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向英伟达发起挑战的Groq是什么来头?简单科普新型AI芯片LPU
这是一篇关于 LPU 的简单科普。在如今的人工智能领域,「GPU is All You Need」已经逐渐成为共识。没有充足的 GPU,连 OpenAI 都不能轻易升级 ChatGPT。不过最近,GPU 的地位也在经受挑战:一家名为 Groq 的初创公司开发出了一种新的 AI 处理器 ——LPU(Language Processing Unit),其推理速度相较于英伟达 GPU 提高了 10 倍,成本却降低到十分之一。在一项展示中,LPU 以每秒超过 100 个词组的惊人速度执行了开源的大型语言模型 —— 拥有 7
钉钉启动数智校园标杆校计划,联合小冰提供校长数字人
草长莺飞,春意盎然,又是一年开学季。新学期伊始,钉钉启动了“钉钉数智校园标杆校计划”,致力于为学校提供更安全高效的数智化沟通方式,助力学校迈向教育数智化新时代。即日起,在钉钉搜索关键词“钉钉数智校园”,即可报名参加该计划。为更好地让标杆校体验最新AI应用带来的技术变革,钉钉联合小冰公司为标杆校提供校长数字人权益。目前,小冰公司已为杭州市学军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张军林、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数字办常务副主任张云峰等教育管理者定制了数字人,辅助拓展教育教学场景,实现分身有术,打造高质量、有温度的人工智能教育生态。依托小冰框架
登Nature,提前300毫秒预测聚变中等离子体「撕裂」,普林斯顿团队开发AI控制器
JET 托卡马克装置的内部。(英国原子能管理局)编辑 | 紫罗核聚变被称为人造太阳,其原理和为太阳以及其他恒星提供动力的过程相同,被广泛视为清洁能源的圣杯。但科学家们只实现并维持了几秒钟的核聚变能,还有许多障碍,包括高度复杂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实现聚变能的方法有多种,但最常见的是使用氢变体作为输入燃料,并在称为托卡马克的「甜甜圈形」形状的机器中将温度提高到极高水平,以产生等离子体,一种类似汤的物质状态。但等离子体需要受到控制,而且极易「撕裂」,并逃离机器设计用来控制等离子体的强大磁场。近日,普林斯顿大学和普林斯顿等离
阿联酋技术创新研究院启动“Falcon Foundation”,引领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开源运动
基金会将推动知识共享,加速人工智能的民主化,TII承诺3亿美元未来项目资金
AI Infra 往事之异构计算篇:吴韧与他的学生们
2013年9月底,吴韧受百度邀请,以杰出科学家的身份加入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IDL),此时正值他五十知天命的年纪。 吴韧在人工智能领域耕耘多年,当时已是一名顶尖的AI计算科学家。 2012年深度学习崛起前后,多年在AI领域的研究和工作经验让他坚信:这一轮人工智能竞争其实比拼的是计算能力。
物理与 AI 的融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物理耦合图神经网络,提升降水预报技巧
编辑 | ScienceAI大模型时代,纯数据驱动的气象、气候模型效果逐渐追赶甚至赶超数值模式。然而,目前气象、气候大模型也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物理一致性不高、辐散风预报效果不好等等,这些问题限制了对于降水等复杂天气气候现象的预测能力。目前,将物理、大气动力与深度学习模型结合成为提升模型能力,解决目前瓶颈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近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黄刚研究员团队基于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寰)的数据和算力支持,从物理变量耦合关系角度出发,结合图神经网络对多变量进行物理软约束,提升了数值模式的降水预报技巧,在物
未来五年AI如何改变各学科?从LLM到AI蛋白设计、医疗保健......
2019—2023 年《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封面编辑 | X五年前(2019 年 1 月),《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创刊。当然,就人工智能(AI)而言,五年前似乎是一个不同的时代。1 月 24 日,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 杂志在《Anniversary AI reflections》(周年人工智能反思)专题中,再次联系并采访了近期在期刊发表评论和观点文章的作者,请他们从各自所在领域中举例说明人工智能如何改变科学过程
微软和 PNNL 合作研究,AI 发现的新材料可以减少电池中锂的使用
编辑 | X微软和美国能源部下属的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 (PNNL) ,利用人工智能(AI)和超级计算发现了一种全新物质,可以减少电池中锂的使用。科学家表示,这种材料可能会减少高达 70% 的锂用量。自发现以来,这种新材料已被用于为灯泡提供动力。微软研究人员利用人工智能和超级计算机,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将 3200 万种潜在无机材料筛选为 18 种有前途的候选材料——如果使用传统的实验室研究方法,这一筛选过程可能需要二十多年才能完成。从开始到开发出可工作的电池原型的过程用了不到九个月的时间。该团队通过使用先进的人工智
利用可解释AI,发现可扩展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造的工艺动力学
编辑 | 萝卜皮钙钛矿半导体薄膜的大面积加工非常复杂,并且会引起无法解释的质量差异,成为钙钛矿光伏发电商业化的主要障碍。可扩展制造工艺的进步目前仅限于渐进和任意的试错过程。虽然光致发光视频的原位采集有可能揭示薄膜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变化,但数据的高维性很快就超出了人类分析的极限。德国癌症研究中心(German Cancer Research Center)交互式机器学习小组(Interactive Machine Learning Group)、亥姆霍兹成像小组(Helmholtz Imaging)以及德国卡尔斯鲁厄理
个人计算迎变革:联想集团10余款AI PC亮相CES 2024
