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C 最具技术想象力成果发布:新架构面壁小钢炮又一次验证并加速了面壁定律

2020 年,1750 亿参数规模的 GPT-3 问世。 彼时,完整训练 1750 亿参数的模型需要 3.14E11(TFLOPS)的每秒浮点运算量。 如果使用英伟达 80GB A100 GPU(16位浮点算力有 312 TFLOPS,但在分布式环境中很难达到峰值),按照每张显卡 1.5 刀每小时的租赁价格来算,则需要使用一千张 A100 、花费81.6 万刀、用 22 天才能完成整个训练过程。

2020 年,1750 亿参数规模的 GPT-3 问世。彼时,完整训练 1750 亿参数的模型需要 3.14E11(TFLOPS)的每秒浮点运算量。如果使用英伟达 80GB A100 GPU(16位浮点算力有 312 TFLOPS,但在分布式环境中很难达到峰值),按照每张显卡 1.5 刀每小时的租赁价格来算,则需要使用一千张 A100 、花费81.6 万刀、用 22 天才能完成整个训练过程。

2024 年,大模型只需使用 2B 的参数规模即可达到和 2020 年的 GPT-3 一样的性能表现。

这一现象,类似于半导体领域中的「摩尔定律」——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两年便会增加一倍,芯片性能因此持续提升。芯片制程带来终端算力持续增强,模型制程带来模型知识密度持续增强,两者交汇揭示端侧智能巨大潜力。

面壁此前推出的端侧多模态大模型—— MiniCPM-Llama3-V 2.5 ,实现了「以最小参数,撬动最强性能」的最佳平衡点。

WAIC 最具技术想象力成果发布:新架构面壁小钢炮又一次验证并加速了面壁定律

而大模型行业也有自己的摩尔定律,纵观 OpenAI 的 GPT 系列大模型和各类开源大模型,会发现大家都在“默契”地按照如此轨迹演化。

基于这一发现,面壁智能提出了面壁定律——大模型的知识密度平均每 8 个月提升一倍。

其中,知识密度=模型能力 / 推理算力能耗。

WAIC 最具技术想象力成果发布:新架构面壁小钢炮又一次验证并加速了面壁定律

当前,大模型架构-算法-数据等多重因素交织的技术⽅案仍在⾼速迭代,模型制程仍有极大的改进空间,实现知识密度的极致提升。

WAIC 最具技术想象力成果发布:新架构面壁小钢炮又一次验证并加速了面壁定律

面壁定律图

正如面壁定律所揭示的知识密度发展趋势,面壁持续贯彻高效Scaliing,通过模型沙盒,在小模型中寻找最优数据和超参配置再外推至大模型,推出了知识密度极高的 MiniCPM 小钢炮旗舰端侧大模型系列,主要包括以小博大的 MiniCPM 2.4B + 1.2B 的基座模型、 可对标 GPT-4V 的 MiniCPM -V 端侧多模态模型以及最小 128K 长文本模型和高性能 MOE 模型。

数据表明,相比 GPT-3,参数规模小的多的 MiniCPM2.4B 具备同等性能, 整体知识密度提高了约86倍。

面壁高效大模型还在持续进化中。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4)上,面壁发布了高效稀疏模型 MiniCPM-S 和助力开发者打造 SuperAPP 的全栈式工坊 MobileCPM。

MiniCPM-S 不仅完美承接过去面壁智能一系列高效端侧大模型工作,更体现面壁在坚定地按照其所提出的高效 Scaling 路径持续发力,同时又一次验证并加速了面壁定律。

从最初出圈的 AI Infra 到 小钢炮端侧大模型,面壁智能无一不是在非共识阶段就打出「先手」,走在 AGI 技术研究的前沿,预测大模型发展趋势,成为大模型行业发展风向标。

一、 MiniCPM-S:2.8倍推理速度提升,FFN 模块 84% 成本降低

在以 LLaMA2 7B 为代表的主流开源大模型中,就存在稀疏激活现象。LLaMA2 FFN 模块稀疏度为 70% 左右,每个词元(token) 保留输出数值较大的 30% 神经元参与计算即可让下游任务表现不发生显著下降。稀疏度越高,每个 词元激活的神经元越少,模型推理所需的计算量就越少。

与采用稠密计算的模型相比,采用稀疏计算的模型对给定的词元输出的「激活值」有很多为0、或者非零但对结果影响很小,这些激活值所对应的神经元可称为处于「未激活」状态,在推理时跳过这些未激活的神经元,可实现显著加速。

