技有限公司在其抖音账号上发布的广告中,未经允许使用了他创作的图片。

王某在庭审中表示,虽然这幅图片是通过 AI 软件生成的,但创作过程中,他需要在脑海中构思画面,通过不断调整关键词和参数来控制生成的效果,这一过程体现了他的智力劳动与创作技巧。法官指出,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作品必须具备独创性,且能够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

经过审理,法院认为王某构思和审美选择在图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因此法院认定王某是该图片的合法作者和著作权人。武汉某科技有限公司则因未经授权使用王某的作品,侵犯了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法院因此判决该公司需要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王某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4000元。判决结果出来后,双方均未提出上诉,案件已生效。

此次判决不仅为王某赢得了应有的权益,也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著作权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参考,明确了符合一定条件的 AI 生成作品同样享有著作权的保护。

划重点:

🌟 AI 生成图片的著作权在武汉首度得到法院认可。  

💰 王某因侵权行为获得4000元赔偿,维护了创作者权益。  

📜 此案为未来 AI 生成内容的版权问题提供了法律参考。

相关资讯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著作权与 AI 之间并不是零和博弈,合作共赢才是最好出路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今日发布《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训练使用数据资源的著作权问题》,文中探讨了由生成式 AI 引发的著作权相关问题,并表示著作权与 AI 之间合作共赢才是最好出路。

小红书 AI 翻译加急上线:网友评论区玩起 Prompt,背后大模型被扒出

网友盛赞“最有用的大模型应用”,小红书 AI 翻译功能上线了!实测发现,实在是太好用了。翻译软件做到的它能做,翻译软件不能做的它也能做。比如一些网络热梗。

「称霸」20年的谷歌翻译,一朝被小红书干沉默了

AI好好用报道编辑:杨文莲花脚皮片、硬气体毛……谷歌翻译闹出的那些国际笑话。 每天都在小红书上找乐子。 因为中外网友语言不通,唠嗑全倚仗谷歌翻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