1月9日,在2024年科技界的首场盛事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联想集团携40多款基于人工智能的全新设备与解决方案亮相,涵盖Yoga™、ThinkBook™、ThinkPad™、ThinkCentre™和Legion™等众多产品系列,为消费者和企业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个人计算体验。其中,10余款AI PC成为CES 2024的焦点,进一步推动联想集团“AI for All,让人工智能惠及每一个人”的愿景走向现实。AI PC爆发元年,产品规模化落地2023年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爆发引起了全球关注,随着其进
大模型深入教育变革:松鼠Ai发布全球首个智适应教育大模型
1月5日,为拓展大模型行业应用落地、助推教育行业升级与创新发展,AIAED智适应教育大模型学术研讨会在昆明举办。作为聚焦新技术、新产品、新平台与新见解的行业盛会,来自政府、高校、企业等各方代表齐聚一堂,就AI大模型的热点技术和垂直教育行业的创新应用展开深入分享与交流。加拿大工程院及加拿大皇家学院院士、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IJCAI理事会前主席、微众银行首席人工智能官香港科技大学杨强教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前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IEEE Fellow王飞跃教授,北京师
安徽,全面瞄准通用人工智能
过去一年人工智能赛道投资人的出差列表里,除了北上深,中部省份安徽的存在感越来越高。走在安徽省合肥市的中安创谷产业园里,这个以 “高科技” 作为自己最新发展标签的地方,过去数年打造了 “空天信息”、“电子信息”、“大健康” 等多个专项产业,所孵化或扶持的一系列高科技公司如中科星图、华米科技、东超科技云集于此。而之后,这座园区里的 AI 公司将会越来越多。在 12 月 23 日举办的 2023 全国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总决赛中, 总共 20 支参赛队伍共同来到安徽,参与这场活动,他们与安徽建立了近距离接触,这之后对
测试大语言模型的生物推理能力,GPT-4、PaLM2等均在测试之列
编辑 | 萝卜皮大型语言模型(LLM)的最新进展,为将通用人工智能 (AGI) 整合到生物研究和教育中提供了新机遇。在最新的研究中,佐治亚大学和梅奥诊所的研究人员评估了几个领先的 LLM(包括 GPT-4、GPT-3.5、PaLM2、Claude2 和 SenseNova)回答概念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这些模型在包含 108 个问题的多项选择考试中进行了测试,涵盖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等生物学主题。在这些模型中,GPT-4 获得了 90 分的最高平均分,并且在不同提示的试验中表现出最大的一致性。结果
成立仅半年,Mistral估值暴涨七倍,开源重塑AI战局
机器之能报道编辑:Sia烧钱的闭源,逆袭的开源。当 LLaMA 被泄露出去、任何人都可以下载时,开源的命运齿轮已经开始转动,并在 Mistral AI 最新一轮融资中达到高潮。七个月前,来自 Meta 和谷歌的研究人员在巴黎成立了 Mistral AI 。短短六个月,这家拥有22名员工的初创企业在最近 A 轮融资中筹集了 4.15 亿美元,估值从 2.6 亿美元狂飙到 20 亿美元,涨了七倍多。同时,公司也低调发布了大模型 Mixtral 8X7B。Mixtral 8x7B 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架构方法——专家混合 (
GPT-4驱动的机器人化学家登Nature,自主设计反应并执行复杂实验
编辑 | X基于 Transformer 的大语言模型(LLM)在自然语言处理、生物、化学和计算机编程等各个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对于在实验室工作的研究人员或那些不熟悉计算机代码的人来说,人工智能方法并不那么容易理解。近日,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团队找到了如何让人工智能系统自学化学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 GPT-4 的智能 Agent(以下简称 Coscientist),用一个简单的语言提示就可以执行整个实验过程。能够自主设计、规划和执行复杂的科学实验。Coscientist 可以设计、编码和执行多种反应,在湿实验中
GPT-5、AlphaFold新版等AI工具值得期待,Nature发布2024年值得关注的科学事件
编辑 | X12 月 18 日,《Nature》发布了 2024 年值得关注的科学事件。值得一提的是,12 月 13 日,《Nature》刚刚发布了 2023 年度十大人物(Nature’s 10),旨在评选出为科学领域做出重要贡献并引起人们对关键问题关注的个人。其中大型语言模型(LLM)ChatGPT,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计算机程序」入选。毋庸置疑,与 2023 年相呼应,包括 ChatGPT 在内的 AI 工具也成为 2024 年值得关注的科学事件。AI 的进步ChatGPT 的兴起对今年的科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
“数智说”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赋能千行百业论坛成功举办
锚定打造人工智能“上海高地”,上海正加速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大模型产业生态。12 月 16 日,数智上海 2023 峰会“数智说”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赋能千行百业论坛成功举办。大模型领域专家学者、头部企业代表汇聚一堂,分享生成式 AI 最新技术进展及在金融、工业、医疗、教育等领域前沿赋能实践,共论大模型最新发展趋势。本论坛由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市杨浦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应用促进中心主办,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
浦江实验室、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汤晓鸥逝世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正式发布讣告:浦江实验室、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汤晓鸥逝世。沉痛悼念汤晓鸥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