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LLM

TOMG-Bench:大语言模型开放域分子生成新基准

编辑 | ScienceAI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新的基准测试——TOMG-Bench,用于评估 LLM 在分子领域的开放域生成能力。 项目主页::: Datasets::、材料科学等领域进步的关键环节。 然而,传统的分子发现方法往往依赖于反复实验和数据分析,效率低下且成本高昂。
2/18/2025 4:25:00 PM
ScienceAI

短短10天,Ilya神秘初创SSI再融10亿美元!仅凭一个主页估值300亿

彭博独家称,Ilya神秘初创SSI即将融资超10亿美元,估值超300亿美元。 图片据介绍,总部位于旧金山的风险投资公司Greenoaks Capital Partners领投,计划投资5亿美元。 Greenoaks同时也是AI明星公司Scale AI和Databricks的投资者。
2/18/2025 8:56:05 AM
新智元

自主式AI崛起是否意味着SaaS的终结?

自主式AI崛起:SaaS的终结?不,是新的开始!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一个名为自主式AI的新星正在冉冉升起,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无限的潜力,让人们对未来充满了遐想。 自主式AI,这种能够独立行动、自主决策的人工智能,正悄然改变着企业的运营模式,预示着软件应用的新纪元即将到来。 要点:动态AI生态系统:软件应用正从静态、单一的模式转变为动态、由AI驱动的生态系统,无缝集成各种业务需求。
2/18/2025 8:22:00 AM
Frank Palermo

Meta首席AI科学家认为当前GenAI和LLM将很快过时

Meta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Yann LeCun表示,目前的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和大型语言模型(LLM)范式可能很快就会过时。 他认为,这些系统需要新的突破来理解物理世界并与之互动。 LeCun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谈到GenAI系统时表示:“没有人会再使用它们,至少不会将其作为人工智能系统的核心组件。
2/17/2025 11:04:27 AM
AI情报室

还在忙NSFC申报?试试DeepSeek R1结合牛津的推理Agent用变分推理生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季,众多科研工作者正在为申报书的撰写绞尽脑汁。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产出一份既专业严谨又富有创新性的申报材料,成为了许多研究者面临的挑战。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DeepSeek R1大模型与牛津大学最新推理Agent框架相结合的智能辅助方案。
2/17/2025 8:35:06 AM
AI修猫Prompt

DeepSeek671B提到的MOE是什么?图解MOE(混合专家模型)

本文仅做记录,图挺形象的。 原文:,你可能会在标题中看到“MoE”这个词。 那么,这个“MoE”到底代表什么?
2/17/2025 3:00:00 AM
Grootendorst

DeepSeek数学大翻车?普林斯顿谷歌锤爆LLM:做题不会推理,全靠死记硬背

破案了! 就在刚刚,来自普林斯顿和谷歌的研究者发现——大模型做数学题,不是靠推理,而是靠从训练集里记下的解题技巧! 论文地址:「未解之谜」一直困扰着不少业内人士:在数学上,LLM到底是学会了举一反三,还是只是学会了背题?
2/14/2025 10:23:00 AM
新智元

本地轻松使用Gemini 2.0 Pro

译者 | 布加迪审校 | 重楼谷歌加大了角逐人工智能领域的筹码,发布了最新的实验模型。 继DeepSeek和OpenAI之后,谷歌宣布推出Gemini 2.0 Flash以及两个新的实验模型:Gemini 2.0 Pro和Gemini 2.0 Flash-Lite。 据谷歌DeepMind团队声称,Gemini 2.0 Pro是其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模型,在编程性能和处理复杂提示方面表现出色。
2/14/2025 8:00:00 AM
布加迪

一文带你看懂开源大模型基石LLaMA核心技术点,DeepSeek/千问等LLM的模型结构基础

LLaMA是目前很多SOTA开源大模型的基础,包括DeepSeek、千问等在内的很多大模型的模型机构大体上都沿用了LLaMA。 因此,LLaMA在模型结构的设计上可以说是目前大模型的一种最佳实践。 这篇文章就给大家汇总一下LLaMA的核心模型结构。
2/14/2025 1:00:00 AM
Fareise

DeepSeek 系列模型详解之——DeepSeek LLM

DeepSeek LLM发布于2024年1月,收集了2万亿个词元用于预训练,在模型层面沿用了LLaMA的架构,并将余弦退火学习率调度器替换为多阶段学习率调度器,便于持续训练。 并从多种来源收集了超过100万个实例进行监督微调(SFT)。 此外,利用直接偏好优化(DPO)技术进一步提升模型的对话能力。
2/13/2025 11:00:30 AM
小喵学AI

