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设计规范越来越完善,软件越来越简单,连PM 都可以动手搭一个UI 界面,那么此时设计师的核心价值在哪里?如何让自己摆脱“只会画画图标和线框图”的印象?这篇文章总结了4个进阶方法。
鸿影:近年来各家平台的设计规范日渐完善,公司也在大力推行中台化战略,DPL、组件化、模块化等成为了我们工作中的重心之一,设计标准化的趋势愈演愈烈,在促进设计效率提升、解放生产力的同时,也让我开始产生一种深深的焦虑:当组件和业务模块沉淀到一定程度,产品经理和前端直接拿来搭建页面也能有模有样,设计师的核心价值和不可替代性又在哪里?当平台变得日益稳定成熟,以日常零碎的需求迭代为主,设计师如何突破低含金量的拿组件搭积木工作,找到更多成就感,但又不会变得剑走偏锋、过度设计?
机器代替重复性的人力劳动,是一件会大概率发生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的事情,也许有人会反驳说设计是脑力创造性劳动,不是体力重复性劳动,但是认真想想我们每天在做的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你是否不愿意花过多精力去对焦需求目标的本质、去感受真实用户的使用场景、去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法推导解决方案,而更愿意将 80% 以上的时间花在研究控件怎么摆比较好看、间距怎么调比较合理,美其名曰「像素完美」、「工匠精神」?你是否习惯了作为资源方被动接受业务方的需求,习惯了在对方粗糙的方案基础上完善各种细节,当对方暂时没有需求提过来时就会感到无所事事、四顾茫然?你是否为对设计规范烂熟于心而自豪,总能第一时间找到合适的积木拼成想要的界面,或者时刻紧追当下的设计潮流,却在老板质疑方案的创新性时瞬间语塞?你是否总是花大量时间做手工标注、替换文案图片为真实数据等事情,觉得自己专业极了,却没有寻找自动化工具提高效率的意识?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恐怕要比别人更担心被上下游的岗位、以及未来的人工智能抢掉饭碗了。相比更难有直观可见产出的沟通观察、分析思考过程,画画线框图、高保真原型要更容易让我们产生「在做事情」的满足感,也是很多外人对我们工作的直观感受,但这也正是我们的工作中门槛最低、最容易被替代的一环。在 Web/iOS/Android 等旧平台成熟稳定、VR/AR 等新平台尚未全面兴起,设计标准化成为趋势的当下,作为用户体验设计师的核心价值又有哪些?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反思总结,从业资历尚浅,未必正确全面,欢迎大家交流补充自己的想法。
洞察 Insight
设计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对需求目标本质的洞察则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如果只会在需求草案的基础上加工完善,不过是画图工具而已。
对于来自用户端的需求,需要还原真实用户场景、确认问题影响面:哪一类目标用户会在怎样的场景下产生这样的诉求?这类目标用户的总占比情况、对于平台的价值如何?用户反馈过来的问题是普遍存在还是个案?再基于此去拟订设计目标和进行方案决策。
以前读一些讲设计原则的书和文章的时候,常常有看到一些「非黑即白」的案例对比,似乎只有 A 方案才是正确的,用了 B 方案就是不专业的表现。然而实际工作不会这么理想化,A 方案相比 B 方案在体验提升的同时也可能需要更多的开发成本,在项目资源紧张、而实际问题影响面并不大(如只有占比非常少的用户会有访问场景)的情况下,不妨适当学会退而求其次。
对于来自业务端的需求,则要学会在对方提出一些在用户端看来是伪需求、甚至直接破坏用户体验的不靠谱方案时冷静头脑,追问对方想通过这些方案达到的目标本质是什么,再共同探讨更加合理的解决方案。
架构 Architecture
虽然我们可能顶着「用户体验设计师」的头衔,但影响用户体验的元素是非常多维的,如果仅仅考虑用户可视范围内的设计提升,对于全局体验的影响,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甚至可能非常有限。
如果想进一步增强对产品全局体验的影响力,我们可能需要跳出自己熟悉的舒适区域,不只是从用户视角看问题,也能从平台视角进一步了解梳理产品背后的业务和技术的架构逻辑,对产品建立更清晰的全局认知,来驱动业务做出更能触及根本问题的设计决策。
