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

网信办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征求意见稿)》

感谢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今日发布关于《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其中第四条提到,服务提供者提供的生成合成服务属于《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第十七条第一款情形的,应当按照下列要求对生成合成内容添加显式标识。(一)在文本的起始、末尾、中间适当位置添加文字提示或通用符号提示等标识,或在交互场景界面或文字周边添加显著的提示标识;(二)在音频的起始、末尾或中间适当位置添加语音提示或音频节奏提示等标识,或在交互场景界面中添加显著的提示标识;(三)在图片的适当位置添加显著的提示标识;

工信部:将推出 AI 换脸诈骗风险提醒功能,仅在手机端本地运行

据央视网报道,AI 换脸诈骗检测与预警技术正在测试中。工业和信息化部反诈工作专班专家李坤表示:“我们正在会同行业内的手机终端企业,将推出 AI 换脸诈骗风险提醒功能,这项功能仅在手机端来本地运行,能够有效保护用户数据不泄露。经过用户授权后,可为用户提供 AI 换脸诈骗风险预警提醒。”当用 AI 换了脸的技术人员与记者发起视频通话时,测试手机终端提示“对方疑似假冒身份”。点击检测按钮,经过图像扫描,系统提示“AI 换脸合成概率 93%”。AI在线了解到,AI 换脸主要是使用深度合成技术。《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

准确率达60.8%,浙大基于Transformer的化学逆合成预测模型,登Nature子刊

编辑 | KX逆合成是药物发现和有机合成中的一项关键任务,AI 越来越多地用于加快这一过程。现有 AI 方法性能不尽人意,多样性有限。在实践中,化学反应通常会引起局部分子变化,反应物和产物之间存在很大重叠。受此启发,浙江大学侯廷军团队提出将单步逆合成预测重新定义为分子串编辑任务,迭代细化目标分子串以生成前体化合物。并提出了基于编辑的逆合成模型 EditRetro,该模型可以实现高质量和多样化的预测。大量实验表明,模型在标准基准数据集 USPTO-50 K 上取得了出色的性能,top-1 准确率达到 60.8%。结果

化学逆合成SOTA!上海交大团队提出SMILES对齐技术实现高效逆合成预测

编辑 | ScienceAI逆合成规划在药物研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单步逆合成预测更是这一过程的核心。通过运用Transformer等先进的序列模型,将单步逆合成预测问题转化为从产物SMILES表示到反应物SMILES表示的翻译任务,已经成为一种广泛采用且效果显著的策略。然而,这种方法往往忽略了一个关键点:在反应物和产物之间,存在大量可以被直接利用的相同子结构。对这些子结构利用的不充分限制了模型预测的效率和准确性。2024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金耀辉、许岩岩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Che

自动识别最佳分子,降低合成成本,MIT开发分子设计决策算法框架

编辑 | 紫罗AI 在简化药物发现方面的应用正在爆炸式增长。从数十亿种候选分子中筛选出可能具有开发新药所需特性的分子。需要考虑的变量太多了,从材料价格到出错的风险,即使科学家使用 AI,权衡合成最佳候选分子的成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此,MIT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定量决策算法框架 SPARROW,来自动识别最佳分子候选物,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合成成本,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候选物具有所需特性的可能性。该算法还确定了合成这些分子所需的材料和实验步骤。SPARROW 考虑了一次合成一批分子的成本,因为多个候选分子通常可以从一

国家网信办发布第五批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信息,理想汽车 MindGPT 等 394 个算法在列

感谢国家网信办今日发布公告,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现公开发布第五批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信息。《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具有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的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履行备案和变更、注销备案手续。深度合成服务技术支持者应当参照履行备案和变更、注销备案手续。请尚未履行备案手续的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和技术支持者尽快申请备案。IT之家从《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清单(2024 年 4 月)》文件获悉,本次共有 394 个算法通过备案

比人类同行快六倍,三星开发AI驱动的机器人,自主合成有机分子

编辑 | 紫罗有机化合物合成的自动化对于加速此类化合物的开发至关重要。此外,通过将自主功能与自动化相结合,可以提高开发效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自主合成机器人,被命名为「Synbot」,它利用人工智能 (AI) 和机器人技术的力量来建立最佳的合成配方。给定目标分子,人工智能首先规划合成途径并定义反应条件。然后,它利用实验机器人的反馈迭代地完善这些计划,逐渐优化配方。通过成功确定三种有机化合物的合成配方,验证了系统性能,其转化率优于现有

比人类同行快六倍,三星电子开发 AI 驱动的机器人化学家,自主合成有机分子

编辑 | 紫罗有机化合物合成的自动化对于加速此类化合物的开发至关重要。此外,通过将自主功能与自动化相结合,可以提高开发效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自主合成机器人,被命名为「Synbot」,它利用人工智能 (AI) 和机器人技术的力量来建立最佳的合成配方。给定目标分子,人工智能首先规划合成途径并定义反应条件。然后,它利用实验机器人的反馈迭代地完善这些计划,逐渐优化配方。通过成功确定三种有机化合物的合成配方,验证了系统性能,其转化率优于现有

微软NaturalSpeech 2来了,基于扩散模型的语音合成

文本到语音合成(Text to Speech,TTS)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 或 AIGC)的重要课题,在近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多年来,微软亚洲研究院机器学习组和微软 Azure 语音团队持续关注语音合成领域的研究与相关产品的研发。为了合成既自然又高质量的人类语音,NaturalSpeech 研究项目()应运而生。NaturalSpeech 的研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第一阶段,在单个说话人上取得媲美人类的语音质量。为此,研究团队在2022年推出了 NaturalSpeech 1,在 LJS

使用魔搭开发自己的语音AI:从入门到精通

语音AI是最早从实验室走向应用的AI技术,其发展史就是不断创新、解锁应用的历史,从1995年 Dragon Dictate的桌面孤立词语音识别,到2011年苹果的手机语音助手SIRI,再到当下百花齐放的各种智能语音应用。由于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各大云计算厂商以API形式提供的语音AI能力,目前开发者已能便捷使用语音AI去搭建应用。但API也存在局限性,不少开发者希望获得更多、更底层的把控力,希望对API背后AI模型有更深入的了解;不只是开发应用,还可以开发模型;不只是调用API接口,还可以通过对模型的训练或微调(f

产业实践推动科技创新,京东科技集团3篇论文入选ICASSP 2021

ICASSP 2021将于2021年6月6日-11日在加拿大多伦多拉开序幕,凭借在语音技术领域的扎实积累和前沿创新,京东科技集团的3篇论文已经被 ICASSP 2021接收。

NUS研究团队开发自动化药物生产新技术,「自动化多步合成」成可能

发现和开发用于治疗的新型小分子化合物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适合药物小分子的自动化生产方法,为传统化学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方法可能用于通常通过手动工艺生产的分子,从而减少所需的人力。取得这一技术突破的研究小组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Wu Jie 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和生物分子工程系副教授Saif A. Khan领导。Liu Chenguang博士(左)和Wu Jie助理教授(右)。(来源:NUS)NUS团队演示了用于癌症治疗的药物分子prexersatib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