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体

Meta最新!PARTNR:具身多智能体任务中规划与推理的基准测试框架

本文经自动驾驶之心公众号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出处。 写在前面&出发点本文提出了一个人机协作中的规划与推理任务基准(PARTNR),旨在研究家庭活动中的人机协调。 PARTNR任务展现了日常任务的特点,如空间、时间和异构agent能力约束。

李彦宏:不是要一个“超级应用”,是要打造数百万“超级有用”的应用​

“过去24个月,AI行业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是大模型基本消除了幻觉。 ”11月12日,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百度世界2024大会上,发表了主题为《应用来了》的演讲,发布两大赋能应用的AI技术:检索增强的文生图技术(iRAG)和无代码工具“秒哒”。

玩转「智能体魔方」!清华推出AgentSquare模块化搜索框架,开启AI智能体高速进化时代

优秀基因的演化和重组,是生命体适应环境、永葆活力的自然法则。 AI智能体能否像有机生命一样,实现适应任务环境的高效自我演化? 大模型智能体的快速发展在数学、医疗、个人助手等各领域产生了突破性应用,但依赖专家知识的手工设计方法制约了它们的任务自适应能力。

1000个智能体打造《我的世界》,北大校友35页技术报告揭秘

北大校友打造的1000个智能体「我的世界」,背后原理揭晓了! 团队全新公开35页技术报告,详尽解密AI智能体如何产生专业化分工、社交互动、甚至传播虚拟宗教……其中最精彩的,当数团队整活儿:让牧师NPC引入虚拟宗教,最后发现该宗教在500个智能体(横跨6大城乡)中进行了广泛传播。 据介绍,项目整体由一个名为PIANO的架构提供支持,它核心解决多智能体交互问题,用于确保多个输出流的一致性。

Harrison Chase:独创AI智能体「认知架构」,定制+极简加减法双驱动

七月初,OpenAI 一篇博文让AI智能体的热潮席卷全球,业界对 AI 智能体的兴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首先要搞明白一个问题:AI 智能体和我们熟悉的 AI 助手到底有什么不同? 表面上看,它们似乎都是帮助我们完成任务的工具。

吴恩达:多智能体协作是新关键,软件开发等任务将更高效

招很多智能体来帮我干活。前不久,斯坦福大学教授吴恩达在演讲中提到了智能体的巨大潜力,这也引起了众多讨论。其中,吴恩达谈到基于 GPT-3.5 构建的智能体工作流在应用中表现比 GPT-4 要好。这表明,将目光局限于大模型不一定可取,智能体或许会比其所用的基础模型更加优秀。在软件开发领域,这些智能体展示了其独特的能力,能够高效协作,处理编程中的复杂问题,甚至进行代码自动生成。最新的技术动态显示,AI 智能通在软件开发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还记得 Devin 吗?号称世界第一个 AI 软件工程师的它出场就惊艳到了我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