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GRAPH 2024

两篇论文同时获最佳论文荣誉提名,SIGGRAPH上首个Real-Time Live的中国团队用生成式AI创建3D世界

专注于计算机图形学的全球学术顶会 SIGGRAPH,正在出现新的趋势。在上周举行的 SIGGRAPH 2024 大会上,最佳论文等奖项中,来自上海科技大学 MARS 实验室的团队同时拿到两篇最佳论文荣誉提名,其研究成果亦在快速走向产业化。作者使用生成模型的方法,开启了将想象力直接转化为复杂 3D 模型的新路。                                   拿到最佳论文提名的两篇论文——CLAY 和 DressCode,二者的主题分别是 3D 生成和 3D 服装生成。在 SIGGARPH 的 R

用苹果Vision Pro隔空操控机器人,英伟达:「人机合一」也不难嘛

黄仁勋表示:「AI 的下一波浪潮是机器人,其中最令人兴奋的发展之一是人形机器人。」如今,Project GR00T 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昨日,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在 SIGGRAPH 2024 Keynote 演讲中讲到了其人形机器人通用基础模型「Project GR00T」。该模型在功能上迎来了一系列更新。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助理教授、英伟达高级研究科学家朱玉可发推,在视频中演示了英伟达如何将通用家务机器人大规模仿真训练框架 RoboCasa 和 MimicGen 系统整合到英伟达 Omniverse 平台和 I

加速人形机器人发展,NVIDIA宣布扩展微服务库

今早,在美国丹佛举行的第51届SIGGRAPH图形大会上,NVIDIA宣布,将为全球领先的机器人制造商、AI模型开发者和软件制造商提供一套服务、模型以及计算平台,以开发、训练和构建下一代人形机器人。  NVIDIA带来了适用于OpenUSD语言、几何体、物理学和材质的生成式AI模型与NIM微服务。 这一新服务将加速基于通用场景描述的工作流以及工业数字孪生和机器人的开发。

英伟达摘两篇最佳论文、浙大周昆获时间检验奖,SIGGRAPH 2024奖项出炉

今日,图形学领域最具权威的和影响力的国际顶会 ACM SIGGRAPH 发布了本年度的最佳论文、荣誉提名和时间检验奖。自 50 年前举办第一次会议以来, Technical Papers program 一直是 SIGGRAPH 的核心。众多研究传播和讨论了动画、模拟、成像、几何、建模、渲染、人机交互、触觉、制造、机器人、可视化、音频、光学、编程语言、沉浸式体验和视觉计算机器学习等方面创新学术工作。继 SIGGRAPH 2022 和 SIGGRAPH 2023 之后,SIGGRAPH 2024 继续接收两个综合论文

SIGGRAPH2024|上科大、影眸联合提出DressCode:从文本生成3D服装板片

AIxiv专栏是机器之心发布学术、技术内容的栏目。过去数年,机器之心AIxiv专栏接收报道了2000多篇内容,覆盖全球各大高校与企业的顶级实验室,有效促进了学术交流与传播。如果您有优秀的工作想要分享,欢迎投稿或者联系报道。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生成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和计算机图形学领域最引人注目的话题之一,符合影视、游戏标准的3D生成尤其受产业界关注。在生产流程中,一般品类的3D资产往往通过手工建模或者扫描的方式制作。但作为3D

神笔马良画出三维世界,基于线稿的3D生成编辑方法SketchDream来了

AIxiv专栏是机器之心发布学术、技术内容的栏目。过去数年,机器之心AIxiv专栏接收报道了2000多篇内容,覆盖全球各大高校与企业的顶级实验室,有效促进了学术交流与传播。如果您有优秀的工作想要分享,欢迎投稿或者联系报道。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本论文作者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高林老师及其博士生刘锋林,香港城市大学傅红波老师,卡迪夫大学来煜坤老师。该项研究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