近端策略优化(PPO)算法的理论基础与PyTorch代码详解

近端策略优化(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 PPO)算法作为一种高效的策略优化方法,在深度强化学习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 特别是在大语言模型(LLM)的人类反馈强化学习(RLHF)过程中,PPO扮演着核心角色。 本文将深入探讨PPO的基本原理和实现细节。
2/13/2025 10:34:30 AM
Dhanoop Karunakaran

推荐一个企业级知识图谱增强的检索增强生成(RAG)的项目

介绍Microsoft GraphRAG 是一个开源项目,旨在利用 Microsoft Graph 的强大功能构建企业级的知识图谱增强的检索增强生成(RAG)方案。 简单来说,它将企业内部的各种数据源(如邮件、文档、日历、联系人等)通过 Microsoft Graph 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结构化的知识图谱,然后利用这个知识图谱来增强 RAG 系统的检索能力,从而提升大语言模型(LLM)在企业应用中的问答和生成效果。 项目架构GraphRAG 的架构设计清晰且模块化,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核心组件:(1) 数据连接器(Data Connectors):负责从各种企业数据源(如 Microsoft 365 服务,包括 Exchange Online、SharePoint Online、OneDrive、Teams 等)提取数据。
2/13/2025 9:01:03 AM
IT运维技术圈

AI已学会自我复制!复旦新研究:开源LLM克隆成功率最高90%

AI已跨越关键「红线」,实现了自我复制。 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研究中,展示了两种开源的LLM具备自我克隆的能力。 在没有人类帮助的情况下,AI成功实现自我复制,这不仅是它超越人类的关键一步,也是「流氓AI」出现的早期信号。
2/12/2025 10:05:00 AM
新智元

Grok-3意外「走光」,不是推理模型!马斯克:xAI新模型比DeepSeek更好

当OpenAI和谷歌密集发布新AI模型时,马斯克的xAI怎么还没动静? 就在最近,马斯克公开表示称,xAI的新模型很快就要发布了,而且是比DeepSeek更好的那种! 根据公开消息,网友汇总了马斯克、Greg Yang等关于xAI下一代新模型Grok-3的消息。
2/11/2025 9:20:00 AM
新智元

人大刘勇团队「慢思考」机理分析:从雪球误差到正确推理概率

AIxiv专栏是AI在线发布学术、技术内容的栏目。 过去数年,AI在线AIxiv专栏接收报道了2000多篇内容,覆盖全球各大高校与企业的顶级实验室,有效促进了学术交流与传播。 如果您有优秀的工作想要分享,欢迎投稿或者联系报道。
2/10/2025 1:15:00 PM
机器之心

Andrej Karpathy 最新视频盛赞 DeepSeek:R1 正在发现人类思考的逻辑并进行复现

继近日斯坦福李飞飞、Percy Liang 等人推出 S1 后,李飞飞的学生、OpenAI 早期成员与前特斯拉 AI 总监也录制了一期最新长达 3 小时的长视频上传到 YouTube,深入浅出地从神经网络的起源、GPT-2、ChatGPT 到最近 DeepSeek-R1 介绍了 AI 大模型的系列进化:视频链接:,视频讲解十分通俗易懂,即使没有技术背景的观众也能轻松理解! 尤其是在视频的第 2 个小时开始,他对最近爆火的 DeepSeek-R1 论文进行了深入介绍,并直言 DeepSeek R1 在性能方面与 OpenAI 的模型不相上下,它的出现推动了 RL 技术的发展。 除了盛赞 DeepSeek-R1 的技术创新外,Andrej Karpathy 还对纯 RL 的学习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但又指出 RL 非常非常擅长发现一种方法来“欺骗”模型,阻碍了 RLHF 成为专业技术的步伐。
2/7/2025 2:50:00 PM
郑佳美

未来教室的变革:大语言模型LLM会取代老师吗?揭秘教育新纪元

大语言模型(LLM)的发展是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突破,其背后是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快速进步。 从早期的简单问答系统到现在能够理解和生成复杂文本的智能模型,大语言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客服机器人、智能搜索引擎、自动化写作等。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探讨这样一个问题:大语言模型是否将在未来取代老师的角色?
2/7/2025 12:54:57 PM
tune

LLM自主发现发表在Nature上的科学假设?ICLR 2025 论文MOOSE-Chem深度解析

编辑 | ScienceAI人工智能的下一个前沿,不仅是语言、图像,而是科学发现本身。 近年来,人工智能(AI)已经在自然语言处理(NLP)、计算机视觉(CV)等领域取得巨大成功。 但 AI 是否能够帮助科学家发现新的科学理论?
2/6/2025 11:58:00 AM
Science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