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青年,执掌未来十年的钥匙,2024 WAIC·云帆奖得主揭晓

期待更多奋斗在 AI 第一线的青年先锋,积极思考如何将更通用的 AI 技术,更有效地应用到更广泛、更多元的实际生产生活场景中,使之成为真正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引擎。7 月 5 日,在 2024 WAIC·云帆奖颁奖典礼暨人工智能青年先锋论坛上,举行了最新一届的「WAIC·云帆奖」颁奖典礼。2024 年 WAIC·云帆奖共收到来自全球的近 200 份有效报名和提名,最终遴选出 10 位璀璨明星和 15 位明日之星。他们中有来自海内外著名高校的青年教师及博士后研究员,AI 领先企业的技术负责人、也有参与创立了新一代 A

期待更多奋斗在 AI 第一线的青年先锋,积极思考如何将更通用的 AI 技术,更有效地应用到更广泛、更多元的实际生产生活场景中,使之成为真正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引擎。

7 月 5 日,在 2024 WAIC·云帆奖颁奖典礼暨人工智能青年先锋论坛上,举行了最新一届的「WAIC·云帆奖」颁奖典礼。

AI 青年,执掌未来十年的钥匙,2024 WAIC·云帆奖得主揭晓

AI 青年,执掌未来十年的钥匙,2024 WAIC·云帆奖得主揭晓

2024 年 WAIC·云帆奖共收到来自全球的近 200 份有效报名和提名,最终遴选出 10 位璀璨明星和 15 位明日之星。他们中有来自海内外著名高校的青年教师及博士后研究员,AI 领先企业的技术负责人、也有参与创立了新一代 AI 创企的年轻实干家,专业领域集中在大模型、具身智能、AI for Science、可信 AI 和数据安全等,他们的工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新的可能。

接下来,让我们一睹执掌未来十年钥匙的 AI 青年人才的风采。

AI 青年,执掌未来十年的钥匙,2024 WAIC·云帆奖得主揭晓

2024 WAIC·云帆奖「璀璨明星」简介

(按姓氏拼音排序)

AI 青年,执掌未来十年的钥匙,2024 WAIC·云帆奖得主揭晓

Aston Zhang Meta 研究科学家,Llama 3 核心贡献者

Aston Zhang 是 Meta 的 Llama 团队的研究科学家,也是大模型 Llama 3 的核心贡献者。在此之前,他曾是 AWS AI Research 的科学家/经理。他获得过 ICLR 杰出论文奖、ACM Ubicomp 杰出论文奖和 ACM SenSys 最佳论文奖提名。他的《动手学深度学习》教材被全球 70 多个国家 500 多所大学采用。他在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获得了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AI 青年,执掌未来十年的钥匙,2024 WAIC·云帆奖得主揭晓

黄超 香港大学(HKU)计算机科学系和数据科学研究所助理教授、博导

黄超是香港大学(HKU)计算机科学系和数据科学研究所的助理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的研究兴趣涵盖大型语言模型(LLM)、图数据挖掘、推荐系统和智慧城市等领域。在这些领域,黄超发表的研究论文获得了广泛认可,被视为 WWW 2023、SIGIR 2023 和 2022、以及 KDD 2019 等顶级会议上最具影响力的论文之一。此外,他的研究成果还入围了 WWW 2023、WSDM 2022 和 WWW 2019 等重要会议的最佳论文奖提名。他的学术贡献在 2022 和 2023 连续两年获得斯坦福大学"世界顶尖 2% 科学家"的殊荣。黄 超卓越的学术贡献获得了享有盛誉的"2024 年理论计算机和信息科学前沿科学奖"。他所带领的港大数据智能实验室开发的多个开源项目也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

AI 青年,执掌未来十年的钥匙,2024 WAIC·云帆奖得主揭晓

孔涛 研究员、字节跳动机器人研究负责人

孔涛,研究员,字节跳动机器人研究负责人,带领团队进行大规模通用机器人的技术攻坚和孵化工作。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师从孙富春教授。研究成果发表 50 余篇高水平学术论文,Google Scholar 引用超过 1.1 万次,开源算法被权威框架引入标准算子,广泛影响了后续工作。获得 2024 WAIC·云帆奖、2023 CAA 自然科学一等奖、斯坦福大学全球前 2% 顶尖科学家,多次带领团队在机器人国际比赛中获得冠军,长期担任 NeurIPS 等会议的领域主席。

