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 世界大学排名被认为是当前全球查阅量最大的世界大学排名。今年的排名共有 1300 所院校上榜,是 QS 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世界大学排名。
在新一期的榜单中,首次有两所中国大陆大学跻身世界前 20,即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这是北京大学在 2006 年之后,首次进入世界前 20 名。QS 官方表示,北京大学排名的历史性进步,源于其优秀的科研成果,也归功于北大与全球高等教育界的高水平合作。根据爱思唯尔提供的数据,北京大学参与国际研究合作的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国内 22.5% 的数值相比,在北京大学发表的论文中,有 33% 通过跨国合作完成。
世界范围内,麻省理工学院连续第十年获得世界排名第一,牛津大学则在 2006 年之后首次上升到世界第二名,而斯坦福大学和剑桥大学则并列第三。
在最新的 QS 排名中,前五名经历了五年来最大的一次变动:哈佛大学跌出了前三位,第五的成绩是有史以来的最低,它已被牛津、剑桥和斯坦福大学超过。加州理工自 2015 年以来首次跌出前五,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则连续第十四年成为欧洲大陆最好大学,排名并列第八。
亚洲排名前二的大学仍然位于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位列世界第 11 名,而南洋理工大学的排名上升 1 位,现为世界第 12 名。
国内高校方面,除了清华、北大,香港大学、复旦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也挤进了前 50。
总体来看,2022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共有 58 所位于中国大陆的院校上榜,相较去年的榜单增加 7 所。其中 32 所大学排名有提高(55.2%),13 所大学排名有所下降(22.4%),另有 7 所大学为首次上榜。
其中,有不少大陆高校在此次排名中取得了 QS 世界大学排名的历史最好成绩,包括:
复旦大学(第 31 名,上升 3 名);
浙江大学(第 45 名,上升 8 名)。这是浙江大学首次跻身世界前 50 名;
同济大学(第 211 名)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并列第 236 名)首次进入世界前 250 名;
武汉大学(第 225 名,此前武大最高为第 246 名)。武汉大学已经成为世界上对新冠肺炎研究贡献最大的大学之一,在新冠肺炎相关论文产出方面排名前十 ,与华中科技大学并列,后者是继哈佛大学之后世界上第二大新冠肺炎研究者。
中山大学(第 260 名,上升 3 名);
南方科技大学(并列第 275 名)和西安交通大学(并列第 290 名)首次进入前 300 名。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所双非高校,南方科技大学在近期各大榜单中上升非常明显,不仅在 QS 大学排行榜中排到了第 275(去年排名 323),在 2021 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名中也是排到了第八。
不过,这些榜单的评分标准都存在一定争议,需要辩证看待,不可作为高考填报标准。
排名方法
受全世界范围公认的世界大学排名主要有 QS 世界大学排名(英国)、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英国)、U.S. News 世界大学排名(美国)、ARWU 世界大学排名(软科排名,中国)等。虽然各家标准略有不同,但这些排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全球各地高校的教育水平,以及全球学生、学者、大学教授和政府对该学校的信任程度。
QS 世界大学排名由 QS 全球教育集团与学术出版集团爱思唯尔(ELSEVIER)合作推出,按照以下六个指标进行评估:
1. 学术声誉(40%)
2. 雇主声誉(10%)
3. 师生比(20%)
4. 每名教师的引用率(20%)
5. 国际教师比例(5%)
6. 留学生比例(5%)
具体细节参见:https://www.qschina.cn/qs-world-university-rankings/methodology
QS 官方表示,中国大陆大学排名的提升主要得益于在「每名教师的引用率」上取得的进步。在这项指标上,中国大陆大学相较去年有所提高,只有 13 所大学在此指标上退步。
此外,中国大陆高校在科研表现上的整体提高抵消了在 QS 两项声誉相关指标的得分下降。在 58 所中国大陆大学中,35 所的雇主声誉下降,33 所学术声誉较此前降低;在两项声誉指标上,北京大学在中国大陆大学中取得了最好的成绩。
与全球其他竞争对手相比,中国大陆大学在师生比例这项指标上的成绩也持续下降。
参考链接:https://edu.sina.com.cn/a/2021-06-09/doc-ikqcfnaz987047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