然而,现有主流大模型在稀疏激活上面临两个困境:一方面,稀疏模型大都基于 Swish、GELU 等无法输出大量零元素的激活函数,需要进行激活阈值搜索方可界定神经元的激活与否,其稀疏激活特性利用起来较为复杂,且在推理时强制跳过阈值下的非零神经元容易造成性能损失;另一方面,其稀疏度仍相对有限,如 LLaMA2 停留在 70% 左右。

对此,面壁的 MiniCPM-S 提出了 ProSparse 的稀疏激活解决方案:

首先,将激活函数从 Swish 重新替换为 ReLU(最初的Transformer即采用ReLU激活),使激活值自然地存在大量零元素,跳过这些零激活值的神经元严格无损。

WAIC 最具技术想象力成果发布:新架构面壁小钢炮又一次验证并加速了面壁定律

然后,通过渐进式的、带约束的稀疏感知训练,提升稀疏度。

WAIC 最具技术想象力成果发布:新架构面壁小钢炮又一次验证并加速了面壁定律

结果显示,性能持平,且将神经元激活比例降至约 10%。

WAIC 最具技术想象力成果发布:新架构面壁小钢炮又一次验证并加速了面壁定律

论⽂地址:https://arxiv.org/pdf/2402.13516.pdf

模型地址:https://huggingface.co/openbmb/MiniCPM-S-1B-llama-format

PowerInfer 

可运⾏ GGUF 地址:https://huggingface.co/openbmb/MiniCPM-S-1B-sft-gguf

基于此,面壁推出 MiniCPM-S 高效稀疏激活模型。具体而言,这一模型有三大特点:

Sparse:高度稀疏。MiniCPM-S 的 FFN 模块具有极高的稀疏度,平均可达到 87.89%,FFN FLOPS 下降 84%,大模型能耗与推理成本显著降低。

Speed:高效推理。相比采用稠密计算模式的模型,能使用更少计算量进行更快速的推理, 在纯 CPU 环境下推理时,结合Powerinfer推理框架,decode 速度提升 2.8 倍。

Strong:强大性能。虽然计算量变少,但无损于下游任务性能,其中,神经元激活比例降至12.1% ,知识密度相比稠密模型提升 2.57 倍、相比Mistral-7B 提升 12.1 倍。

可以说, MiniCPM-S 又一次验证了过去基于面壁定律发布的 MiniCPM 1.2B 和 MiniCPM 2.4B ,并且在时间上进行了加速,高效 Scaling Law 仍在持续演化。

二、MobileCPM:降低开发者门槛,一键集成端侧大模型到APP

随着大模型赛道的进一步演进,一个共识是:基座大模型只属于资源充足的少数玩家,普通创业者的机会更多是在上层应用。基于此,涌现了诸多AI 原生应用和 Agent 产品,以及与其相对应的能够起到强大支撑能力的 APP 开发工具和平台。

目前市面上的大模型 APP 开发平台的共性是易用、精度高、易部署、安全可靠等特点,而其中能做到提供端侧大模型接口的则少之又少。然而,除了共性的「一键集成、开箱即用」优势,面壁智能基于团队本身强大的高效端侧模型能力推出了 MobileCPM ,如此一来即无需云端 GPU ,实现真正的零推理成本,100 万 tokens 只需要 0 元。

WAIC 最具技术想象力成果发布:新架构面壁小钢炮又一次验证并加速了面壁定律

可以说,MobileCPM 拉开基于端侧模式 APP 探索的帷幕,再次降低了开发者开发大模型应用的门槛,并且增加了端侧大模型应用这一选项,真正改变了过去C端产品云端服务成本⾼昂的商业模式,为⼤模型产品创新提供了新可能。

具体来看,MobileCPM 可以提供三种模式:

基础模式:包含了丰富的适配端侧⼤模型 APP 的 SDK 套件,开发者基于此即可⾃由灵活地搭建⼤模型 APP,但在这个过程中,底座模型和智能体仍需要开发者⾃⾏开发和接⼊;

精装模式:在基础模式基础上,提供 1.2B 参数的⾯壁新⼀代⾼效稀疏⼤模型 MiniCPM-S,并且MobileCPM 还支持任意端侧模型的集成,开发者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替换其它端侧模型,并可以通过增加或修改prompt的方式定制多种API,满足不同业务场景需求。