AI 青年,执掌未来十年的钥匙,2024 WAIC·云帆奖得主揭晓

苗旭鹏 普渡大学 Kevin C. and Suzanne L. Kahn New Frontiers 助理教授

苗旭鹏,将于今年秋季加入普渡大学计算机系担任 Kevin C. and Suzanne L. Kahn New Frontiers 助理教授。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后于卡内基梅隆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系统,数据管理和分布式计算,主持或参与了多个明星开源系统,如 Hetu、FlexFlow Serve、Angel 等,已在OSDI、ASPLOS、NSDI、SIGMOD、VLDB 等国际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 40 余篇,获 2022 ACM 中国优秀博士论文奖(全国奖)、VLDB 2022 最佳论文奖、ASPLOS 2024 Distinguished Artifact Award 等荣誉。

AI 青年,执掌未来十年的钥匙,2024 WAIC·云帆奖得主揭晓

涂锋斌 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助理教授

涂锋斌博士,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助理教授。涂博士于 2019 年在清华大学微纳电子系获得博士学位,同年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及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他于 2019~2022 年在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 SEAL Lab 担任博士后研究员, 2022~2023 年在香港智能晶片与系统研发中心(ACCESS)担任博士后研究员。他的研究方向包括AI芯片设计、计算机体系结构、可重构计算、存内计算。他设计的 AI 芯片 ReDCIM 和 Thinker 分别荣获 2023 年度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和 2017 年国际低功耗电子与设计会议 ISLPED 设计竞赛奖。已出版《神经网络加速器的计算架构及存储优化技术研究》、《人工智能芯片设计》专著 2 部。已发表 50 余篇学术论文,包括 ISSCC、JSSC、DAC、ISCA、MICRO 等集成电路和体系结构领域权威期刊和学术会议。

AI 青年,执掌未来十年的钥匙,2024 WAIC·云帆奖得主揭晓

王剑 蚂蚁集团遥感大模型负责人

王剑,蚂蚁集团遥感大模型负责人,拥有十余年的机器学习经验,在人工智能和遥感领域的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 30 余篇,专利 30 余项。在蚂蚁集团参与了基于卫星遥感的农村金融风控系统“大山雀”、百灵多模态大模型等多个人工智能项目。主导的具有金融特色的人工智能算法,在安全风控、金融信贷、内容推荐等多个场景广泛应用。

AI 青年,执掌未来十年的钥匙,2024 WAIC·云帆奖得主揭晓

王云鹤 华为小模型实验室主任

王云鹤博士的研究领域包含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模型压缩、高能效 AI 计算等,多项算法落地工业界产品,主导的加法神经网络、盘古“小”模型等项目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在相关领域发表 CCF A 类学术论文 100 余篇,包含 NeurIPS、ICML、CVPR、ICCV、IEEE TPAMI 等,获得了 CVPR 2024 最佳学生论文提名奖。担任 NeurIPS 和 ICML 的领域主席,TMLR 的执行编辑等。

AI 青年,执掌未来十年的钥匙,2024 WAIC·云帆奖得主揭晓

许华哲 清华大学助理教授、星海图联合创始人

许华哲博士现为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博导,清华大学具身智能实验室负责人,同时为星海图联合创始人。博士后就读于斯坦福大学,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其研究领域是具身人工智能的理论、算法与应用,具体研究方向包括深度强化学习、机器人学等。许华哲曾获得顶级机器人会议 CoRL'23 最佳系统论文,并在 IJRR, RSS,NeurIPS 等顶级期刊/会议论文发表论文五十余篇,代表性工作曾被 MIT Tech Review 等媒体报道。

AI 青年,执掌未来十年的钥匙,2024 WAIC·云帆奖得主揭晓

赵俊博 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图灵班项目主任

赵俊博,现任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导、图灵班项目主任,前连续创业者,归国前曾供职于 Meta 和英伟达,于 2019 年获得纽约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学位,师从图灵奖得主 Yann LeCun,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近 50 篇,论文总引用量已达 18500 余次。在浙大期间,领导百人团队主导研发 TableGPT,并落地于制造、金融、民航等行业,已产生可观经济效益。

AI 青年,执掌未来十年的钥匙,2024 WAIC·云帆奖得主揭晓

张倬胜 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轨助理教授

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预训练语言模型、大模型智能体与安全,代表作包括自动思维链推理(Auto-CoT)、多模态思维链推理(MM-CoT)、多模态 GUI 智能体(Auto-GUI)、检索增强预训练模型(UVR)。入选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优博)、全球 AI 华人百强学术新星。在 TPAMI, ICLR, ICML, ACL, AAAI 等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 70 余篇。Google Scholar 被引超过 4300 次,开源成果在 GitHub 社区获得超过 10000 星标。多次在 IJCAI、COLING、CVPR 等 CCF-A/B 类国际会议上作 Tutorial 前沿技术讲习班授课。曾在日本国立情报研究机构(NICT)、澜舟科技、微软雷德蒙德研究院、亚马逊云科技等机构实习。

