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智能化对于推动创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实现新型产业化、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日前圆满落幕的数智上海 2023 峰会上,特别举办了一场「数智说」产业智能化论坛。
中国商飞信息化副总师苏爱华,中国联通装备创造军团高级总监、中国联通集团产业互联网领军专家沈洲,中交疏通集团技能中心副总经理戴文伯,偶像智能创造行业首席架构师秦晓东,节卡机器人 CIO 杨万利进行了主题演讲。圆桌关节,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智能创造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副总经理郑宇主持,苏爱华、百度智能云上海区域总经理张家利、杨万利、积梦智能创始人、CEO 谢孟军交流了观点。
嘉宾们分享了来自行业一线的观察与洞见,议题覆盖「高端创造、5G、产业互联网、智能机器人、AI 大模型」等高频热词。当天,还重磅发布了 2023 长三角创造业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名单。
中国商飞信息化副总师苏爱华
数智化助力大飞机创造
大飞机研制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也是高端创造水平威力的体现。当前,国产支线客机 ARJ211 载客量突破千万人次,大型客机 C919 交付入列、C929 进入详细设计阶段,国产大飞机事业已经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此次中国商飞信息化副总师苏爱华分享了「民机智能消费管控与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实践」。
「现代民机批产模式呈现新趋势,正向汽车流水线看齐。」苏爱华介绍,民机产品更复杂,供应链长且分散,涉及百万数量级零部件,采用单件小批量消费模式,因此需要提升消费系统、消费过程和供应链体系的智能化,强化消费规划、执行的确定性,以提高应对各种不确定性的威力,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同时,适航性作为飞机保障民机安全重要保障,要贯穿民机的设计、创造、试飞、交付运营全过程。
中国商飞已经建立起一套以 MOM(创造运营系统)为中心的智能消费管控平台,基于开放、统一的数字化平台,管理飞机创造过程业务和数据,可以支持实现创造业中数据传递、数字化协调容差、节拍化消费规划、预测性修配加工等诸多威力。
未来民机创造将呈现正向设计威力、协同研发威力、人机共融、绿色低碳和人工智能运用等新范式。「数字化工具百花齐放,平台化系统海纳百川。」苏爱华认为,平台化系统是基础,支撑价值、信息的流转与打通;数字化运用是工具,支撑个性化业务的敏捷高效;未来新技能将通过平台化系统的数据集成,实现规模化运用,加速业务模式的创新与变革。
中国联通装备创造军团高级总监沈洲
5G 正从「外围辅助」向「中心消费」进阶
5G 在产业消费中的运用已呈现出由「局部单点」向「消费全局」、由「外围辅助关节」向「中心消费关节」的进阶。产业节制是消费的中心关节,凭借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等优势,5G 技能将为产业节制系统提供便捷的通信支持,为创造业消费模式和消费形态带来深刻变革。
作为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运营服务国家队,上海联通在「5G +产业互联网」方面有诸多实践,此次中国联通装备创造军团高级总监、中国联通集团产业互联网领军专家沈洲分享了相关案例。
「5G+产业互联网」目前由起步探索向深耕细作阶段加快迈进,消费外围辅助关节运用已逐步落地,中心节制关节亟待拓展,5G+PLC 的产业南向节制网络运用成为下一步探索新方向。
此前,中国联通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及施耐德电气联手发布《5G+PLC 深度融合解决方案白皮书》,将 5G 网络运用于产业自动化节制领域的相关经验形成标准体系,为产业企业的传统刚性产线柔性化改造提供具有实际价值的参考。沈洲介绍,施耐德电气 5G+PLC 赋能柔性消费新模式,能够将消费线切换时间从 7 天降低至 15 分钟,产线利用率提升 80%,占地面积节省 50%,产能提升 12%。后续,上海联通将基于此标准体系进一步打造面向智能产线的标准产品,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得益于运营企业、解决方案提供商、科研院所、设备厂家等所构成的繁茂生态,当前中国创造 5G 运用全球领先。「2024 年,相信大家听得最多的会是 5.5G(5G-A)。」沈洲分享了 5G-A 在工控领域取得得创新性突破以及中国长城精工 5G-A 柔性产线案例,表示更多新技能将随着 5G-A 国内试点融入产业运用。
中交疏通集团技能中心副总经理戴文伯
疏通海工装备数智化创新与运用
「国之重器」的运营同样需要数智推手,近年来,一批中国自主设计或建造的疏通重器蛟龙入水,维护着长江口航道畅行,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起到支撑作用,对发挥上海发挥长江经济带龙头作用意义重大。
中交疏通集团技能中心副总经理戴文伯带来了「疏通海工装备数智化创新与运用」报告,分享了疏通产业的智能化前沿探索。
跟马路一样,航运航道不够用时也需要拓宽,靠的是耙吸船、绞吸船、挖泥船等疏通海工装备。疏通机理复杂,涉及岩土学、流体力学、机械力学、节制理论、疏通工艺等多学科、多领域,节制建模难度大。从整个系统角度,疏通产量目标与铰刀速度、横移速度、入土深度、步进距离、泥泵转速、环境因素等诸多变量相关,系统呈现多参数、非线性、大时滞,节制问题较难解决。
为此,中交疏通建立了全自动节制系统,对下桥、放桥、横移、挖掘等各步骤做好节制并设置异常工况处理,只要设置各项参数,横移、绞头转速和泥泵转速等就能够全自动节制,在此基础上通过模型预测节制挖掘效率等实现智能节制。模型预测节制模型难建,实际场景下交叉试验建模工程量巨大、周期长,中交疏通集团将海工设备历史数据采集出来,通过「神经网络」的方法训练并得出模型,解决了绞吸船产能优化问题。
