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点评中国AI“四剑客”,每家都媲美DeepSeek

春节期间,DeepSeek 一跃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它以仅约十分之一的超低训练成本,成功推出了性能与OpenAI o1近乎相当的开源模型,对全球科技领域带来巨大冲击,先后引发美国科技股的大幅下跌,以及硅谷科技巨头和各国政要的纷纷回应,如今全球各大芯片厂商和智算云服务厂商更是积极响应、跟进适配。 半个月来,DeepSeek相关话题热度居高不下,热搜频频,已成为全球科技、经济乃至政治领域的重要话题。

春节期间,DeepSeek 一跃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它以仅约十分之一的超低训练成本,成功推出了性能与OpenAI o1近乎相当的开源模型,对全球科技领域带来巨大冲击,先后引发美国科技股的大幅下跌,以及硅谷科技巨头和各国政要的纷纷回应,如今全球各大芯片厂商和智算云服务厂商更是积极响应、跟进适配。半个月来,DeepSeek相关话题热度居高不下,热搜频频,已成为全球科技、经济乃至政治领域的重要话题。

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中国科技企业正凭借独特的创新路径,深度参与这场意义深远的变革当中。业界评论普遍认为,DeepSeek的最大特点在于其作为开源模型,通过在模型架构、工程设计上的大量创新,实现了极致的效率提升,以更少的数据量和算力需求,达到了比肩全球领先闭源模型的性能表现,大幅降低了业界的开发成本和应用门槛,甚至改变了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思路。

DeepSeek 的成功,也将更多优秀的中国 AI 企业推向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近日,由麻省理工学院全资拥有的科技商业化智库《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刊发了一篇题为《关注DeepSeek之外的四家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的报道,指出阶跃星辰(Stepfun)、面壁智能(ModelBest)、智谱AI(Zhipu)、无问芯穹(Infinigence AI)四家企业同样展现出不逊于DeepSeek的技术实力与全球竞争力。

图形用户界面, 文本, 网站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于1899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刊,是世界上最权威的科技商业媒体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技术杂志及影响力最大的科技商业化智库之一,其每年发布的 “十大突破性技术”榜单,更被视为全球科技发展的权威指南。

获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点名的这四家备受瞩目的AI新锐中,首先是成立于2023 年4月,由前微软高级副总裁姜大昕创立的阶跃星辰。报道认为,虽然阶跃星辰起步相对较晚,但其凭借着一系列基础模型的成功,迅速崭露头角。去年,阶跃星辰已经发布了11款基础AI模型,涵盖了语言、视觉、视频、音频以及多模态系统等多个领域,其大型语言模型Step-2参数超1万亿,在第三方基准测试网站LiveBench上,仅次于ChatGPT、DeepSeek、Claude和Gemini的模型。

面壁智能由清华大学知名研究团队于2022年共同创立。报道指出,面壁智能专注于效率提升,顺应端侧模型发展趋势,推出了MiniCPM系列模型,被形象地称为“小钢炮”。该系列模型专为智能手机、个人电脑、汽车系统、智能家居设备乃至机器人等终端设备的实时处理设计,其最新的MiniCPM 3.0 仅有40 亿参数,但在多个基准测试中,性能与GPT-3.5不相上下;另一款模型MiniCPM-o 2.6,在平板电脑上实现了GPT-4o级别的效果。

同样源于清华大学的智谱 AI,已发展成为一家与政府、学术界联系紧密的企业。智谱AI既专注于基础模型研发,也基于模型开发了对话模型ChatGLM和视频生成工具清影(Ying)等一系列AI产品。其最先进的大语言模型 GLM-4-Plus 通过高质量合成数据训练,降低成本的同时,还实现了与GPT-4相媲美的性能表现;视觉模型 GLM-4V-Plus则在赋予AI更多“智能体”能力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同样是清华系的初创企业无问芯穹,虽然仅仅成立不满两年,但却已经吸引了近10亿元(1.4亿美元)的融资,并被誉为“中国CoreWeave”。报道指出,该公司专注于AI基础设施领域而非模型开发,其核心竞争力在于通过“多元异构、软硬协同”的核心技术,打造连接“M种模型”和“N种芯片”的“MxN”AI基础设施新范式,实现多种大模型算法在多元芯片上的高效协同部署,相当于将来自不同品牌的芯片整合在一起形成“异构计算集群”来执行各类AI任务。无问芯穹推出的Infini-AI异构云平台基于多元芯片算力底座,向大模型开发者提供极致性价比的高性能算力和原生工具链,为大模型从开发到部署的全生命流程降本增效,同时其大规模模型的异构分布式混合训练系统HETHUB,可将AI模型训练时长压缩30%,进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效解决方案。

从DeepSeek到四大新锐,中国AI企业正以独特的发展路径重塑全球AI的竞争格局。凭借在原创技术和工程层面实现突破,进而以更高的创新效率,快速追赶国际巨头、构建全新商业模式,乃至树立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新标准,正是这些中国创新企业的共同特质。随着越来越多中国AI企业在全球舞台上崭露头角,不仅将成为推动中国 AI 产业稳健前行的关键力量,更将为全球AI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引领人工智能产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相关资讯

Alluxio宣布获得新一轮5000万美元融资

新设中国区总部,开启全球扩张新征程

《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发布

据新华社报道,7 月 4 日,2024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发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下称《宣言》)。《宣言》提到,倡导开放与共享的精神,推动全球人工智能研究资源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合作平台,促进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推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公平分配,避免技术壁垒,共同提升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2024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4)于 7 月 4 日至 6 日在上海举办,本次大会主题为“以共商促共享、以善治促善智”,由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网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全体会议在上海举办,推动智能向善造福全人类

2024年7月4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全体会议在上海世博中心举办。联合国以及各国政府代表、专业国际组织代表,全球知名专家、企业家、投资家10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围绕“以共商促共享,以善治促善智”的大会主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多元交融的全球议题人工智能是人类发展新领域,其快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带来了未知风险和复杂挑战。本届大会全体会议直面人工智能治理这一全球性议程,聚焦发展、安全、治理,开展了一系列国际性、跨领域、多视角的深入研讨。清华大学苏世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