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超预期成绩单发布!双位数增长,微信收入翻倍!刘炽平:资本支出增长三倍,猛追AI基建,今年将支出千亿投入AI!

出品 | 51CTO技术栈(微信号:blog51cto)3月19日,腾讯公布了2024财年Q4的成绩单。 收入同比增长11%,而利润同比增长90%。 可以说非常亮眼:收入和利润都超出了最高预期,以下是腾讯在2024年第四季度与Refinitiv估计相比的表现:收入:1724亿元人民币(23.9亿美元),预期为168.9亿元。

出品 | 51CTO技术栈(微信号:blog51cto)

3月19日,腾讯公布了2024财年Q4的成绩单。收入同比增长11%,而利润同比增长90%。

可以说非常亮眼:收入和利润都超出了最高预期,以下是腾讯在2024年第四季度与Refinitiv估计相比的表现:

收入:1724亿元人民币(23.9亿美元),预期为168.9亿元。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利润:513亿元,预期为460.3亿元。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受益于AI赋能的广告平台升级、视频号用户参与度提升以及长青游戏的增长,我们2024年第四季取得双位数的收入增长,并持续提升运营效率。”

收入激增的两大功臣

至于背后是哪些板块的业务的功劳?相信大家都想得到,游戏和广告。

腾讯作为数一数二的游戏巨头,仅中国国内游戏收入在第四季度同比增长23%,达到332亿元。腾讯方面表示,这一增长是由于前一年同期的基数较低,以及其一些热门游戏的增长,包括《王者荣耀》和《和平精英》。

国际游戏收入同比增长15%,达到160亿元。在过去几年中,随着国内游戏市场在宏观经济和监管逆风中放缓,腾讯加大了海外游戏(如《绝地求生》手游)的推广力度。

腾讯的营销服务——即其广告业务——在第四季度同比增长17%,达到350亿元。腾讯运营着微信,这是中国最大的消息应用,拥有超过13.8亿的月活跃用户。公司一直在通过视频和搜索等不同的广告产品将这些用户变现。

2025开年,腾讯大模型已经打响

虽然腾讯是世界上最大的游戏公司之一,但这家科技巨头在过去两年中也一直将重点放在成为中国关键的人工智能参与者上,推出了各种AI模型。

刚刚过去的周二和周三,腾讯还推出了其混元3D-2.0模型,该模型可以将文本或图像转化为3D图形。3月11日,腾讯推出了混合架构的混元Transformer-Mamba TurboS模型,引起了业内不小的震动。该模型在数学、推理和对齐性(Alignment)上击败了GPT-4o-0806、DeepSeek-V3以及多个开源模型,同时在知识领域(包括MMLU-Pro基准)也表现出强劲竞争力。此外,其推理成本仅为前代Turbo模型的七分之一,显示出极高的性价比。

腾讯表示,AI正在推动公司内部各种产品的改进。

腾讯表示,其营销服务业务的增长是由“强劲”的广告商需求以及“我们AI驱动的广告基础设施的持续增强”推动的。腾讯的AI模型使其能够为用户提供“更相关的广告推荐”,公司说。

同时,AI云收入在2024年大约翻了一番,腾讯说,尽管它拒绝提供具体的销售数字。

腾讯的云计算业务位于其金融科技和商业服务部门之下,该部门在第四季度同比增长3%,达到561亿元。

至于增长数字不太显眼的原因,腾讯表示,增加用于内部使用的图形处理单元的使用“限制”了可用于外部客户的芯片数量,因此也阻碍了云服务收入的增长。

GPU是训练和使用AI应用所需的关键半导体。腾讯表示,从第四季度开始,它已经“加大”了对GPU的购买,预计“云服务的收入”将因此“加速”。

刘炽平:支出增加三倍多,今年投千亿

腾讯对AI的关注伴随着支出的增加,公司2024年的资本支出总计为768亿元——比2023年的239.8亿元增加了三倍多。腾讯表示,部分支出用于服务器和图形处理单元。

对此,腾讯总裁刘炽平透露,腾讯去年四季度资本支出增加的非常显著,因为腾讯在这一季度购买了更多GPU以满足推理需求。“我们计划在2025年进一步增加资本支出,并预计资本支出将占收入的低两位数百分比。”也就是说,腾讯今年的资本支出很有可能达到千亿级别

腾讯表示,它已经重组了团队,增加的投资将促进增长。

“几个月前,我们重新组织了我们的AI团队,以加强我们对快速产品创新和深度模型研究的关注,增加了与AI相关的资本支出,并增加了我们对AI原生产品的R&D和营销工作,”腾讯在其收益声明中说。

图片图片

“我们相信,这些增加的投资将通过提高我们广告业务的生产力和我们游戏的寿命,以及加速消费者使用我们的AI应用程序和企业采用我们的AI服务的长期价值,产生持续的回报。”

投资者仍在关注腾讯计划如何将其AI投资变现,特别是在其面向消费者的产品上,如微信。

在这方面,腾讯正在与自己的AI模型以及竞争对手的模型合作。该公司拥有自己的内部AI聊天机器人Yuanbao,它基于自己的混元基础模型以及DeepSeek的R1。腾讯还试图将其一些其他产品(包括微信在中国的搜索功能)整合DeepSeek的技术。

腾讯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它已经在内部部署了AI,但“准备通过Yuanbao和微信等产品实现消费者AI互动的突破性增长”。值得一提的是,据悉微信收入在四季度同比增长了一倍多。

写在最后:巨头争夺战在升级

高盛此前如何点评中国人工智能产业——“AI基建看阿里,AI应用看腾讯”,但种种迹象表明:在后DeepSeek时代,阿里也在憋产品的大招,而腾讯也在基建方面快速的追齐和反打。

对于腾讯而言,发力AI不仅能助力其抢夺下一个超级流量入口,还能成为腾讯业务发展的倍增器。这一点已经被证明。

相关资讯

满血o3即将推出,OpenAI的Q1还有硬货!首席产品官:o1 Pro不可能一直傻乎乎地亏钱!今明两年不会推出机器人

出品 | 51CTO技术栈(微信号:blog51cto)前天,OpenAI最大的产品经理,首席产品官Weil刚剧透智能体Q1就发出。 一转头,今天就把Operator推出来了? ?

AI Infra的起飞前夜,跟两位创业者聊了两小时,从DeepSeek的中国朋友圈,到AI基建演进的价值铁律:流量重赏下的勇夫

作者 | 云昭嘉宾 | 黄新平、谭中意出品 | 51CTO技术栈(微信号:blog51cto)“人生不无聊,有太多变化,太多好玩的事情发生。 ”的确,近期围绕DeepSeek的新发布实在太多了,乱花渐欲迷人眼。 从春节期间企业抢先宣布接入DeepSeekR1、继而接入满血版R1,到DeepSeek一体机的出圈,再到国民应用微信的接入,潮潮迭起。

抢疯了,腾讯给大模型人才,定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标准

「21 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二十年前的黎叔语录,现在听来也不过时。这两年,大模型赛道风起云涌。科技公司们全力投入生成式 AI 技术的研发,期待将新的突破整合到自家产品中。OpenAI 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样本,并受到了研究员、工程师和投资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深刻讨论:为什么是 OpenAI?它的成功不只来自于多年的坚持技术探索、投资者不断注入的资金,更重要的是一批顶尖 AI 研究人员的聚集。我们能看到,在 ChatGPT、Sora、GPT-4o 等划时代产品的背后,有一长串名单的核心贡献者,一家科技公司想要持续「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