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R50 2024:OpenAI上榜,人形机器人势不可挡

机器之能报道编辑:吴昕2024 年,发那科公司交付了第 100 万台工业机器人。同时,OpenAI 上榜也展示出生成式 AI 与机器人技术的日益相关性。Robotics Business Review RBR 50 榜单已经成为全球机器人行业重要风向标。每年 4 月,Robotics Business Review 都会评选出全球最具创新性和影响力的 50 家机器人企业和机构,许多业内知名企业波士顿动力、发那科、亚马逊、英伟达、优傲、Locus Robotics 等都曾入选 RBR50 榜单。2024 年,传统工业

机器之能报道

编辑:吴昕

2024 年,发那科公司交付了第 100 万台工业机器人。同时,OpenAI 上榜也展示出生成式 AI 与机器人技术的日益相关性。

Robotics Business Review RBR 50 榜单已经成为全球机器人行业重要风向标。每年 4 月,Robotics Business Review 都会评选出全球最具创新性和影响力的 50 家机器人企业和机构,许多业内知名企业波士顿动力、发那科、亚马逊、英伟达、优傲、Locus Robotics 等都曾入选 RBR50 榜单。2024 年,传统工业机器人巨头发那科交付了第 100 万台工业机器人。同时,由于 2023 年是生成 AI 之年,RBR50  2024(完整名单见文末)也与往年格外不同:不仅是人形机器人公司数量最多的一次,也展示出生成式 AI 与机器人技术的日益相关性。

今年的榜单还推出了三个新奖项——年度机器人、年度应用和年度初创企业,其中,年度机器人奖也颁给了一家人形机器人公司。

一、OpenAI 首次上榜

我们跟踪榜单多年,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人形机器人项目上榜,OpenAI 上榜也展示出生成式 AI 与机器人技术的日益相关性。一共有四家人形机器人公司上榜 —— Agility Robotics、Figure AI 、Apptronik 和波士顿动力 —— 也是关注度最高的四家机器人公司。Agility Robotics 和波士顿动力是榜单常客,Agility Robotics 更是凭借领先的商业落地效率拿下年度机器人奖。Digit 已经在亚马逊、 GXO Logistic 试点上岗,最近他们又宣布和曼哈顿公司( Manhattan Associates )合作,将自己的云自动化平台 Digit and Agility Arc 集成到对方的解决方案中。

RBR50 2024:OpenAI上榜,人形机器人势不可挡在前不久结束的北美著名物流展 ProMAT 上抢尽风头,现场展示连续“搬砖”八小时。

RBR50 2024:OpenAI上榜,人形机器人势不可挡

与大型语音模型的结合,理解自然语言命令,从烤盘中取出GPU。

评选意见认为,Digit 的潜在灵活性使其比其他类型的机器人更具优势,包括自主移动机器人( AMR )。

波士顿动力今年凭借 Atlas 人形机器人新技能再度上榜。视频里的 Atlas 也能完成高难度操纵任务,稳稳拿起比自己手臂还粗的螺丝,搬到目标位置。

图片

图片

Figure AI 可谓当下风头最劲的人形机器人,凭借出色的创新效率——近一年时间就开发出功能完备的人形机器人 Figure ——首次上榜。过去几个月,Figure AI 陆续发布多个 Figure 机器人的 demo,从走路、搬运再到一边对话一边整理厨房桌面,反映出人形机器人正在取得长足进步,未来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RBR50 2024:OpenAI上榜,人形机器人势不可挡

另一家人形机器人初创 Apptronik 也因打造市场买得起、用得起的人形机器人 Apollo入榜。Apollo 采用了新的驱动方案,新执行器组件比以前的少了大约三分之一,大大节省了装配时间。现在 Apollo 已经在奔驰工厂试点上岗。

图片

OpenAI 的 ChatGPT 等大语言模型掀起了生成式 AI 热潮,将 GPT 等大语言模型与机器人技术相结合代表了一种全新的人机交互方式,OpenAI 也因此首次登上榜单。利用自然语言指令控制机器人,有望大大降低机器人应用门槛,推动其在非结构化环境下的部署。德国初创企业 Sereact 就凭借 PickGPT——一款将生成式 AI 应用于机器人的新产品——上榜。通过将大型语言模型与计算机视觉技术结合,用户可以通过自然语言来指令机器人抓取想要的东西。

RBR50 2024:OpenAI上榜,人形机器人势不可挡

丰田研究院也因正在构建大型机器人行为模型,加速机器人学习和部署再度上榜。事实上,他们也在研究类似大白的人形机器人

RBR50 2024:OpenAI上榜,人形机器人势不可挡

二、收购甲方?机器人生意的新模式首届年度应用奖得主花落 Brightpick 去年推出的 Autopicker,据说是目前唯一可以在仓库通道内直接拣选订单的商用自主移动机器人( AMR )。

