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线 AI在线

“AI 教父”等发布联名公开信: OpenAI 重组背离初衷,呼吁监管介入

作者:故渊
2025-04-24 01:30
前 OpenAI 员工、研究人员及非营利组织联名发表公开信,强烈呼吁监管机构阻止 OpenAI 提出的公司重组计划。

科技媒体 The Decoder 昨日(4 月 23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前 OpenAI 员工、研究人员及非营利组织联名发表公开信,强烈呼吁监管机构阻止 OpenAI 提出的公司重组计划。

OpenAI 成立于 2015 年,最初为非营利组织,旨在确保通用人工智能(AGI)开发与公共利益保持一致。公司为筹集资金,于 2019 年设立营利子公司 OpenAI LP,但仍由非营利实体监督。如今,拟议的重组计划将运营控制权转移至新的公共福利公司(PBC),非营利实体仅作为股东,失去治理权。

最新发表的联名公开信指出,这一转变将废除利润限制、独立董事会及 AGI 技术归属非营利实体等关键机制,严重背离 OpenAI 公司使命。

公开信进一步批评 OpenAI 重组缺乏透明度,质疑新公司结构下,未解答 AGI 技术由谁控制问题,此外还担忧微软(OpenAI 的最大投资者)会获得访问权限。

此外,OpenAI 公司的“停止并协助”(stop-and-assist)条款(在实现 AGI 之前,支持其它安全的 AGI 项目)可能不再具有约束力。作者警告,此重组将以公众利益为代价,惠及股东,影响 AGI 的开发方式、盈利分配及最终控制权归属。

信中强调,OpenAI 的非营利结构并非象征性存在,而是确保使命优先的法律约束机制。签署者敦促加州和特拉华州的总检察长调查此重组计划,保护现有治理保障。

公开信中还反驳了 OpenAI 关于简化资本结构以保持竞争力的说辞,认为当前结构正是确保公共福祉优先的关键,而非问题所在。

目前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AI 伦理研究员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和计算机科学家斯图尔特・罗素(Stuart Russell)在内的著名的 AI 研究人员签署的一封公开信。

“AI 教父”等发布联名公开信: OpenAI 重组背离初衷,呼吁监管介入

AI在线查询公开资料,杰弗里・辛顿被誉为“AI 教父”、“深度学习鼻祖”,以其在类神经网络方面的贡献闻名。

辛顿是反向传播算法和对比散度算法的发明人之一,也是深度学习的积极推动者,被誉为“深度学习教父”。辛顿因在深度学习方面的贡献与约书亚・本希奥、杨立昆共同获得 2018 年的图灵奖。

相关标签:

相关资讯

OpenAI o3 模型运行成本估算大幅上调:单次任务从 3000 美元涨至 3 万美元

Arc Prize Foundation 大幅上调 OpenAI o3 模型运行成本估算,从 3000 美元涨至 3 万美元。高昂成本凸显 AI 模型特定任务的高成本难题,控制成本成行业挑战。##AI模型成本##
4/3/2025 7:59:45 AM
远洋

o1 研发团队完整采访:Ilya早期曾参与,灵感源于AlphaGo

自从 OpenAI 的 o1 问世以来,它强大的推理能力就承包了 AI 圈近期的热搜。不需要专门训练,它就能直接拿下数学奥赛金牌,甚至可以在博士级别的科学问答环节上超越人类专家。展示 o1 实力的 demo,我们看了不少,评估 o1 表现的评测,全网比比皆是,关于 o1 技术路线的讨论也如火如荼,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思考。不过 o1 背后的故事,还鲜为人知,那些在幕后默默付出的团队成员们,他们的故事同样值得被讲述和铭记。刚刚,OpenAI 发布了 o1 研发团队的完整访谈,为我们揭秘了 o1 的「成长历程」。o
9/22/2024 1:27:00 PM
机器之心

LeCun批评o1根本不像研究,Noam Brown回怼:已发表的研究都是废话

图灵奖三巨头之一 Yann LeCun 又和别人吵起来了,这次是 Noam Brown。Noam Brown 为 OpenAI o1 模型的核心贡献者之一,此前他是 Meta FAIR 的一员,主导了曾火遍一时的 CICERO 项目,在 2023 年 6 月加入 OpenAI  。这次吵架的内容就是围绕 o1 展开的。众所周知,从 AI 步入新的阶段以来,OpenAI 一直选择了闭源,o1 的发布也不例外。这也引来了广大网友的吐槽,干脆叫 CloseAI 算了,反观 Meta,在开源领域就做的很好,o1 的发布,更
9/30/2024 2:12:00 PM
机器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