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特斯拉聘请「动捕师」训练人形机器人Optimus,时薪最高48美元

具身智能的数据从这里来。明天,一年一度的世界机器人大会又将拉开序幕!最近,国内很多机器人公司都发布了新产品,比如稚晖君「智元机器人」公司的第二代人形机器人、星尘智能发布的新一代 AI 机器人助理 Astribot S1。在国外,特斯拉在其人形机器人 Optimus 训练方面也有了新的消息。该公司正在招募人员穿上动作捕捉服来模仿预期动作,以获得所需的大量机器人训练数据。特斯拉在其招聘网站上将此类人员定义为「数据采集操作员」,主要目标是采集数据、协助处理工程请求以及报告设备反馈。据了解,该职位的时薪最高可达 48 美元

AI“炙烤”美国数据中心,用水、用电量飙升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本周一公布的最新报告,美国供电公司和发电厂 2024 年上半年(1-6 月)新增公用事业级发电能力 20.2 吉瓦(GW),增幅创下自 2003 年以来同期新高。用电彭博社报道指出美国供电公司为了满足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发展需求,不断提高其发电能力。报道指出继今年上半年的新增发电量比 2023 年同期高出 21%,预计到今年年底将增加一倍多,达到 42.6 吉瓦。EIA 预估在今年剩余时间里,太阳能发电占据年度新增装机规划中占据核心地位,将占计划发电量的近 60%。据该机构称,新项目将让今

首批万人测试已招满,OpenAI 关闭 SearchGPT 候补名单

OpenAI 公司已经关闭 SearchGPT 候选名单,仅邀请 10000 人参与测试,并已经开始向未被选中参与测试的用户发送通知邮件。AI在线于 7 月也同样提交了候选申请,于 8 月 17 日收到来自 OpenAI 的邮件,表示感谢报名参加 SearchGPT,目前无法发出邀请,后续会进一步扩大邀请测试规模。SearchGPT 目前仅向少量用户开放,官方介绍为:“全新搜索功能原型,利用我们人工智能模型的优势,为您提供清晰、相关的快速答案”。SearchGPT 可以让用户用自然语言提问,并获得详细、易懂的答案,

AI从头设计蛋白质「开关」,蛋白质设计的惊人突破,David Baker研究登Nature

编辑 | KX在生活中,打开一盏灯,或者调节灯光很简单。但实现类似生物分子功能控制的系统却很复杂,而且人们对此了解甚少。在生物学中,蛋白质功能以复杂的方式开启和关闭,变构调节是其中一种重要的生物学调节机制,对于健康的新陈代谢和细胞信号传导至关重要,但在合成蛋白质系统中,创建变构现象一直存在重大挑战。近日,华盛顿大学 David Baker 团队,设计出了能够通过变构控制,可靠而准确地在组装和拆卸之间转换的蛋白质。研究人员利用 AI 设计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蛋白质,设计了多种动态蛋白质排列。David Baker 说:

亚马逊 8000 万美元收购边缘 AI 推理软硬件企业 Perceive 大部分资产

据娱乐技术企业 Xperi 当地时间本月 14 日向美国 SEC 提交的 Form 8-K 文件,Amazon.com Services LLC 将以 8000 万美元(AI在线备注:当前约 5.71 亿元人民币)买下 Xperi 子公司 Perceive 的大部分资产和某些负债。Amazon.com Services LLC 即亚马逊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是亚马逊集团的核心企业之一。而 Perceive 是一家专注于边缘 AI 推理软硬件的公司。▲ 亚马逊 Echo Studio 智能音箱Xperi 首席执行官 Jo

Demis Hassabis:人类的未来是实现 AGI 自由的未来

DeepMind的创始人Demis Hassabis加入AI行业大辩论来分享新观点了。 随着AI技术的突飞猛进,行内人对AI的看法也越来越多样复杂。 前有马斯克四处宣扬“AI可能使人类灭亡”,后有Andrew Ng嗤之以鼻“担心超级智能AI的人就像是在担心火星人口太多”,还有奥特曼坚持“加速AI研发才能解决全球挑战”,李飞飞反复强调“必须确保AI为人服务”。