(图片来源:http://www.roomfive.net)
上图是服务设计的常用工具之一——服务蓝图。可以看出,图中不仅有前台的顾客与服务提供者行为分析,也包括了可视线以下的后台行为和支持过程。
信息架构并不只是简单地将界面上的可见元素进行组织和分类展现,还有大量隐藏在可视线下的元素需要考虑。
(图片来源:信息架构的设计思路)
创新 Innovation
工作中在完成业务需求之余,作为用户体验设计师,我们还有一项重要职责,就是主动发起创新设计提案(这并不是简单拼拼已有模块组件就能实现的,相反,更需要跳出惯性思维模式的限制思考),而能作为业务 Owner 去让提案落地的话,也会给我们的成就感带来显著提升。
关于怎么提高创新力可谓众说纷纭,而我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的几点是丰富的眼界、敏锐的观察力和无时不刻不在的思考意识。
逛各种设计网站、把玩各类平台应用算是提高数字产品设计眼界的基础,但我们不能仅仅把自己局限在数字产品的范围之内,一次精彩的工业/建筑设计展,一张震撼的平面设计海报,一部想象力雄奇的科幻电影,一首音乐,一本书,一次旅行……都可以纳入我们的灵感库,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派上了用场。
一个好的设计师不会只坐在电脑面前机械地画图,而是善于敏锐地观察、拍摄身边习以为常的事物,从习以为常的场景中挖掘出创新的机会;他们也不会让思考随着下班自动停止,然后在路上、洗澡中、睡前等状态下无意就收获了那灵光一现的瞬间。
我之前一直在反思自己是否对于设计的方法、规范和标准追求过于狂热,试图用这个办法来让自己显得专业博学,结果让创新力受到了无形的束缚。如果让我对在校与刚毕业不久的设计师朋友们提什么建议的话,有一条应该会是:保持你的眼界和好奇心,而不要被各类方法和规范过早催熟,后者可以随着工作经验积累自然成长、不足为门槛,而前者却可以成为你最珍贵的竞争力之一。
跨界 Crossover
传统的产品、用研、交互、视觉、前端岗位划分已经逐渐体现其不合理之处,各种质疑声音也未曾断绝。这几年来我认识的几位大公司设计 Leader 们都纷纷认同 UED 岗位界限的模糊融合趋势,并有意让团队成员尝试同时承担交互和视觉设计工作,公司也在近期开始推行新的 UXD(用户体验设计)和 VD(创意视觉设计)岗位划分。这些都对设计师的跨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在未来,全链路的思维与技能、快速学习、全面发展、融会贯通,也许会成为对用户体验设计师的基本要求。
具体参见:《2017年设计师该如何转型?来看阿里UED掌门人的演讲!》
我理想中用户体验设计师的能力模型,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半个 PD + 大半个用研 + 一个交互 + 大半个视觉 + 半个重构(有能力用代码实现自己设计稿的视觉样式和基础交互),听起来有点像若干年前的美工,但相比当时更侧重技能运用,现在和未来需要思维和技能层面的双管齐下。而我想随着软件操作难度的进一步降低、标准化的进一步成熟、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纯粹的技能将不再成为门槛,「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也不会再成为一个横亘在成长为全链路设计师道路上的难题,比技能学习更重要的,是建立起真正的跨界思维。
还有一个重要的点是学习能力,世界的发展并非线性,标准化也许已经是当下的趋势,但很难这么永久固化下去,因为科技的发展和商业模式的变革,新的平台、新的交互介质涌现与全面流行大概只会是时间问题,而已有的标准化沉淀将变得不再适用。当我们能做到趋势到来之时快速进行学习和跟进时,这是全新的机会;反之,就是随时被淘汰出局的危机。
总结
即使标准化会给我造成一些焦虑,但整体上我仍然对其持积极的态度,因为它将设计师的生产力从低价值的重复劳动中解放了出来,使我们可以将更多时间花在深度思考和真正的创造性工作上,而不是沉溺在虚假的充实感当中,看似山重水复,实则柳暗花明。
欢迎关注阿里CCOUX团队的微信公众号:
「2017年,设计师不得不看的趋势好文」
设计师转型丨《2017年设计师该如何转型?来看阿里UED掌门人的演讲!》 流行色运用丨《玩转草木绿!在这里了解2017的年度潘通流行色》 UI 设计风格丨《2016年最火的对话式UI,2017年会走向何处?》【优设网 原创文章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