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将如何改变城市面貌?AI如何在城市空间里创造商业价值?海外城市代表和专家如何看AI在城市里的应用和赋能?7月6日,以“新AI 见未来”为主题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国际AI城市论坛成功举办。论坛由上海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科技知识中心智能城市分中心联合主办,世界规划教育组织(WUPEN)、香港理工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协办,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上海ITPO支持。此外,由上海积乘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提供AI互动支持。
论坛上,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院士专家、学术嘉宾和企业代表等,围绕AI技术赋能建设“世界之城”“新质之城”与“元动之城”,探索AI城市建设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路径,让城市发展更高效、善创新、有温度、可持续!
当前,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正在以不可逆转的速度升级迭代,世界开始步入AI“普惠”时代。中国联通智能城市研究院副院王题在活动致辞中表示,中国联通集团新发展战略的牵引下,上海联通牢牢把握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时代方位,坚持国家队、排头兵的责任担当。主动融入上海市新一轮发展,加快新一代新型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度参与上海“五大中心”建设和城市数字化转型,坚持企业发展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同向发力,助力上海人工智能高地的全新构筑。
震撼发布,汇聚全球科技前沿力量引领技术交流革新
WAIQ全球人工智能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在论坛上首次发布。据了解,该指标体系是在由吴志强院士团队领衔,联合中国工程院、德国工程科学院、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等20多个科研机构的60多位院士及专家协同搭建的CITY IQ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的人工智能评价技术,从智能生态、智能政务、智能经济、智能基建和创新人才五大维度,对全球1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智能绩效水平进行科学诊断和趋势研判,是具有独立性、科学性、权威性和适应性特征的集成应用工具。
由上海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牵头主导的“申城论数”2023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优秀应用案例集在论坛上发布。上海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盛雪锋、上海联通智慧城市事业部总经理、上海联通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顾成大、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工程师卫忆雯、上海市杨浦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副主任薄凌云、上海友道智途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衡量等嘉宾参与发布。案例集从经济、生活、治理等角度吸纳了各方在城市数字化转型实践中的优秀案例,将为政府、学术、企业等各界提供全新视角,引发更多前瞻性的思考,更好地推动更多好技术、好产品、好模式的互相协作和共同落地。
巅峰论道,HAI主义与城市信息学共绘智慧城市新蓝图
“HAIism HAI主义(Human & AI)以人为本,让AI向善”。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在主题为“社会智能关于HAI主义的破题”的分享中提到,过度使用AI将导致失业和经济不平等,过度依赖性和技术脆弱性,隐私泄露和安全等问题。而HAI主义(HAIism)是人与AI的深度合作、是人与AI的共同智慧、是人类智慧与AI技术的共生、共创。HAI主义包括人本互助、透明互信、安全互保、可控互动、伦理互育等原则。
香港理工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史文中教授从城市信息学的视角出发,强调了城市信息学是高质量智慧城市发展的基础性科学。以跨学科与计算的方法,研究复杂城市问题,推动城市高质量、智慧化地发展。他表示,AI将深刻改变未来城市的发展:无人驾驶将改变我们的出行模式;AI将提升我们抗御城市灾害的能力(如滑坡、火灾);AIoT将提升智能家居、城市运行效率;AI也会改变我们的医疗、金融与教育。同事,应特别关注AI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安全问题等。
智慧交响,全球视野下的AI技术赋能城市壮丽画卷
论坛聚焦“世界之城”“新质之城”“元动之城”三大议题,邀请国内外AI城市研究专家和行业领袖针对未来科技赋能城市发表重要演讲。
在以“世界之城:科技与城市发展同频共行”为议题的主旨演讲中,专家们分享了当前大模型等AI技术赋能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创新成果和技术前瞻,旨在洞察世界范围内新型AI技术如何影响和塑造城市的现在与未来,探索AI“涌现”城市级世界模型的可能性。
巴西城市部城市现代化总协调专家Vagner De Carvalho Costa介绍了巴西实现创新和可持续城市发展的国家战略。该战略旨在通过技术的深度应用,在经济繁荣、环境保护、社会文化进步等多维度促进巴西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此战略的核心目标在于创造就业机会,提升服务效率,缩减城市内部的不平等差距,进而全面提升民众的生活品质与福祉。当前,巴西还在制定一项国家层面的城市发展政策,其基石在于利用AI技术的力量,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数字化转型浪潮,引领巴西各大城市迈向更加先进、绿色且智能的下一个发展阶段,开创城市发展的新纪元。
