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飞猪推出 AI 行程助手:在线旅游行业首个融合多模型智能产品

作者:AI在线
2025-03-04 04:34
阿里巴巴旗下领先在线旅游平台飞猪宣布,将于3月5日正式推出在线旅游行业首个融合多个大模型的 AI 产品——“AI 行程助手”。 这一创新产品集成了 DeepSeek-R1和阿里云通义千问旗下主力模型的强大能力,旨在以秒级响应速度为用户提供高度个性化的旅行方案。 此消息一经发布,便在 X 上引发热烈讨论,被视为 AI 技术在旅游行业落地的新里程碑。

阿里巴巴旗下领先在线旅游平台飞猪宣布,将于3月5日正式推出在线旅游行业首个融合多个大模型的 AI 产品——“AI 行程助手”。这一创新产品集成了 DeepSeek-R1和阿里云通义千问旗下主力模型的强大能力,旨在以秒级响应速度为用户提供高度个性化的旅行方案。此消息一经发布,便在 X 上引发热烈讨论,被视为 AI 技术在旅游行业落地的新里程碑。

飞猪

AI 行程助手:多模型融合的智能突破

飞猪介绍,“AI 行程助手”将于3月5日上线,融合了DeepSeek-R1的推理能力和阿里云通义千问的多语言理解与生成技术。该产品能够根据用户的旅行偏好、预算、时间等需求,迅速生成定制化行程规划。X 用户 @op7418在3月4日发帖称:“飞猪要搞大事了!AI 行程助手结合 DeepSeek-R1和通义千问,秒级响应个性化旅行方案,4月前还会密集更新,太期待了!”

据飞猪透露,该助手不仅能处理简单的行程查询,还能应对复杂需求,例如“五天深度游西安,探索历史遗迹和地方美食”或“预算5000元的欧洲自驾游”。其背后依托 DeepSeek-R1的高效推理和通义千问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确保输出的方案既实用又贴合用户意图。

用户期待与行业意义

X 社区对这一产品的反应极为积极。@techbite 在3月4日评论道:“飞猪的 AI 行程助手如果真能秒级生成个性化方案,旅游规划要被彻底颠覆了!”另一位用户 @zhangjintao9020表示:“DeepSeek-R1的推理加上通义千问的语言能力,这组合听起来就很强,期待上线后的表现。”不少用户还将这一产品与现有旅游规划工具对比,认为其多模型融合和快速响应的特点有望树立行业新标杆。

飞猪方面表示,“AI 行程助手”将在4月前迎来密集更新,计划优化多语言支持、实时数据整合(如天气、交通状况)以及更丰富的行程推荐选项。这一快速迭代策略显示了飞猪在 AI 驱动旅游服务上的雄心,也呼应了其母公司阿里巴巴在智能技术领域的持续投入。

背景与竞争态势

此次发布正值 AI 技术在旅游行业加速渗透之际。此前,DeepSeek-R1已因其低成本和高性能引发关注,而阿里云通义千问也在多场景应用中展现了竞争力。飞猪作为阿里巴巴生态的重要一环,此次推出“AI 行程助手”不仅利用了集团内部的技术优势,还通过整合外部领先模型,展现了开放合作的姿态。

与此同时,旅游行业的智能化竞争也在升温。其他平台如携程和马蜂窝已尝试通过 AI 提升推荐系统,但飞猪此次多模型融合的尝试被认为是更进一步的创新。业内人士分析,这一产品或将推动在线旅游服务从传统算法推荐向智能化、个性化的全面转型。

飞猪将于3月5日推出的“AI 行程助手”以其多模型融合、秒级响应和个性化方案的特点,预示着 AI 在旅游规划中的全新可能性。从 X 上的热烈反响来看,用户对这一产品的期待已达到高峰。随着4月前密集更新的临近,飞猪不仅为在线旅游行业树立了新标杆,也为 AI 技术的广泛应用增添了生动注脚。明天,这一未来感十足的助手就将与全球用户见面,其实际表现值得拭目以待。

相关标签:

相关资讯

​飞猪首度公布AI成果:在线客服效率激增54%,商家发品人效翻倍

近日,在线旅游服务平台飞猪首次披露了其在人工智能(AI)领域的探索进展。 根据飞猪的最新数据显示,该平台在技术开发中的 AI 辅助编码渗透率已达到70%。 同时,所有酒店商务拓展人员也已100% 配备了辅助商务智能体,这为业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31/2025 10:21:00 AM
AI在线

大模型成私人导游:一键规划 Citywalk,港大 MIT 联合出品

现在,大模型可以做私人导游,为你规划 Citywalk 路线了 ——港大 MIT 等单位联合推出 ITINERA,将 LLM 与空间优化相结合,实现个性化的开放域城市行程规划。举个栗子,用户输入“给我规划一条包含‘巨富长’、以静安寺为终点的 citywalk 路线”。ITINERA 系统立马生成了一条包含若干地点的路线,并提供了相应的介绍文本。甚至“适合情侣一起去的酒吧”“二次元圣地”“途经网红打卡点”这样的个性化需求,ITINERA 也可以理解和满足。单看可能没感觉,咱们直接对比 ITINERA(左侧)和 GPT
8/2/2024 1:24:19 PM
汪淼

论文读得慢,可能是工具的锅,一手实测科研专用版「DeepSeek」

「未来,99% 的 attention 将是大模型 attention,而不是人类 attention。 」这是 AI 大牛 Andrej Karpathy 前段时间的一个预言。 这里的「attention」可以理解为对内容的需求、处理和分析。
4/7/2025 1:30:00 PM
机器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