2024 WAIC·云帆奖「明日之星」简介

(按姓氏拼音排序)

AI 青年,执掌未来十年的钥匙,2024 WAIC·云帆奖得主揭晓

丁宁 清华大学博士后

丁宁,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研究自然语言处理、大语言模型,在 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ACL、NeurIPS、ICLR 等期刊和会议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曾获 ACL 最佳系统展示论文、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青年优秀论文奖、中国算力大会最佳学术论文奖、百度奖学金、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等荣誉。

AI 青年,执掌未来十年的钥匙,2024 WAIC·云帆奖得主揭晓

杜辛亚 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计算机科学系终身轨助理教授

杜辛亚博士是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计算机科学系的终身轨助理教授,专注于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和大型语言模型。他的研究目标是构建具有可靠知识和推理能力的智能机器。杜博士被评为数据科学领域的闪亮新星,并入选 AAAI 新教师亮点计划。他获得了 2024 年亚马逊研究奖和 NSF CAREER 奖。他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包括 ACL、EMNLP 和 ICLR 在内的顶级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会议上。杜博士在问题生成领域的突破性深度学习方法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 ACL 论文之一,极大地影响了知识库构建、摘要和对话系统的发展。他在信息提取方面的贡献,建立了可靠的深度文档理解方法,推动了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并有效促进了社会政策的理解。

AI 青年,执掌未来十年的钥匙,2024 WAIC·云帆奖得主揭晓

耿浩然 北京大学本科生、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

北京大学图灵班 2020 级本科生,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即将赴 UC Berkeley 攻读 PhD。曾获 Berkeley Fellowship Award、Stanford Graduate Fellowship Award,北京大学年度人物、国家奖学金、五四奖学金、商汤奖学金等。研究方向为机器人和三维视觉。目前共在国际顶级会议和期刊发表十余篇论文。代表作包括 UniDexGrasp++:ICCV 最佳论文奖(马尔奖)入围奖,满分评审;GAPartNet:CVPR 2023 亮点论文,满分评审。

AI 青年,执掌未来十年的钥匙,2024 WAIC·云帆奖得主揭晓

刘邦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和 Mila 研究所助理教授

刘邦为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和 Mila 研究所助理教授,CIFAR 人工智能主席教授。研究领域为自然语言处理、多模态具身学习,和 AI for Science。曾获蒙特利尔大学研究卓越奖,WWW 2023 最佳论文提名,George Walker PhD Thesis Award。他在高水平会议和期刊上发表 70 余篇论文及教程,推动基于图学习的 NLP 研究,提出首个材料科学大模型,成果被广泛部署到 QQ Browser 等应用。

AI 青年,执掌未来十年的钥匙,2024 WAIC·云帆奖得主揭晓

刘世隆 清华大学博士生

刘世隆,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为朱军教授,在 IDEA 研究院实习并接受张磊老师共同指导。Google Scholar 引用数超过 3700,GitHub 总 star 超 20 k。曾获 2023年 CCF-CV 学术新锐,2024 KAUST AI Rising Star。发表顶会顶刊文章超过 20 篇,三篇文章被 paper digest 评选为 ICLR/CVPR high influencial paper。2020 Geekpwn deepfake 识别竞赛第一名。代表作Grounding DINO 是 huggingface 下载量最高的开集检测模型。

AI 青年,执掌未来十年的钥匙,2024 WAIC·云帆奖得主揭晓

潘旭东 复旦大学副研究员

潘旭东,复旦大学本博,师从杨珉教授,23 年毕业留校担任副研究员,主研方向为 AI 安全。近 5 年在TPAMI、ICML、NeurIPS、IEEE S&P、USENIX Security 等国际顶会顶刊发表论文 29 篇(CCF-A 类 20 篇),率先揭示 OpenAI GPT 等大模型数据隐私(2020 年)和后门植入风险(2022 年),得到OpenAI、Google 等厂商高度重视,入选 ACM 中国计算机安全分会优博奖、华为“天才少年”(最高档)等。近期率领团队研制复旦白泽大模型靶向安全评测平台,形成多项决咨建议,并在百度、阿里、华为开展落地实践。