在“人工智能助力城市发展:巴塞尔市(瑞士)实例”的主旨演讲中,瑞士巴塞尔州和市政府城市发展主任Lukas Ott分享了AI如何助力现代城市发展的成功案例,他表示巴塞尔通过本地化驱动的生成式AI技术在城市规划与设计、基础设施优化、可持续发展、公民参与及老旧城区复兴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巴塞尔市的“智能城市实验室”项目,将废弃的货运站转变为可持续的城市社区,展示了AI与实体空间融合的创新实践。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巴塞尔市民的生活质量,也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香港智慧城市联盟会长杨文锐围绕大湾区智慧城市群发展情况,详细介绍了智慧城市群的系统架构模型、考虑要点以及跨区域协作机制的四条支柱。其中,智慧城市群的发展将高度整合物理世界与在线世界,利用Web3.0技术实现人工智能的应用。此外,杨会长还提到了粤港两地推出的“跨境通办”政务服务,以及大湾区低空经济的发展情况,并期待大湾区与国内其他城市,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实现更广泛的区域合作和发展。
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以“充满想象力的博物馆”主题进行了分享,他认为通过实物体验、文化空间多样化以及数字化构建,将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并提升参观者体验感受。倪馆长强调到,博物馆的数字化在未来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Sora、GPT-4o等创新技术将成为科技馆科普互动式讲解的主力。
在以“新质之城:新型生产力释放蓬勃动能”为议题的主旨演讲中,专家们探讨了在数字时代下,人工智能赋能城市治理、安全及建筑等场景的现状与未来,实现新质生产力的跨越性发展。
上海联通智慧城市研究院以“聚数智新力量,启城市新未来”为主题,分享了联通以“数据要素×”、“人工智能+”行动为引领,通过打造“基础设施”新基座、释放“数据要素”新价值、助力“数字空间”新可信、强劲“人工智能”新引擎、繁荣“数智应用”新场景、编织“数字安全”新结界六大方向,不断探索全域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创新,致力全方位赋能上海城市迭代进化、加速创新。
奥雅纳数字服务全球负责人Will Cavendish从人工智能让城市更智能、更可持续、更高效的角度进行了分享,他指出当前城市面临着人口增长、基础设施老化及环境压力等深刻挑战,AI、物联网、5G/6G网络、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正引领城市向更智能、更可持续、更高效的方向迈进。通过数字孪生、机器学习、机器人与自动化等技术,城市在绿色规划、智能交通管理、水资源优化、建筑翻新及能源脱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利用AI优化城市排水系统、预测交通事件、提高建筑能效及评估建筑组合的气候韧性等案例中,展现了AI在提升城市管理与规划中的关键作用。
上海市气象信息与技术支持中心主任赵洋表示,为了深度融入上海“数字之都”建设,更好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上海气象部门率先利用AI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开展城市气象影响阈值矩阵建设,将阈值矩阵作为气象与城市运行管理融合共生的有力载体,实现态势感知、阈值触发、管理启动、风险预防,并倡议社会各方力量,通过AI技术的快速发展探索阈值矩阵新技术融合应用,分享成功经验,将城市气象影响阈值矩阵转化为城市防灾减灾的有力措施。
在以“元动之城:AI擘画虚拟与现实交汇点”为议题的主旨演讲中,专家们则探讨了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如何重构城市空间生命力与价值创新,如何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畅想元宇宙AI城市的当前与未来。
在“从科幻到现实——超级智能与人类未来”的主旨演讲中,飞来飞去Xenario创始人Alexander Brandt介绍了沉浸式体验与AI技术在上海天文馆、微软总部展馆、北京旷视人工智能体验中心、上海中心AI之梦多个重量级项目上的创新应用。他强调,智能化沉浸式教育已成为可能,技术不仅重构了知识传递方式,还深刻影响着人类对未来智能社会的想象与构建。这些前沿实践预示着超级智能正逐步走出科幻,迈向与人类生活深度融合的新时代。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技术副总监刘循围绕“城市轨道交通运能需求响应式数智研判系统”进行了主旨演讲。他深入剖析了当前城市轨道交通面临的客运需求与运能供给矛盾,并展示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能需求响应式数智研判系统在上海及多个国内城市的应用成效,通过多项技术创新与策略实施,成功提升了地铁线路的运能,有效化解了高峰时段客流压力,为城市公共交通的智能化、高效化运营提供了有力支持。
新AI 见未来!2024国际AI城市论坛成为了一场汇聚全球智慧、激发创新思维的璀璨盛宴,不仅构建了跨领域、跨行业的生态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平台,还通过深入交流与思想碰撞,不断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智慧与力量。论坛上的每一个精彩瞬间,都是对AI技术赋能城市未来的深刻诠释,是对数字时代城市变革的积极探索。未来,相信各方将携手并进,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务实的行动,推动AI技术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为打造更加美好的城市未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