全包配件模式:在精装模式的基础上预装丰富的 intent,并提供保姆式教程,开发者也可使用自定义 intent,减少开发时间,⼤幅提升应⽤的丰富性。

于开发者而言,无需 GPU,只需使用 MobileCPM 即可在手机本地部署大模型,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隐私问题的担忧。并且,也不要求顶配手机,五年内发布的手机运行起来均无压力,端侧毫秒级响应,iphone 15 实测下,推理速度轻松可达 30 tokens/s,相当于人类语速的18~30倍。

更重要的是,MobileCPM 已经全⾯⽀持 iOS系统,立时可用,Android 版本也即将开启公测,预计即将正式发布。

MobileCPM 开源地址:https://github.com/OpenBMB/MobileCPM

MobileCPM 这一破坏式创新可以让任何开发者都能一键集成产品,实现大模型与 APP 的无缝对接。

三、面壁与 AGI 千里江山图

实际上,摩尔定律不仅意味着性能的提升和能耗、成本的下降,还意味着整个行业需要不停奔跑才能留在原地,在变相地推动行业去吃苦钻研、迭代技术。

大模型时代的面壁定律亦是如此,在本就乾坤未定的 AGI 发展格局中,从更深层次来看,这一规律也拉出一条行业基本线。也就是说,一定会有先行者率先站出来进行技术的革新,指出并试验出一条技术迭代的可行路径,而后将其开放出来供行业使用、共同进步。

面壁智能就扮演了这样的角色。

当下,面壁团队会将面壁定律视作高效大模型的第一性原理,后续将会一直用实际成果一次次验证它。面壁智能联合创始人&CEO 李大海公开表示,在 2026 年年底,面壁就可以做到 GPT-4 水平的端侧模型。

除了技术层面的进步,商业化落地也是团队极其看重的事情,一直在以积攒 know-how 的方式去广泛、高效地探索大模型落地的各种途径。现已服务过大 B 企业,也尝试过 2B2C,涉及领域包括金融、营销、法律、内容。

在 WAIC 2024 上,面壁智能首席科学家刘知远还透露了关于穿戴设备、智能硬件等更多端侧 AI 的场景和应用,这些也预示着端侧 AI 生态的序幕即将拉开。

之所以将重点聚焦到端侧,一方面是因为端侧是落地起来更具象化、更现实的途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面壁一直在做离用户最近的事情。

李大海曾说道,现在的 AGI 赛道就像一个千里江山图在徐徐展开,它代表了「生态里不同企业需要紧密合作」的现状。当下,面壁在这幅图中的位置逐渐清晰。

现在可以放心大胆地说:高效大模型,就看面壁智能!

相关资讯

面壁智能获新一轮数亿元融资,高效端侧智能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近日,面壁智能完成新一轮数亿元融资,本轮融资由龙芯创投、鼎晖百孚、中关村科学城基金和赛富基金联合领投,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与清科创投跟投,万甲资本担任本轮独家财务顾问。 本轮融资完成后,面壁智能将进一步提速以端侧AI为代表的高效大模型商业化布局,以同等参数、更高性能、更低能耗、更快速度的高效大模型深度服务行业,为用户创造具体可感知的价值。 面壁智能是以「高效为第一性原理」的大模型公司。

知乎下场,发布「知海图AI」中文大模型,开启内测

如今,国产大模型这场科技之战,已经越来越激烈。而拥有最多高质量中文数据的社区——知乎,也不出意外的终于下场。4月13日,知乎在京举办“2023知乎发现大会”,发布“知海图AI”中文大模型,并开启内测。知乎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源开场时,知乎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源表示,知乎是一个以人与人的讨论分享为核心的生态,从移动互联网时代行至 AI 时代,知乎以问答形式搭建了专业、多元、有价值的“讨论场”。而这种问答形式的讨论场”,也成为了ChatGPT这样的大模型技术应用的天然场景。今日,周源和知乎合作人、CTO李大海共

面壁智能ChatDev火遍全球,GitHub星标超1.2万

ChatDev 又双叒叕霸榜了 GitHub Trending,开源仅 6 周星标数已超 1.2 万!这一由面壁智能(ModelBest)联合清华大学 NLP 实验室共同开发的大模型全流程自动化软件开发框架,火遍全球,吸引国内外软件开发和创业者成为“自来水”。谷歌 DeepMind 大模型产品负责人 Bailey、资深数据科学家 Sanyam Bhutani等对 ChatDev 强大的自动开发软件功能及其背后的大模型群体智能技术进行了详细解读。DeepMind 大模型产品负责人 Bailey 的推特截图资深数据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