AI 青年,执掌未来十年的钥匙,2024 WAIC·云帆奖得主揭晓

秦浩桐,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博后研究员

秦浩桐,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博后研究员,2024 年博士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师从李未院士和刘祥龙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效深度学习,在 IEEE TPAMI、IJCV、ICML、NeurIPS、ICLR、CVPR、ACL 等顶级会议期刊发表论文 30 余篇,多次被选为 Oral、Spotlight。首次实现 1.1 位 LLM 量化并获 IEEE Spectrum 专题报道,多项成果落地头部 AI 企业和开源框架。入选百度奖学金(全球 10 人)、字节跳动奖学金(全国 10 人)、Electronics Best PhD Thesis Award(全球 2 人)等荣誉。担任多个 CV/AI 会议期刊的领域主席、客座编辑等。

AI 青年,执掌未来十年的钥匙,2024 WAIC·云帆奖得主揭晓

饶安逸 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研究员

饶安逸研究以人为中心的电影智能创作工具。他参与的工作包括 ControlNet、AnimateDiff、MovieNet、Virtual Studio、Shoot 360 和 CityNeRF,并获得马尔奖(ICCV 最佳论文奖)。他创办了 CVPR 24、ICCV 23、ECCV 22、ICCV 21 创意视频编辑和理解研讨会,SIGGRAPH 24 生成模型课程,和 2023 年巴黎人工智能短片电影节。他还担任人机交互国际顶会 UIST 24 联合筹办主席。

AI 青年,执掌未来十年的钥匙,2024 WAIC·云帆奖得主揭晓

田然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生、Waymo 实习研究科学家

田然的研究方向聚焦于具身智能体与人类价值观的对齐, 致力于使无人驾驶汽车和人形机器人等具身智能体能够安全地服务于人类。他的研究结合认知科学、深度学习和控制理论, 提出了解决具身智能对齐人类价值观的算法基础, 并设计了基于理论支撑的简化落地方案。田然在顶级会议与期刊发表了多篇具有影响力的论文, 获得了多项国际专利与荣誉。他获得 2024 年高通创新奖学金, ICRA 最佳论文奖, 以及百度 AI 奖学金决赛入围奖, 并被评选为 2024 年 “Robotics: Science and Systems Pioneer”, 该奖项授予全球 30 位年轻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科学家。他的研究成果吸引了顶尖机器人公司和无人驾驶公司的高度关注。

AI 青年,执掌未来十年的钥匙,2024 WAIC·云帆奖得主揭晓

王立元 清华大学“水木学者”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王立元,清华大学“水木学者”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在清华大学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导师为钟毅教授和朱军教授。研究兴趣聚焦在机器学习和神经科学的交叉领域,以智能系统的持续学习能力为切入点,构建人工智能与生物智能的通用计算模型。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多次发表在 Nature 子刊、TPAMI、NeurIPS、ICLR、CVPR、ICCV 等顶级期刊和会议。模拟生物学习记忆的持续学习系统被选为 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 封面文章,受到国内外媒体的广泛报道。

AI 青年,执掌未来十年的钥匙,2024 WAIC·云帆奖得主揭晓

王文海 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研究员

王文海,南京大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视觉基础模型研究,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书生”系列视觉和多模态模型核心开发者。在顶级期刊和会议如 TPAMI、CVPR、ICCV、ECCV、ICLR、NeurIPS 等发表了共 40 余篇论文,其中 19 篇为一作/共一/通信。研究成果获得了总共超 1.8 万次引用,单篇最高引用超 3000 次。研究成果分别入选 CVPR 2023 最佳论文,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青年优秀论文奖,CVMJ 2022 最佳论文提名奖,两次入选 ESI 高被引论文(前 1%)和热点论文(前 0.1%),6 次入选 Paper Digest CVPR、ICCV、NeurIPS、ECCV 年度十大最具影响力论文。入选斯坦福大学 2023 年度全球前 2% 顶尖科学家,CSIG 优博提名。担任 CSIG VI 编委,IJCAI 2021 的高级程序委员会委员,以及 TPAMI、IJCV、CVPR、ICCV、ECCV 等多个顶级国际会议/期刊的程序委员会委员/审稿人。

AI 青年,执掌未来十年的钥匙,2024 WAIC·云帆奖得主揭晓

谢恩泽 英伟达高级研究科学家

谢恩泽现为英伟达研究科学家,他在香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导师为罗平教授。谢博士发表 40 余篇 AI 顶会论文,谷歌学术引用超 13000 次。代表作 SegFormer 研究被英伟达官方评为一项富有远见的研究,被整合进 NVIDIA TAO Toolkit。他的工作广泛应用于工业界如自动驾驶,医疗 AI 等领域。曾获 2023 斯坦福全球 2% 科学家,2022 年英伟达奖学金 Finalist Award(全球 15 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WAIC 2023 优秀论文奖(全球 10 篇)。

