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
超强DNA大模型「GENERator」问世!解锁生命密码设计新范式
编辑 | ScienceAI在基因组学研究领域,DNA 序列的解码与预测一直是科学家们面临的核心挑战。 随着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获取海量基因组数据,但如何高效解读这些复杂的遗传信息,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近年来,大语言模型(LLMs)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成功,为生物序列分析带来了新的契机。
2/17/2025 10:11:00 AM
ScienceAI
斯坦福伯克利重磅发现DNA Scaling Law,Evo荣登Science封面!AI设计DNA/RNA/蛋白质再突破
Is DNA all you need? AI可以实现从分子到基因组尺度的预测和生成任务了! 图片就在刚刚,这项研究登上了Science封面。
11/15/2024 1:42:25 PM
新智元
登Science封面!基因组基础模型Evo重磅发布,AI解码分子、DNA、RNA和蛋白质
编辑 | X_XChatGPT 可以写小说、编写计算机代码、给出食谱,它的硅片上包含了互联网上的大部分信息。 如果它能对 DNA 做同样的事情会怎么样? 今天,刊登在《Science》封面上一项最新研究,美国 Arc 研究所(Arc Institute)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机器学习模型「Evo」,其能够以无与伦比的准确性解码和设计从分子到基因组规模的 DNA、RNA 和蛋白质序列。
11/15/2024 12:05:00 PM
ScienceAI
湖畔实验室AI加速棉花品种改良:解析近3亿DNA甲基化数据,找到43个关键基因
棉花产量与纤维品质如何受到DNA甲基化调控? 在AI的帮助下,中国棉花育种专家成功破译这一“密码本”,并从中找出有望改良棉花品种的关键基因位点。 近日,由浙江大学棉花精准育种团队、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和湖畔实验室(阿里巴巴达摩院)智慧育种团队组成的联合科研团队,综合运用遗传学、生物大数据和AI技术,构建了涵盖207个品种的棉花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图谱,鉴定2.87亿个单甲基化多态性(SMP)位点,规模为目前所有作物之最。
10/24/2024 10:52:00 AM
新闻助手
1.8B参数,阿里云首个联合DNA、RNA、蛋白质的生物大模型,涵盖16.9W物种
编辑 | 萝卜皮不久之前,Google DeepMind 发布了 AlphaFold3,再次引发了人们对「AI 生命科学」的讨论。在学界,科学家的目标往往是先认识世界,然后在认识的基础上改造世界。但是在生命科学领域,人类对整个生命的理解与认识还如九牛一毛、冰山一角;建立对生命系统的多维度深刻认识是当前人类研究的重要一步,AI 是达成这一步的重要工具。近期,阿里云飞天实验室发布并开源了业界首个联合 DNA、RNA、蛋白质的生物大模型「LucaOne」。这是一种新型预训练基础模型,旨在综合学习遗传和蛋白质组语言,涵
6/4/2024 3:32:00 PM
ScienceAI
70 亿参数训练,从DNA、RNA、蛋白质到全基因组,生物学通用大模型新标杆
编辑 | 萝卜皮基因组是完整编码 DNA、RNA 和蛋白质的序列,这些序列协调整个生物体的功能。机器学习的进步与全基因组的海量数据集相结合,可以实现生物基础模型,加速复杂分子相互作用的机械理解和生成设计。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和 Arc Institute 的研究人员开发了 Evo,这是一种基因组基础模型,可进行多模态和多尺度学习,能完成从分子到基因组规模的预测和生成任务。使用基于深度信号处理进步的架构,该团队将 Evo 扩展到 70 亿参数,单核苷酸字节分辨率的上下文长度为 131
3/1/2024 10:17:00 AM
ScienceAI
只需一行代码,即可轻松驱散基因组分析中DNN产生的数字噪音
编辑 | 白菜叶人工智能已经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它可以是 ChatGPT,也可以是人工智能生成的比萨饼和啤酒广告。虽然我们不能相信人工智能是完美的,但事实证明,有些时候我们根本无法相信人工智能。冷泉港实验室(CSHL)西蒙斯定量生物学中心的助理教授 Peter Koo 发现,在分析 DNA 时,使用流行的计算工具来解释 AI 预测的科学家会收集到太多的「噪音」或额外信息。他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他的团队确定了一个以前被忽视的归因噪声源,该噪声源源于深度神经网络(DNN)如何处理单热编码 DNA。研究人员证明这种
6/9/2023 1:30:00 PM
ScienceAI
晚上就应该睡觉?新的机器学习技术探索昼夜节律
编辑 | 雪松昼夜节律,如睡眠-觉醒周期,是大多数生物与生俱来的,对地球上的生命至关重要。昼夜时钟在 24 小时日夜周期中协调生物的各项生理变化,会间接影响我们人类的体能水平、健康程度、生存能力。同样,将新陈代谢与日出落日同步等情况也存在于植物中,准确的生物钟有助于调节开花。了解昼夜节律,于植物而言,有助于提高植物的生长和产量;于人类而言,则有可能揭示出治疗疾病的新途径。IBM欧洲研究所与厄尔汉姆研究所的合作团队,描述了一系列基于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进行更具成本效益的分析并深入了解
9/22/2021 11:40:00 AM
ScienceAI
- 1
资讯热榜
上海AI实验室开源InternVL3系列多模态大型语言模型
「交交」媲美GPT-4o!上海交大推出口语对话情感大模型,首个纯学术界自研!
Haisnap横空出世,小白用户也能轻松打造AI应用
kimi开源视觉语言模型 Kimi-VL 与 Kimi-VL-Thinking,多项基准超越 GPT-4o
本地部署DeepSeek+DiFy平台构建智能体应用
韩国初创公司 RLWRLD 获 1480 万美元融资,致力于机器人基础模型开发
ChatGPT重磅更新:新增图像库功能,可查看自己用GPT生成的所有图片
击败DeepSeek-R1!豆包新推理模型仅用前者参数量1/3!还将开源两个基准,瞄准通用推理能力!
标签云
人工智能
OpenAI
AIGC
AI
ChatGPT
DeepSeek
AI绘画
数据
机器人
谷歌
模型
大模型
Midjourney
智能
用户
学习
开源
GPT
微软
Meta
AI创作
图像
技术
论文
Stable Diffusion
马斯克
Gemini
算法
蛋白质
生成式
芯片
代码
英伟达
神经网络
腾讯
计算
研究
Sora
AI for Science
3D
Anthropic
AI设计
机器学习
GPU
开发者
场景
华为
预测
伟达
Transformer
百度
苹果
深度学习
AI视频
模态
人形机器人
驾驶
xAI
文本
搜索
字节跳动
大语言模型
Copilot
Claude
具身智能
神器推荐
LLaMA
算力
安全
应用
视频生成
科技
视觉
亚马逊
干货合集
2024
AGI
特斯拉
DeepMind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