常见的拣货机器人会将物品从货架上取出,然后运送到货物集中点,由人类工人根据订单将所需商品放在一起。Autopicker 完全不同,它会根据订单内容,游走在货架之间,将所需商品一一取出并放置到运输箱,不需要频繁往返于货物集中点。

RBR50 2024:OpenAI上榜,人形机器人势不可挡

户外景观绿化机器人初创 Electric Sheep 因其独特的商业模式获评年度初创企业。这家位于旧金山初创公司推出了一款叫 Verdie 的机器人,可以自主完成修剪草坪、修剪灌木丛和吹扫落叶等园艺工作。

RBR50 2024:OpenAI上榜,人形机器人势不可挡

据说,核心技术是他们自主研发的 ES1 人工智能系统。这是一种先进的大型世界模型,其运行方式类似于 ChatGPT,但旨在解决空间推理和规划问题,而不是像 ChatGPT 那样专注于自然语言处理。Verdie 能在任何户外环境中运行,这些机器人可以和人类工作人员一起工作,而无需工程师在现场为他们设置特定的路径。与其他机器人公司不同的是,他们没有选择直接把机器人出售或租赁给园林绿化公司,而是收购这些潜在的“甲方”实现垂直整合——这使得 Electric Sheep 在部署和完善其机器人技术的同时,还能从这些被收购公司的业务中获得稳定的收入。去年,该公司收购了四家园林绿化企业。自实施这一战略以来,Electric Sheep表示收入增长了 8 倍。这种"机器人+并购"的商业模式为行业提供了新的思路。三、仅两家中国公司入榜即使是人形机器人,他们主要面向的行业仍然是仓储物流和工业制造领域。不过,今年上榜的建筑、农业等领域的机器人方案也在增加。比如,屋顶施工机器人公司 Renovate Robotics、钢筋安装机器人公司 Advanced Construction Robotics。此外, Kodama Systems 的森林防火机器人、Electric Sheep的园林绿化机器人也表明机器人正在农业和林业等领域崭露头角。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短缺,机器人也在加速向作业风险高、劳动密集型的特定场景渗透。今年只有两家中国机器人公司入榜单 RBR50,都是仓储物流解决方案供应商。一家是极智嘉,另一家是凭借 3D Sorter 分拣方案首次上榜的牧星智能。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传统工业机器人最重要的代表,2024 年发那科公司交付了第 100 万台工业机器人,也是其多年深耕工业机器人市场的重要里程碑。同时,榜单也表明,将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 AI 技术与机器人深度融合已经成为行业的大势所趋。

未来,AI 将为机器人注入更强大的"大脑",使其具备更强的感知、学习、推理和决策能力,有望在非结构化环境下执行更加复杂的任务。人形机器人、协作机器人、自主移动机器人( AMR )等产品形态将更加智能化。以下是完整榜单: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参考链接:https://www.therobotreport.com/rbr50-2024/

相关资讯

采摘场面如此魔性,难怪比尔·盖茨也要给它点赞

机器之能报道编辑:sia2023 年,位于意大利东北部艾米利亚-罗马涅波河畔的城市费拉拉迎来苹果收获季节。在意大利三大顶尖种植基地 Vivai Mazzoni 田园诗般的果园里,八个会飞的采摘机器人正熟练地收获苹果。2023 年苹果收获季节,在意大利费拉拉的 Mazzoni 集团果园机器人自如盘旋在果树旁,在 AI 和计算机视觉算法帮助下精确评估每个苹果的大小和颜色,然后用高吸力臂毫不费力地摘下完全成熟的果实,轻轻地放入传送带,滚入收集箱。系统由八个自动飞行机器人组成,连接到自动传送带上,每 2.5 秒采摘并存放一

不像人也不像狗,腾讯最新家用机器人有点「离经叛道」

机器好好用报道编辑:Sia以大模型、AIGC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浪潮已经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生活及工作方式,但绝大部分人依然不知道该如何使用。因此,我们推出了「AI在用」专栏,通过直观、有趣且简洁的人工智能使用案例,来具体介绍AI使用方法,并激发大家思考。我们也欢迎读者投稿亲自实践的创新型用例。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看多了国外的 Demo,对家用机器人的印象是这样子的。这样:或者 MenteeBot  这样:最近,国内也上新一款家用机器人,它叫「小五」,腾讯 Robotics X 实验室出

o1 研发团队完整采访:Ilya早期曾参与,灵感源于AlphaGo

自从 OpenAI 的 o1 问世以来,它强大的推理能力就承包了 AI 圈近期的热搜。不需要专门训练,它就能直接拿下数学奥赛金牌,甚至可以在博士级别的科学问答环节上超越人类专家。展示 o1 实力的 demo,我们看了不少,评估 o1 表现的评测,全网比比皆是,关于 o1 技术路线的讨论也如火如荼,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思考。不过 o1 背后的故事,还鲜为人知,那些在幕后默默付出的团队成员们,他们的故事同样值得被讲述和铭记。刚刚,OpenAI 发布了 o1 研发团队的完整访谈,为我们揭秘了 o1 的「成长历程」。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