AI 青年,执掌未来十年的钥匙,2024 WAIC·云帆奖得主揭晓

徐英豪 斯坦福大学博士后

徐英豪为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导师是 Gordon Wetzstein 教授,此前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 MMLab,导师为林达华和周博磊教授。他的研究方向为生成模型和神经渲染。至今在 TPAMI、CVPR、ICCV 等期刊或会议发表二十余篇论文,Google 学术引用超过 2500 次。以第一作者身份连续四年在 CVPR、ICLR 等会议上,发表了 5 篇 oral/highlight 论文,曾荣获 CVPR 2020 最佳论文候选以及 Snap Fellowship 荣誉提名。

AI 青年,执掌未来十年的钥匙,2024 WAIC·云帆奖得主揭晓

姚远 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后

姚远,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多模态大模型,成果论文入选 ICLR Spotlight、Nature Communications Editors' Highlights 等亮点专栏。谷歌学术引用量 3200 余次,开源项目 GitHub 星标 1.3 万余次,开源模型下载量 43 万余次。作为第一作者构建端侧多模态大模型 MiniCPM-V 系列,其中 MiniCPM-Llama 3-V 2.5 连续一周在 HuggingFace Trending 榜单排名第一(同期前三名包括 Meta Llama 3、微软 Phi-3-vision),并在GitHub Trending 和 Papers With Code Trending Research 排名第一。曾获 2023 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AI 青年,执掌未来十年的钥匙,2024 WAIC·云帆奖得主揭晓

张松阳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研究员

张松阳,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上海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现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研究员。先后入选获腾讯犀牛鸟精英人才培养计划、上海超级博士后计划等。他在人工智能顶级期刊会议累计发表文章 20 余篇,谷歌学术引用超 2000 次。他领导团队研发的OpenCompass 大模型评测体系,被微软、阿里、腾讯、百度等大模型企业和科研机构广泛应用。

同时,他也作为主要成员参与 InternLM 大模型研发,并先后在 ICCV/CVPR 等国际竞赛中获得多项冠亚军。

•✦关于WAIC·云帆奖✦•

作为全球首个针对人工智能青年技术人才的奖项,WAIC·云帆奖于 2020 年设立,分「璀璨明星」和「明日之星」两大类别,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AI在线、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和 AI 青年科学家联盟负责评选和运营。

经过严格的筛选、评定与审核,共选出 123 位人工智能软硬件领域的青年技术人才,其研究成果、开源项目或产业实践为 AI 发展,尤其是中国 AI 开发者生态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云帆奖每年 4 月开始征集,并于当年 WAIC 期间举行颁奖典礼,持续提升人工智能人才交流平台及社区构建,助力中国人工智能学术和产业的发展。

相关资讯

“重构未来 产业智能跃迁”2023大模型产业前沿论坛即将开启!

2023年是人工智能技术革命的拐点,也是新一轮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站在由AI大模型所开启的智能化时代开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向纵深演进,以数字生产力推动的数字业务时代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11月23日,由中关村科金与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和应用评测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2023大模型产业前沿论坛将于北京丽亭华苑酒店正式启幕。本次论坛以“重构未来,产业智能跃迁”为主题,来自产学研投的各界代表,将围绕“大模型产业升级·重塑·革新”展开全景式解构,深度探索大模型

昆仑万维23年收入49亿净利润13亿,研发费用增长40%,坚定All in AGI与AIGC

4月23日晚间,昆仑万维(300418.SZ)(以下简称“公司”)披露2023年年度业绩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2亿元,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达86.0%,同比提升8.4个百分点;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9.15%,利润规模继续位居行业前列。公司坚定践行“All in AGI与AIGC”发展战略,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度,公司研发费用进一步提升至9.7亿元,同比增长40.2%。公司秉持“All in AGI与AIGC”战略,构建了AI大模型、AI搜索、AI音乐、AI视频、AI

2024智源大会议程公开丨大语言模型

2024年6月14日-15日,第6届北京智源大会将以线下与线上结合的形式召开,线下会场设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会议中心。2024智源大会再次以全球视野,汇聚年度杰出工作研究者,交流新思想,探讨新思路,引领新前沿。目前已正式开放报名渠道。大语言模型 论坛丨6月14日下午近年来,大语言模型取得了重要的技术进展,成为了人工智能领域最受社会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其应用范围逐渐覆盖了信息产业的多个领域。对其底层原理与训练方法的探索也成为了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共同关注焦点。本次论坛针对大语言模型相关的基础问题展开相关探讨,主要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