亚马逊 8000 万美元收购 Perceive AI;昆仑万维发布首个 AI 短剧平台;百川智能成立新公司丨AI情报局

今日融资快报AMD以49亿美元收购服务器制造商ZT Systems据报道,AMD已同意以49亿美元现金和股票交易收购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集团ZT Systems,此举延续了该芯片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势头,旨在挑战市场领导者 Nvidia。 这家总部位于加州的集团表示,此次收购将有助于加速其 Instinct 系列 AI 数据中心芯片的采用,该系列芯片将与Nvidia流行的图形处理单元进行竞争。 亚马逊斥资8000万美元收购Xperi子公司Perceive AIPerceive是一家芯片制造商和AI模型压缩服务商,专注于为边缘设备提供大型人工智能模型的边缘推理解决方案,这些设备通常位于网络边缘,拥有有限的功率、处理能力、连接性和存储空间。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AI 大模型仍需“大力出奇迹”、提升算力枢纽利用率

据中新社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 19 日在 2024 北京人工智能生态大会上表示,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的引擎,大模型的发展仍然需要“大力出奇迹”,多措并举提升对物理世界的模拟能力。算力、数据等是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要素。据AI在线此前报道,中国信通院 7 月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全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已超过 810 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到 230EFLOPS,位居全球第二。邬贺铨院士指出,中国已建的算力枢纽的利用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通过集约优化可解决目前对算力的需求。中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海量

特斯拉为 Optimus 人形机器人招募“人类老师”:高薪重体力活

特斯拉正在招募大量人员,通过穿戴动作捕捉设备模仿机器人所需动作来训练其人形机器人 Optimus。这个被特斯拉称为“数据采集员”的职位时薪高达 48 美元(AI在线备注:当前约 344 元人民币),要求员工每天步行超过 7 小时,携带重达 30 磅(约 13.61 千克)的设备,并长时间佩戴 VR 头显。为了与预计身高为 5 英尺 8 英寸(约 1.72 米)的 Optimus 身形相近,应聘者身高需在 5 英尺 7 英寸(约 1.7 米)到 5 英尺 11 英寸(约 1.8 米)之间。特斯拉官方 Optimus

Flux.1 生态最新梳理!新增 4 款新模型,支持 Controlnet 和 Lora (附模型/工作流文件)

大家好我是花生~ 绘画模型 Flux.1 自推出后,以其超强的图像生成能力迅速受到广泛关注,一跃成为新一代的 AI 文生图模型标杆。 虽然 Flux.1 dev / schnell 模型开源还不到 1 个月,但围绕其进行的生态建设却发展迅猛:目前已经出现了至少 4 种不同的模型版本和几百款 checkpoint 、lora 模型,配套的 controlnet 模型也已经上线,各种基于 flux 的文生图、图生图、高清放大、局部重绘、面部修复工作流也投入了使用,让人惊叹于开源社区强大的生命力。生态能发展完善肯定是好事

人形机器人加入新玩家?消息称地平线公司组建约 50 人具身智能团队

据“晚点 LatePost”报道,自动驾驶计算方案公司地平线已组建了一个约 50 人的具身智能团队,负责人为地平线副总裁、前软件平台产品线总裁余轶南。报道称,余轶南 2015 年加入地平线,是地平线最早创始人团队之一,曾任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科学家,是百度-清华联合培养博士,其导师就是地平线创始人、CEO 余凯。该团队主要负责人还有地平线原智能驾驶感知研发部负责人苏治中,他于 2017 年加入地平线,曾是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IDL)的初始成员之一。余轶南和苏治中为平级,向余凯汇报。AI在线从公开资料获悉,具身智能是人

阿里通义千问宣布启用新域名“tongyi.ai”,网页版聊天新增深度搜索功能

感谢阿里大语言模型“通义千问”今日宣布启用新域名“tongyi.ai”,并带来多项新功能。AI在线整理如下:网页版聊天新增深度搜索功能:支持更多内容源索引,搜索结果更加深度、专业和结构化,数字角标悬浮显示来源网页。App 图片微动效支持多尺寸图片:进入通义 App 频道页,选择「图片微动效」,需要上传一张图片,即可生成与画面匹配的音效及微动视频效果。App 自定义唱演支持 3:4 画幅(原先 1:1):音频的上传逻辑进行调整,将时长由 120S 提高到 300S。阿里云在 8 月 8 日的万网焕新发布会上宣布,域名