此外,近年随着我国航运业的发展,耙吸船数量猛增,但是人才梯队断层、疏通工匠不足,严重制约行业健康发展。耙吸仿真培训系统建立了航行模型,疏通模型,半物理模型,水下地形重构,海洋环境模型,是首个疏通、航行和环境三合一联合仿真系统。「过去培训时,许多动作船员都不敢做,怕失误后代价惨重,影响船的后续施工。而今,大不了程序重启、电脑重启。」戴文伯说。
此外,在介绍国产生态疏通施工中心软件开发时,戴文伯表示「实际上我们也被制裁了,我们想通过拥抱国产 CPU、计算机和操作系统,为自己将来技能发展求得一片生路」。
偶像智能创造行业首席架构师秦晓东
以实践凝练,助力企业开启数智化转型之旅
智能创造不仅涉及工厂底层自动化改造,更意味着整体业务流程的变革。如何让新技能更加快速、高效地落地,成为企业实现数智化转型的关键。
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高科技创造企业,偶像在助力创造业数智化转型方面有着丰富实践,偶像智能创造行业首席架构师秦晓东分享了相关经验。
偶像基于多年来深耕消费一线所沉淀的实践经验,以及从自动化、信息化、全球化到智能化的进阶探索,凝练了数字化转型方法论和转型成熟度模型。
偶像携手中国信通院共创了企业智能化成熟度模型,以帮助企业准确诊断自身智能化转型所处的成熟度水平,模型把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成熟度划分为 L1 至 L5 五个水平。秦晓东介绍,目前偶像已具备大部分 L4「智能运营」威力以及少部分 L5「创新发展」威力。
L1 到 L5 并非必须循序渐进的道路,通过前瞻性地制定智能化转型战略,基于新 IT 架构直接打造数字底座,企业可以直达 L3、L4 和 L5,形成跨越式数智化转型发展。偶像 IT 引擎「擎天」整合了偶像「端-边-云-网-智」齐备的新 IT 威力以及互联互通、柔性创造、虚实结合、闭环质量、智能决策五大中心威力,通过「科技+服务」的力量来驱动数智化转型。
秦晓东介绍,偶像发现「科技+服务」不能覆盖全行业,偶像创投通过投资基于「端边云网智」的众多公司,培育创新生态圈,服务于更多新汽车、新能源、新材料、新科技的新创造业客户,以及钢铁、化工与能源、产业机械、消费创造等传统创造业客户实现智能化转型。
节卡机器人 CIO 杨万利
数智赋能,让智造更简单
智能机器人是上海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的中心装备,是先进创造与新一代信息技能融合的前沿方向,是全球科技竞争与产业升级的重要领域。
作为一家上海市智能机器人标杆企业,节卡机器人有着柔性智能机器人赋能产业智造的丰富运用案例,此次节卡机器人 CIO 杨万利进行了相关分享。
中国天眼 FAST「刷锅」机器人引发热议。「通过该项目,节卡机器人实现了天眼反射面上的激光靶标的维护工作。」杨万利介绍。节卡机器人经过九年积淀,与丰田产业链、施耐德等众多全球 500 强企业深度合作,打造了诸多柔性自动化标杆案例。
和传统产业机器人相比,柔性智能机器人具有卓越的作业威力、智能化威力以及场景化的适配威力,可以打破智能创造的运用边界,赋能包括汽车产业链、3C 电子产业链以及精密创造、医疗、食品、新能源、电器等千行百业不同运用场景。
目前,节卡正通过人机共融助推「柔性智造」新模式。新模式具备良好的易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和兼容性,能促进消费效率、产品质量、消费产能的提升,以及投资、部署、使用、维护等各关节成本的有效降低。
未来,节卡机器人将打造机器人服务生态圈,通过机器人产品、感知产品、OTA 智慧服务平台、数字工厂建设,构建起「协作机器人+生态」,以多轮驱动,赋能创造业产业升级,推动数字化工厂的生态建设。
场景方与技能方
多维共探「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新型产业化」
当前人工智能等数字技能正穿透产业场景、变革消费流程、丰富创造内涵,引领创造业加速向智能创造转变。在本次论坛的圆桌关节,产业智能运用场景方与与技能方一起围绕「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新型产业化」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商飞高度重视数字化平台软件研发威力的投入,中国商飞信息化副总师苏爱华表示飞机创造长周期链条上智能运用场景非常丰富,中国商飞很早就在人工智能运用方面开展跟踪、研究,包括深度学习、NLP、知识图谱、大模型等方面的场景运用,未来将基于前期数据沉淀进行加大在算法运用和数据深度挖掘方面的工作。
对于更多企业,大模型落地首先是通过引入大模型威力。百度智能云推出的千帆大模型平台是企业级大模型服务平台,截至2023年12月已服务了超过4万家企业客户,平台上累计精调模型达1万个。从平台服务角度出发,百度智能云上海区域总经理张家利分享,无论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对于场景运用需求基本一致,但出于安全性等要求,中小企业更多采用公有云、大企业更多采用私有化部署的方式探索大模型。未来,随着整个消费、创造、经营过程当中沉淀大量数据,大模型的价值会变得越来越明显。
协作机器人是产业自动化领域和人机共融场景的中心组成,节卡机器人 CIO 杨万利分享了「人机共融」场景智能运用难点以及解决思路,包括如何通过搭载视觉、力控等产品,解决产业消费中的安全问题以及产品检测效率不高、误判等问题。
作为本土国产数字化软件和产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代表,积梦智能创始人&CEO 谢孟军认为,实现数据驱动智能决策、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大模型是非常好的消费力转化工具。中国大型企业数字化供应链建设以及供应商之间数字化链接仍待加强,当前应积极补齐「数字化」基础功课。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智能创造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副总经理郑宇主持了本场圆桌。