AI在用 | AI卷起「穷鬼健身」,15天涨粉上万

机器之能报道编辑:杨文以大模型、AIGC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浪潮已经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生活及工作方式,但绝大部分人依然不知道该如何使用。因此,我们推出了「AI在用」专栏,通过直观、有趣且简洁的人工智能使用案例,来具体介绍AI使用方法,并激发大家思考。我们也欢迎读者投稿亲自实践的创新型用例。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日本国民女神天海佑希有句名言:男人会背叛你,但肌肉不会。网友纷纷评论:女王发言、人间清醒……视频链接:,健身圈也卷到不行。什么直角肩、马甲线、双开门…… 为了练出好身材,年轻人们拼了

昆仑万维推出全球首款 AI 短剧平台 SkyReels,「一人一剧」时代来临

8月19日,昆仑万维发布全球首个集成视频大模型与3D大模型的AI短剧平台SkyReels。SkyReels平台集剧本生成、角色定制、分镜、剧情、对白/BGM及影片合成于一体,让创作者一键成剧,轻松制作高质量AI视频。这是一个2分半时长的短剧作品。「 我们应该放下固化和抵抗的思维,拥抱这个碎片化信息时代。」 2023 年 12 月初,导演黄建新在北京电影学院北影大讲堂上感慨,比起电影,竖屏短剧兴起才真正形成了全球输出。 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的单集时长、强烈的娱乐性和快节奏剧情,频繁踩中用户「爽点」,短短三年(到 2023

国内首个UI大模型出炉!Motiff妙多大模型打造设计师最佳助手、优化UI设计工作流

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可能超乎你的想象。自GPT-4将多模态技术引入公众视野以来,多模态大模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逐渐从单纯的模型研发转向垂直领域的探索和应用,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在界面交互领域,谷歌、苹果等国际科技巨头纷纷投入UI多模态大模型研发,这被视为手机AI革命的必经之路。在此背景下,国内首个UI大模型横空出世。8月17日,在IXDC2024国际体验设计大会上,AI时代设计工具Motiff妙多推出了其自主研发的UI多模态大模型——Motiff妙多大模型。这是全球首个由UI设计工具企业研发的大模型,标志着中国UI设

Consensus CEO 回应阿尔特曼“碾压”初创言论:从“套壳”开始也能做出伟大产品

OpenAI 就像是悬在 AI 初创公司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可这在多大程度上是真实的,亦或是阿尔特曼的自我标榜?这篇文章击碎了科技巨头的滤镜,并试图为套壳 GPT 正名。这个时代的 AI 创业者最担心的一件事,莫过于自己的产品遭遇上「正规军」的突袭;最怕听到的一句话,恐怕是「你这个是套壳应用吧」。好一点的创业公司,等待着被收购,比如前段时间卖身谷歌的 Character.ai。运气没那么好的,则纷纷死在了 OpenAI 等 AI 巨头产品发布会的前夜,徒留下一句保命箴言警示后来者 ——不要去做巨头迟早会做的事情,

麦当劳请了 11 个 AI 美女为薯条打 Call,引来近千万观看

麦当劳用 AI 制作的宣传片火了!仅在推特一个平台,这段 16 秒的视频就获得了近千万的浏览量,而且一直在增长。先来看效果:这则广告内容是关于日本麦当劳即将举行的薯条优惠活动,作者是知名 AI 艺术家 Kaku Drop 架空飴(AI在线备注读音:yí 或 sì)。作者和麦当劳都没交代具体用的是哪款 AI 工具,但这段宣传片被 Luma 的账号转发了。这个 Luma 就是爆火的“Sora 竞品”模型 Dream Machine 的出品公司,由前苹果工程师 Amit Jain 创立,还获得过英伟达的投资。有网友看到之

ChatGPT 成 8 岁娃“导师”,各国中小学成 AI 坚实用户群体

GenAI 的这股风不知不觉也刮到了学校课堂中。根据外媒报道,美国、英国、韩国等地的中小学逐渐开始推行「AI 教育变革」。为什么被一众大学禁止的 ChatGPT 类 AI 工具,反而要在中小学推广?虽然 OpenAI 还没靠 AI 大模型真正实现盈利,GenAI 已经迎来了一个坚实的用户群体 —— 各国的中小学。根据《金融时报》、《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已经有不止一个国家和地区计划在中小学课堂上使用 AI 辅助教学。AI 走入中小学课堂伦敦的一所私立学校 David Game Colle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